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阮有京专利>正文

水稻节水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108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节水栽培方法,包括:步骤(1)将秸秆碾压至秸秆破开,再沿着秸秆的长度方向切碎成秸秆颗粒;在翻起的土内混入秸秆颗粒;步骤(2)将水稻种子装入湿麻袋中,向稻草淋水使稻草湿润,再向湿麻袋内填入湿稻草,待稻芽露出后打开湿麻袋;步骤(3)在稻田内插秧;插秧后分成3~5层在稻田内铺秸秆段,在每一层秸秆段沿着一个方向铺,相邻两层之间秸秆段沿着不同的方向铺,每层厚度为0.5~1cm;铺完秸秆段后灌水,水层深度为2~3cm;步骤(4)插秧之后的30天,保持稻田内的水层深度为6~8cm;步骤(5)向稻田每亩施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秸秆对稻田进行改良,提高了稻田的蓄水能力,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1

Water saving cultivation method of r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ice water-saving cultiva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straw is crushed to the straw and then chopped into the straw particl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traw, and the straw particles are mixed in the turned soil. (2) the rice seeds are loaded into the wet sack, and the rice grass is wetted to the rice straw and then filled into the wet sack. Wet straw, when the rice sprouts are exposed, open the wet sack; step (3) to transplant rice seedlings in the paddy field; after transplanting the rice seedlings, the rice seedlings are divided into 3~5 layers and the straw section is spread in the paddy field. The straw segments in each layer are spread along one direction, the two adjacent two layers of straw are sprea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thickness of each layer is 0.5 ~ 1cm, and the water layer depth is 2 after the stover section. (3cm); (4) 30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 the depth of the water in the paddy field is 6 to 8cm; and (5) fertilization is applied to the rice field per mu.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paddy field with straw and improves the water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paddy field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water saving.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节水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节水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水稻栽培水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既严重又普遍。无论是传统的人工插秧,还是现代的机插秧、抛秧和水稻直播等方式,一亩水稻耗水量多在450m3左右。对于渗漏严重的田块,耗水量更是惊人。在大面积生产中,生育期150~160天的水稻品种,除育秧用水外,大田灌水一般需26次左右,平均6天左右灌水一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节水栽培方法,包括:步骤(1)将秸秆碾压至秸秆破开,再沿着秸秆的长度方向切碎成秸秆颗粒,秸秆颗粒的长度为3~5cm;将稻田内的土壤向下翻起40~50cm,在翻起的土内混入秸秆颗粒,秸秆颗粒和土的质量比为1:10~15;将秸秆和土搅拌均匀后,平铺在稻田内作为稻田的上层;向稻田内浇水,并且水要浇透;向稻田每亩施第一份肥料80~100kg,第一份肥料由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硝酸铵20~25份,尿素3~7份,硫酸钾17~19份以及猪粪300~350份;步骤(2)将水稻种子装入湿麻袋中,向稻草淋水使稻草湿润,再向湿麻袋内填入湿稻草,待稻芽露出后打开湿麻袋,将湿稻草摊开,种子混在湿稻草中,放置在自然条件下1~2天;培育种子,待秧苗长高至10cm时移植插秧;步骤(3)在稻田内插秧,行距为20~25cm,穴距为20~25cm,每穴插7~9个秧苗;将秸秆切割成秸秆段,秸秆段的长度为20~30cm,插秧后分成3~5层在稻田内铺秸秆段,从而形成保水层,在每一层秸秆段沿着一个方向铺,相邻两层之间秸秆段沿着不同的方向铺,每层厚度为0.5~1cm;铺完秸秆段后灌水,在保水层之上的水层深度为2~3cm;步骤(4)插秧之后的30天,保持稻田内的水层深度为6~8cm;步骤(5)插秧之后的40~45天,向稻田每亩施肥50~60kg,肥料由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硝酸铵20~25份,尿素3~7份,硫酸钾17~19份,猪粪130~150份;定期用木棒沿着所述稻田的水稻秧苗之间的空隙拨动所述稻田内的水,并且拨动时用所述木棒画圈前进,且所述木棒的下端轻轻抵靠在所述稻田的底部。优选的是,所述的水稻节水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骤(5)中,每天用木棒沿着所述稻田的水稻秧苗之间的空隙拨动所述稻田内的水。优选的是,所述的水稻节水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骤(5)中,所述木棒画圈前进时,所画的圈的直径为5cm。优选的是,所述的水稻节水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骤(5)中,所述木棒的直径为2~3cm。优选的是,所述的水稻节水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骤(4)中插秧之后的30天,保持稻田内的水层深度为6cm;所述步骤(1)中所述秸秆颗粒的长度为5cm;将稻田内的土壤向下翻起50cm,在翻起的土内混入秸秆颗粒,秸秆颗粒和土的质量比为1:15;所述步骤(1)中向稻田每亩施第一份肥料100kg,第一份肥料由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硝酸铵20份,尿素3份,硫酸钾17份以及猪粪300份;所述步骤(3)中在稻田内插秧,行距为20cm,穴距为20cm,每穴插7个秧苗。优选的是,所述的水稻节水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骤(5)中插秧之后的40天,向稻田每亩施肥50kg,肥料由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硝酸铵20份,尿素3份,硫酸钾17份,猪粪130份;所述步骤(3)中所述秸秆段的长度为30cm,插秧后分成5层在稻田内铺秸秆段,从而形成保水层,在每一层秸秆段沿着一个方向铺,相邻两层之间秸秆段沿着不同的方向铺,每层厚度为0.5cm;铺完秸秆段后灌水,在保水层之上的水层深度为2cm。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稻节水栽培方法,包括:步骤(1)将秸秆碾压至秸秆破开,再沿着秸秆的长度方向切碎成秸秆颗粒,秸秆颗粒的长度为3~5cm;将稻田内的土壤向下翻起40~50cm,在翻起的土内混入秸秆颗粒,秸秆颗粒和土的质量比为1:10~15;将秸秆和土搅拌均匀后,平铺在稻田内作为稻田的上层;向稻田内浇水,并且水要浇透;向稻田每亩施第一份肥料80~100kg,第一份肥料由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硝酸铵20~25份,尿素3~7份,硫酸钾17~19份以及猪粪300~350份;步骤(2)将水稻种子装入湿麻袋中,向稻草淋水使稻草湿润,再向湿麻袋内填入湿稻草,待稻芽露出后打开湿麻袋,将湿稻草摊开,种子混在湿稻草中,放置在自然条件下1~2天;培育种子,待秧苗长高至10cm时移植插秧;步骤(3)在稻田内插秧,行距为20~25cm,穴距为20~25cm,每穴插7~9个秧苗;将秸秆切割成秸秆段,秸秆段的长度为20~30cm,插秧后分成3~5层在稻田内铺秸秆段,从而形成保水层,在每一层秸秆段沿着一个方向铺,相邻两层之间秸秆段沿着不同的方向铺,每层厚度为0.5~1cm;铺完秸秆段后灌水,在保水层之上的水层深度为2~3cm;步骤(4)插秧之后的30天,保持稻田内的水层深度为6~8cm;步骤(5)插秧之后的40~45天,向稻田每亩施肥50~60kg,肥料由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硝酸铵20~25份,尿素3~7份,硫酸钾17~19份,猪粪130~150份;定期用木棒沿着所述稻田的水稻秧苗之间的空隙拨动所述稻田内的水,并且拨动时用所述木棒画圈前进,且所述木棒的下端轻轻抵靠在所述稻田的底部。本专利技术采用秸秆对稻田进行改良,提高了稻田的蓄水能力,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稻节水栽培方法,包括:步骤(1)将秸秆碾压至秸秆破开,再沿着秸秆的长度方向切碎成秸秆颗粒,秸秆颗粒的长度为3~5cm;将稻田内的土壤向下翻起40~50cm,在翻起的土内混入秸秆颗粒,秸秆颗粒和土的质量比为1:10~15;将秸秆和土搅拌均匀后,平铺在稻田内作为稻田的上层;向稻田内浇水,并且水要浇透;向稻田每亩施第一份肥料80~100kg,第一份肥料由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硝酸铵20~25份,尿素3~7份,硫酸钾17~19份以及猪粪300~350份。秸秆先通过碾压使其破开,再将其切碎成长度仅为3~5cm的秸秆颗粒,之后将其与翻起的土混合在一起,秸秆对水和肥料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提高了稻田的蓄水蓄肥的能力;同时,秸秆颗粒的粒径较小,与土混合均匀,所形成的土层仍具有良好的聚合力,不会影响秧苗的扎根。秸秆具有管形空腔,如不将其破开,则会影响秸秆颗粒与土壤的混合,进而影响秧苗在土壤中的扎根。因此,需要先将秸秆破开。步骤(2)将水稻种子装入湿麻袋中,向稻草淋水使稻草湿润,再向湿麻袋内填入湿稻草,待稻芽露出后打开湿麻袋,将湿稻草摊开,种子混在湿稻草中,放置在自然条件下1~2天;培育种子,待秧苗长高至10cm时移植插秧。稻草被淋湿之后与种子混合在一起,为种子发芽提供水分,可以促使种子快速发芽,提高其出芽率。步骤(3)在稻田内插秧,行距为20~25cm,穴距为20~25cm,每穴插7~9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节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节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秸秆碾压至秸秆破开,再沿着秸秆的长度方向切碎成秸秆颗粒,秸秆颗粒的长度为3~5cm;将稻田内的土壤向下翻起40~50cm,在翻起的土内混入秸秆颗粒,秸秆颗粒和土的质量比为1:10~15;将秸秆和土搅拌均匀后,平铺在稻田内作为稻田的上层;向稻田内浇水,并且水要浇透;向稻田每亩施第一份肥料80~100kg,第一份肥料由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硝酸铵20~25份,尿素3~7份,硫酸钾17~19份以及猪粪300~350份;步骤(2)将水稻种子装入湿麻袋中,向稻草淋水使稻草湿润,再向湿麻袋内填入湿稻草,待稻芽露出后打开湿麻袋,将湿稻草摊开,种子混在湿稻草中,放置在自然条件下1~2天;培育种子,待秧苗长高至10cm时移植插秧;步骤(3)在稻田内插秧,行距为20~25cm,穴距为20~25cm,每穴插7~9个秧苗;将秸秆切割成秸秆段,秸秆段的长度为20~30cm,插秧后分成3~5层在稻田内铺秸秆段,从而形成保水层,在每一层秸秆段沿着一个方向铺,相邻两层之间秸秆段沿着不同的方向铺,每层厚度为0.5~1cm;铺完秸秆段后灌水,在保水层之上的水层深度为2~3cm;步骤(4)插秧之后的30天,保持稻田内的水层深度为6~8cm;步骤(5)插秧之后的40~45天,向稻田每亩施肥50~60kg,肥料由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硝酸铵20~25份,尿素3~7份,硫酸钾17~19份,猪粪130~150份;定期用木棒沿着所述稻田的水稻秧苗之间的空隙拨动所述稻田内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有京
申请(专利权)人:阮有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