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86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锁芯包括外旋钮、内旋钮、锁芯壳、转轴、拨轮、钢球、机械锁胆以及电子锁胆;转轴为圆形的管状结构,转轴内端与内旋钮连接固定,转轴的外端端部容纳在外旋钮内,且外端端部与外旋钮转动连接,转轴中部与拨轮连接固定;机械锁胆和电子锁胆容纳在外旋钮内,机械锁胆包括第一解锁凸轮,电子锁胆包括第二解锁凸轮,外旋钮包括容纳在转轴内离合杆,外端端部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钢球孔,钢球孔为通孔,钢球孔内容纳有钢球,钢球的直径大于转轴的壁厚,离合杆开设有与钢球孔对应的盲孔,盲孔的仅可容纳部分钢球,第一解锁凸轮和第二解锁凸轮位置与钢球孔的位置对应,第一解锁凸轮或第二解锁凸轮通过转动可挤压钢球部分进入盲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芯
本技术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门锁的锁芯。
技术介绍
现今的锁具技术已发展出利用电力来运作的电子锁胆,而这种电子锁胆普遍使用于现在社会中,例如电子锁胆常用来做为大门的门锁、汽车的车锁或保险箱的箱锁。锁芯是锁具中最重要的一个组件,锁具的开启和锁止的绝大部分动作都通过锁芯来完成。在现有的电子锁中,用户在开锁时通常会经过一个密码识别的过程,如果密码验证通过,则锁具通过电力作用或机械驱动(如钥匙开锁)的方式使锁芯移位,从而开启锁具,否则保持锁止状态。由于现有的电子锁的都只具有一个电子锁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个电子锁胆和机械锁胆的门锁的锁芯。为达上述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锁芯包括外旋钮、内旋钮、锁芯壳、转轴、拨轮、钢球、机械锁胆以及电子锁胆;所述转轴为圆形的管状结构,所述转轴内端与所述内旋钮所述连接固定,所述转轴的外端端部容纳在所述外旋钮内,且所述外端端部与所述外旋钮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中部与所述拨轮连接固定;所述机械锁胆和所述电子锁胆容纳在所述外旋钮内,所述机械锁胆包括第一解锁凸轮,所述电子锁胆包括第二解锁凸轮,所述外旋钮包括容纳在所述转轴内离合杆,所述外端端部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钢球孔,所述钢球孔为通孔,所述钢球孔内容纳有钢球,所述钢球的直径大于所述转轴的壁厚,所述离合杆开设有与所述钢球孔对应的盲孔,所述盲孔的仅可容纳部分所述钢球,所述第一解锁凸轮和所述第二解锁凸轮位置与所述钢球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解锁凸轮或所述第二解锁凸轮通过转动可挤压所述钢球,当所述钢球孔与所述盲孔位置对应时所述钢球部分进入所述盲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壳开设有容纳所述转轴的转轴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壳开设有容纳所述拨轮的拨轮槽。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锁胆电连接有验证模块,所述验证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信息与设定信息进行比较,验证通过则通过驱动电路驱动电子锁胆工作,所述验证模块电连接有信息输入设备。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输入设备为指纹输入装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球孔的数量为多个。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杆与所述内旋钮转动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盲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盲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解锁凸轮和所述第二解锁凸轮位置对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锁胆还包括电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旋钮还包括防掉落管,所述防掉落管套设在所述外端端部外,所述防掉落管用于防止所述钢球与所述钢球孔分离。在本技术的锁芯中所述第一解锁凸轮或所述第二解锁凸轮通过转动可挤压所述钢球,通过转动外旋钮当所述钢球孔与所述盲孔位置对应时所述钢球部分进入所述盲孔。实现了外旋钮与转轴的锁定和解锁,进而通过转动外旋钮带动转轴、拨轮旋转。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的锁芯的爆炸图。图3所示为图2的外旋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见图1-3本实施例的锁芯是控制锁开启的主要零件,是锁具的心脏,锁芯包括外旋钮1、转轴2、锁芯壳3、拨轮4、内旋钮5、机械锁胆6、电子锁胆7、钢球8;外旋钮1包括壳体、离合杆11、壳体开设有钥匙插口12,电子锁胆输入装置窗口13、防掉落管14,离合杆11的内端容纳在内旋钮5内,离合杆11内端的端部固定有限位环110,限位环110与转轴2的端面接触,限位环110用于防止离合杆11沿转轴11轴线方向移动。转轴2为圆形的管状结构,转轴2内端与内旋钮5连接固定,转轴2的外端端部容纳在外旋钮1内,且转轴2的外端端部与外旋钮1转动连接,转轴2中部与拨轮4连接固定。转轴2锁芯壳3开设有容纳转轴2的转轴孔31,容纳拨轮4的拨轮槽32。内旋钮5包括连接管51,连接管51与转轴2连接固定。机械锁胆6和电子锁胆7容纳在外旋钮1内,机械锁胆6包括第一解锁凸轮61,电子锁胆7包括第二解锁凸轮71,外旋钮1包括容纳在转轴2内离合杆11,外端端部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钢球孔21,钢球孔21为垂直于转轴2轴线的通孔,钢球孔21内容纳有钢球8,钢球8的直径大于转轴2的壁厚,离合杆11开设有与钢球孔21对应的盲孔111,盲孔111的仅可容纳部分钢球8,第一解锁凸轮61和第二解锁凸轮71位置与钢球孔21的位置对应,第一解锁凸轮61或第二解锁凸轮71通过转动可挤压钢球8,当钢球孔21与盲孔111位置对应时钢球8部分进入盲孔111。盲孔1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盲孔111分别与第一解锁凸轮61和第二解锁凸轮71位置对应。电子锁胆7电连接有验证模块(图未视),验证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信息与设定信息进行比较,验证通过则通过驱动电路驱动电子锁胆7工作,验证模块电连接有信息输入设备。信息输入设备为指纹输入装置、蓝牙输入装置、声音输入装置。电子锁胆7还包括电机。钢球孔21的数量为多个。离合杆11与内旋钮5转动连接,离合杆11还可以与转轴2转动连接。防掉落管14套设在转轴2的外端端部外,防掉落管14用于防止钢球8与钢球孔21完全的分离。在本技术的锁芯中所述第一解锁凸轮或所述第二解锁凸轮通过转动一定的角度可挤压所述钢球,再通过转动外旋钮当所述钢球孔与所述盲孔位置对应时所述钢球部分进入所述盲孔。实现了外旋钮与转轴的锁定和解锁,进而通过转动外旋钮带动转轴、拨轮旋转。在本技术的锁芯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了多个钢球孔,这样钢球孔与盲孔在外旋钮转动角度比较小时就可以相对应,减少了外旋钮空转角度范围。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锁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旋钮、内旋钮、锁芯壳、转轴、拨轮、钢球、机械锁胆以及电子锁胆;所述转轴为圆形的管状结构,所述转轴内端与所述内旋钮连接固定,所述转轴的外端端部容纳在所述外旋钮内,且所述外端端部与所述外旋钮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中部与所述拨轮连接固定;所述机械锁胆和所述电子锁胆容纳在所述外旋钮内,所述机械锁胆包括第一解锁凸轮,所述电子锁胆包括第二解锁凸轮,所述外旋钮包括容纳在所述转轴内离合杆,所述外端端部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钢球孔,所述钢球孔为通孔,所述钢球孔内容纳有钢球,所述钢球的直径大于所述转轴的壁厚,所述离合杆开设有与所述钢球孔对应的盲孔,所述盲孔的仅可容纳部分所述钢球,所述第一解锁凸轮和所述第二解锁凸轮位置与所述钢球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解锁凸轮或所述第二解锁凸轮通过转动可挤压所述钢球,当所述钢球孔与所述盲孔位置对应时所述钢球部分进入所述盲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旋钮、内旋钮、锁芯壳、转轴、拨轮、钢球、机械锁胆以及电子锁胆;所述转轴为圆形的管状结构,所述转轴内端与所述内旋钮连接固定,所述转轴的外端端部容纳在所述外旋钮内,且所述外端端部与所述外旋钮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中部与所述拨轮连接固定;所述机械锁胆和所述电子锁胆容纳在所述外旋钮内,所述机械锁胆包括第一解锁凸轮,所述电子锁胆包括第二解锁凸轮,所述外旋钮包括容纳在所述转轴内离合杆,所述外端端部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钢球孔,所述钢球孔为通孔,所述钢球孔内容纳有钢球,所述钢球的直径大于所述转轴的壁厚,所述离合杆开设有与所述钢球孔对应的盲孔,所述盲孔的仅可容纳部分所述钢球,所述第一解锁凸轮和所述第二解锁凸轮位置与所述钢球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解锁凸轮或所述第二解锁凸轮通过转动可挤压所述钢球,当所述钢球孔与所述盲孔位置对应时所述钢球部分进入所述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壳开设有容纳所述转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浦江梅花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