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坤钟专利>正文

容易穿脱又免拆蝴蝶结的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9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容易穿脱又免拆蝴蝶结的鞋子,包含一鞋体、一设置在该鞋体上的定位件、二连结在该定位件与该鞋体之间的下绳段、二连结在该定位件上的上绳段及至少一装设在该鞋体上且可对至少一个下绳段产生束夹定位的扣具,其特征在于:    该鞋体,具有一可供脚部套入的套穿口、二设置在该套穿口侧边的鞋带孔片及一设于该鞋带孔片之间的鞋舌;    该定位件,是对应该套穿口且设置在该鞋带孔片之间,并具有一环结及二连结在该环结上的固定环圈;    该下绳段,各具有一定位在该鞋带孔片之间的第一端部、一与该第一端部呈相反设置且连结在该环结上的第二端部及一介于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且趋近于该套穿口的束夹部;    该上绳段,各具有一第三端部及一与该第三端部相反设置且连结在该环结上的一第四端部,且至少一个第四端部是与所相对的第二端部相连并可在该环结中产生滑动,且至少一组上、下绳段的长度可互相补偿;    该扣具,是对应可互相补偿长度的该上、下绳段而装设在邻近该套穿口的鞋带孔片上,并具有一供该束夹部穿过的固定座、一可相对于该固定座产生一第一、二位置变化的夹制单元,该夹制单元具有数个对该束夹部产生束夹的夹制部及数个与该夹制部连结且伸设至该固定座外部的操作部,该夹制单元朝一第一方向产生位移且位于一第一位置时使该束夹部被夹制定位,操作该操作部且使该夹制单元朝一第二方向位移且位于一第二位置时,使该束夹部呈释放状态,且单向掣动该束夹部由第一方向朝第二方向位移时,使该夹制单元由第一位置瞬间变化至第二位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蝴蝶结外观且容易穿脱又免拆蝴蝶结的鞋子。(2)
技术介绍
如图1、图2所示,现有一种绳带扣系座1是装设在一鞋体2上,且使一穿设在该鞋体2上的绳带3获得卡制,且达到单向可拉掣、反向止回目的。该绳带扣系座1包含一座体4、一穿设在该座体4内部的心轴5、一套设在该心轴5上的扭力弹簧6及一受该扭力弹簧6的弹力所作用的凸轮转把7,该座体4具有一可供该绳带3穿过且位于该心轴5一侧的穿设部401,该凸轮转把7具有一轴设在该心轴5外部且偏心设置的枢转部701及一设置在该枢转部701一侧的扳动部702,该枢转部701一外周面具有一与穿设部401具有最小间距的啮合面703及一与穿设部401具有最大间距的滑脱面704。且如图2的实线至假想线所示,该凸轮转把7可由一第一位置扳转成一第二位置,该凸轮转把7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啮合面703与穿设部401呈相对状且可共同夹制该绳带3,该凸轮转把7在该第二位置时,该啮合面703远离该穿设部401,且使该绳带3可在该滑脱面704与该穿设部401之间顺畅滑动。因此,当该凸轮转把7在第一位置时,该绳带3对应于一第一方向I是呈卡制状态,无法被拉动,只能朝一第二方向II被拉动。虽然,该绳带扣系座1可使该绳带3达到单向止回的目的,但是穿出于该绳带扣系座1的绳带3二末端部301仍然必须予以汇结成蝴蝶结,才能使该鞋体2具有较美化的外观及避免该末端部301过长而妨碍行走。这样,每次在脱鞋、穿鞋时,都要重新松、绑蝴蝶结,这种鞋子在使用上并不方便。(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拆蝴蝶结就可达到系紧或松脱目的的容易穿脱又免拆蝴蝶结的鞋子。本技术容易穿脱又免拆蝴蝶结的鞋子,包含一鞋体、一设置在该鞋体上的定位件、二连结在该定位件与该鞋体之间的下绳段、二连结在该环结上的上绳段及至少一装设在该鞋体上且可对下绳段产生束夹定位的扣具。该鞋体具有一可供脚部套入的套穿口、二设置在该套穿口侧边的鞋带孔片及一设于该鞋带孔片之间的鞋舌。该定位件是对应该套穿口且设置在该鞋带孔片之间,并具有一环结及二连结在该环结上的固定环圈。该下绳段各具有一定位在该鞋带孔片之间的第一端部、一与该第一端部呈相反设置且连结在该环结上的第二端部及一介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且趋近于套穿口的束夹部。该上绳段各具有一第三端部及一与该第三端部相反设置且连结在该环结上的一第四端部,且至少一个第四端部是与所相对的第二端部相连并可在该环结中产生滑动,且使至少一组上、下绳段的长度可互相补偿。该扣具是对应可互相补偿长度的上、下绳段而装设在邻近该套穿口的鞋带孔片上,并具有一可供该束夹部穿过的固定座、一可相对于该固定座产生一第一、二位置变化的夹制单元,该夹制单元具有数个可对该束夹部产生束夹的夹制部及数个与该夹制部连结且可伸设至该固定座外部的操作部,该夹制单元朝一第一方向产生位移且位于第一位置时可使该束夹部被夹制定位,操作该操作部且使该夹制单元朝一第二方向位移且位于第二位置时,可使该束夹部呈释放状态,且单向掣动该束夹部由第一方向朝第二方向位移时,可使该夹制单元由第一位置瞬间变化至第二位置。借此,利用该定位件的环结、该固定环圈及该上绳段可产生蝴蝶结的外观,且拉动可与下绳段产生互相补偿长度的上绳段时,可系紧套穿口,且操作该扣具的操作部时可达到快速脱鞋目的。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4)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装设有绳带扣系座的鞋体立体外观图。图2是该绳带扣系座的组合剖面暨操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部份立体分解图,说明一扣具、一定位件及一导管的搭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说明利用二扣具可使二下绳段获得夹制并产生蝴蝶结外观。图6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说明该扣具的各夹制单元对该下绳段产生束夹而位于一第一位置。图7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说明该扣具的夹制单元对该下绳段产生释放而位于一第二位置。图8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操作示意图,说明操作该夹制单元可使一鞋体的二鞋带孔片产生分离的状态。图9是本技术鞋子的定位件另一实施例。图10是本技术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图11是本技术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说明操作一夹制单元可使一鞋体的二鞋带孔片产生分离的状态。(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容易穿脱又免拆蝴蝶结的鞋子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包含一鞋体10、一设置在该鞋体10上的定位件20、二连结在该定位件20与该鞋体10之间的下绳段30、二连结在该定位件20上的上绳段40、二装设在该鞋体10上且可对该下绳段30产生束夹定位的扣具50、一缝固在该鞋体10内部的导管60及一穿设在该导管60中且可掣动该扣具50的掣动件70。该鞋体10具有一可供脚部套入的套穿口11、二设置在该套穿口11侧边且可产生相对靠合或分离的鞋带孔片12及一设于该鞋带孔片12之间且也设在该套穿口11一侧的鞋舌13,该鞋带孔片12上沿长方向各设有数鞋带孔121。该定位件20是对应该套穿口11而设置在该鞋带孔片12之间,具有一环结21及二固定在该环结21上的固定环圈22。该环结21具有一以金属或塑胶材质制成硬质中空环状的圆圈部211。较佳的实施方式是将该圆圈部211缝固在该鞋舌13上。该下绳段30各具有一交错穿设在该鞋带孔121中的第一端部31、一与该第一端部31呈相反设置且穿引在该环结21的圆圈部211上的第二端部32及一介于该第一端部31与该第二端部32之间且接近于该套穿口11的束夹部33。该上绳段40各具有一呈自由状态的第三端部41及一与该第三端部41相反设置且穿引在该圆圈部211中的第四端部42,该第四端部42与所相对的该第二端部32相连成一体且构成一绳带,并可在该圆圈部211中产生滑动,且使该上绳段40与连结成一体的下绳段30的长度可互相补偿。配合参阅图6,该扣具50是对应该鞋带孔121而装设在邻近该套穿口11的鞋带孔片12上,各具有一可供该束夹部33穿过的固定座51、一可同时相对于该固定座51产生一第一、二位置变化的夹制单元52、一连结在该夹制单元52上且可供该夹制单元52产生复归的复归单元53及一可供该束夹部33滑顺绕设的滑轮54。该固定座51各具有一可铆固在该鞋带孔片12上的第一壳体511及一可套设在该第一壳体511内部的第二壳体512。且该第一壳体511又具有一侧壁513、一凸设在该侧壁513外部且可供该滑轮54轴设定位的轮架514,该侧壁513具有二穿孔515。该第二壳体512具有一对合在该侧壁513上且呈中空锥状的周壁516,利用该侧壁513及该周壁516可互相配合界定出一呈锥状的滑槽55,该滑槽55具有一对应一第一方向I的窄端部551及一对应一第二方向II且由该窄端部551渐次扩张延伸而成的阔端部552。该夹制单元52具有二相对设置的夹块521,该夹块521分别具有一可滑动地套置在该滑槽55内部的夹制部522及一固接在该夹制部522一侧且可穿过该穿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钟
申请(专利权)人:刘坤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