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孝文专利>正文

一种野外生存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1199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08:45
一种野外生存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移动块和位于上移动块下方的下移动块,上移动块与下移动块之间通过锁紧调节部件相连;在各右立柱上分别竖直设有一贯穿其高度方向的圆形盛装空腔;一锯条的两端分别插装在两插装腔内,锯条的两端的各限位孔与其对应位置上的插销孔分别通过插销插装连接;在上凹腔内设有一充电宝;在下凹腔内设有一应急照明灯;在下移动块的左立柱底部的插装腔处固连一挡位带;在下移动块的圆形盛装空腔底部固连一支撑端盖。本装置自身功能多样,设置有应急照明灯、充电宝等部件;也可以作为锯子使用,通过调节调节支板的旋转角度可以起到支腿的作用,变形灵活;闲置时结构小巧,使用方便。 1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field survival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field survival, which includes a moving block and a lower moving block located below the upper moving block, which is connected by a locking adjusting part between the upper moving block and the lower moving block; on each right column, a circular cavity with a consistently high direction is vertically arranged; the two ends of the one saw are inserted respectively. In the two inserting chamber, each limit hole at the two ends of the saw bar is intercalated with the pin hole o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and a charging treasure is provided in the upper cavity, and an emergency light is provided in the lower concave cavity, and a retaining band is fixed at the inserting chamber at the bottom of the Zuo Lizhu bottom of the lower moving block; a round full dress of the lower moving block is installed. A supporting end cover is attach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avity. The device has various functions, such as emergency lighting, charging and other parts.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saw. By adjusting the rotation angl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t can play the role of the leg, the deformation is flexible, the idle structure is small, and the use is convenient.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生存用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野外生存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野外生存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野外生存,即人在住宿无着的山野丛林中求生。原先含义主要是指深入敌后的特种部队、侦察兵和空降兵、海军陆战队,以及在战斗中与部队失去联系的战士和失事的空勤人员,在孤立无援的敌后或生疏的荒野丛林和孤岛上,在仪器断绝的情况下,需要在野外自下而上的本领。现代社会中的考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生活在野外,因其工作性质的原因导致工作人员在野外工作或生存的时候必须携带较多的适于野外生存使用的工具。但是,现在的野外生存装置通常通常体积较大、功能单一,这样就导致在携带现有的野外生存部件时携带不方便;放置杂乱,取用不方便,从而使得野外工作人员在野外生存时不能很好的利用现有的生存装置来提高生存能力,显然现有的野外生存装置无法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野外生存用辅助装置,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便于携带,野外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可以随时取用所需主要工具,并且本装置自身功能多样,变形灵活;结构小巧,使用方便,更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外生存用辅助装置,包括一上移动块和位于上移动块下方的下移动块,在上移动块和下移动块的外侧壁上均设有一上凹腔、下凹腔;所述上移动块与下移动块之间通过锁紧调节部件相连;在上移动块和下移动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固连一左立柱、右立柱;在各左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间隔设有若干个插销孔,在各左立柱上分别竖直设有一贯穿其高度方向的插装腔,各插装腔相互连通;在各右立柱上分别竖直设有一贯穿其高度方向的圆形盛装空腔;各圆形盛装空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一锯条的两端分别插装在两插装腔内,所述锯条的两端的各限位孔与其对应位置上的插销孔分别通过插销插装连接;在上移动块的上端、下移动块的下端分别设有一上抓握部件、下抓握部件;在上凹腔内设有一充电宝;在下凹腔内设有一应急照明灯;在各左立柱、各右立柱的上下两端外侧壁上均固连一卡接圆环;在下移动块的左立柱底部的插装腔处固连一挡位带;在下移动块的圆形盛装空腔底部固连一支撑端盖。所述锁紧调节部件包括若干个位于上凹腔内且间隔设置的伸缩螺杆,所述各伸缩螺杆的下端向下穿出上移动块并伸至所述下凹腔内,所述位于下凹腔内的各伸缩螺杆的端部均旋合一紧固螺母。所述上抓握部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调节螺杆,所述各调节螺杆的上端均穿出上移动块上端,一抓握把手的两端分别活动卡接在其对应位置的调节螺杆的卡槽内,各调节螺杆的下端伸至上凹腔内并与一外径大于调节螺杆外径的限位块固连。所述下抓握部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调节螺杆,所述各调节螺杆的下端均穿出下移动块下端,一抓握把手的两端分别活动卡接在其对应位置的调节螺杆的卡槽内,各调节螺杆的上端伸至下凹腔内并与一外径大于调节螺杆外径的限位块固连。在上移动块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背带,所述各背带的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上移动块上端的卡接圆环内、上移动块下端的卡接圆环内。在下移动块的内侧壁的腔体内设有一调节支板,所述调节支板的上端通过转轴活动卡接在腔体的两侧侧壁上。在上移动块的外侧壁上设有一火柴摩擦纸。在上移动块与下移动块的外侧壁上覆盖一防水遮阳布。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背带背负本装置使其便于携带;野外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可以随时取用所需主要工具,并且本装置自身功能多样,设置有应急照明灯、充电宝等部件;也可以作为锯子使用,且使用时可以根据操作者的使用习惯来通过调节上抓握部件、下抓握部件的位置来调节整个锯条使用时的两端的总长度;本装置通过调节调节支板的旋转角度可以起到支腿的作用,变形灵活;闲置时结构小巧,使用方便,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位置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位置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去除背带和防水遮阳布后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去除背带和防水遮阳布后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去除背带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作为锯子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上移动块及其上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调节支板其支撑作用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图11为图8中Ⅰ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移动块;2、下移动块;3、上凹腔;4、下凹腔;5、左立柱;6、右立柱;7、插销孔;8、插装腔;9、圆形盛装空腔;10、锯条;11、插销;12、充电宝;13、应急照明灯;14、卡接圆环;15、挡位带;16、支撑端盖;17、伸缩螺杆;18、紧固螺母;19、调节螺杆;20、抓握把手;21、限位块;22、背带;23、调节支板;24、火柴摩擦纸;25、防水遮阳布。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11中所示,一种野外生存用辅助装置,包括一上移动块1和位于上移动块1下方的下移动块2,在上移动块1和下移动块2的外侧壁上均设有一上凹腔3、下凹腔4;所述上移动块1与下移动块2之间通过锁紧调节部件相连;在上移动块1和下移动块2的左右两侧分别固连一左立柱5、右立柱6;在各左立柱5的上下两端分别间隔设有若干个插销孔7,在各左立柱5上分别竖直设有一贯穿其高度方向的插装腔8,各插装腔8相互连通;在各右立柱6上分别竖直设有一贯穿其高度方向的圆形盛装空腔9,可用于盛放杯子或其它物件;各圆形盛装空腔9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一锯条10的两端分别插装在两插装腔8内,所述锯条10的两端的各限位孔与其对应位置上的插销孔7分别通过插销11插装连接;在上移动块1的上端、下移动块2的下端分别设有一上抓握部件、下抓握部件;在上凹腔3内设有一充电宝12;在下凹腔4内设有一应急照明灯13;在各左立柱5、各右立柱6的上下两端外侧壁上均固连一卡接圆环14;在下移动块2的左立柱5底部的插装腔8处固连一挡位带15;在下移动块2的圆形盛装空腔9底部固连一支撑端盖16。所述锁紧调节部件包括若干个位于上凹腔3内且间隔设置的伸缩螺杆17,所述各伸缩螺杆17的下端向下穿出上移动块1并伸至所述下凹腔4内,所述位于下凹腔4内的各伸缩螺杆17的端部均旋合一紧固螺母18;通过调节锁紧调节部件可以来调节上移动块1与下移动块2的配合与分离,从而实现本装置在不同需求下的变形、分离与结合。所述上抓握部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调节螺杆19,所述各调节螺杆19的上端均穿出上移动块1上端,一抓握把手20的两端分别活动卡接在其对应位置的调节螺杆19的卡槽内,各调节螺杆19的下端伸至上凹腔3内并与一外径大于调节螺杆19外径的限位块21固连;通过旋转调节螺杆19可以来调节整个上抓握部件向外伸出的长度,从而可以调节抓握把手20向外伸出的长度,方便在后期操作锯子时来回用力;同时抓握把手20也可以作为普通的把手来抓取本装置。所述下抓握部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调节螺杆19,所述各调节螺杆19的下端均穿出下移动块2下端,一抓握把手20的两端分别活动卡接在其对应位置的调节螺杆19的卡槽内,各调节螺杆19的上端伸至下凹腔4内并与一外径大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野外生存用辅助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生存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移动块和位于上移动块下方的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生存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移动块和位于上移动块下方的下移动块,在上移动块和下移动块的外侧壁上均设有一上凹腔、下凹腔;所述上移动块与下移动块之间通过锁紧调节部件相连;在上移动块和下移动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固连一左立柱、右立柱;在各左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间隔设有若干个插销孔,在各左立柱上分别竖直设有一贯穿其高度方向的插装腔,各插装腔相互连通;在各右立柱上分别竖直设有一贯穿其高度方向的圆形盛装空腔;各圆形盛装空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一锯条的两端分别插装在两插装腔内,所述锯条的两端的各限位孔与其对应位置上的插销孔分别通过插销插装连接;在上移动块的上端、下移动块的下端分别设有一上抓握部件、下抓握部件;在上凹腔内设有一充电宝;在下凹腔内设有一应急照明灯;在各左立柱、各右立柱的上下两端外侧壁上均固连一卡接圆环;在下移动块的左立柱底部的插装腔处固连一挡位带;在下移动块的圆形盛装空腔底部固连一支撑端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生存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调节部件包括若干个位于上凹腔内且间隔设置的伸缩螺杆,所述各伸缩螺杆的下端向下穿出上移动块并伸至所述下凹腔内,所述位于下凹腔内的各伸缩螺杆的端部均旋合一紧固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文
申请(专利权)人:王孝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