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砌筑成锯齿状墙面砌块、砌块建筑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804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砌筑成锯齿状墙面砌块、砌块建筑墙体,所述砌块是具备上横向凹面以及下横向凸面的梯状本体,所述上凹面和下凸面能相互啮合,所述长横斜肋板构成梯形本体的两外侧斜条面;长横斜肋板两端面伸出纵向肋板外端面;形成梯形本体两侧纵向凹面,所述纵向凹面呈U形槽;竖向通孔为上大下小的圆角矩形柱体;梯形本体上凹面的正投影视图平面尺寸大于下凸面的正投影视图平面尺寸;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砌块可砌筑成锯齿状的墙面,锯齿形的墙面能有效解决抹灰施工过程中,提高抹灰质量,减少抹灰的难度和堕灰,继而提高工人的抹灰生产效率和质量,并能省略“锚浆”,“挂网”这两项工艺过程,减少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砌筑成锯齿状墙面砌块、砌块建筑墙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砌块领域,特别是一种可砌筑成锯齿状墙面砌块、砌块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在现行的建筑工程墙面抹灰施工前,先砌筑墙体结构,砌筑墙体的材料大多是采用标准长方体的普通小型空心砌块(尺寸规格:390mmx190mmx190mm,)该类型砌块砌得的墙体表面平整,垂直,满足规范的要求,但对后期的墙体抹灰施工造成不利。抹灰施工中使用的拌制的砂浆要求必须在4小时以内用完,但在4小时的时间里,砂浆的和易性和粘结性前后会发生较大的差异。在抹灰过程中,因为墙面的平整和垂直,再加上砂浆的和易性和粘结性能逐渐降低,墙面的抹灰难度增加和施工效率逐渐降低,经常性发生堕灰现象,从而造成墙面后期开裂,空鼓的质量问题,以及砂浆的浪费。如果墙面不够平整,或局部抹灰厚度过大,还需通过在墙面锚浆,使墙面变得粗糙,或者附加钢丝网片来增加砂浆和墙面的结合力度。本技术的对象是一种新型的墙体砌块,可砌筑成锯齿状的墙面。锯齿形的墙面能有效解决抹灰施工过程中,因砂浆的时间差异造成的和易性和粘结性的损失对抹灰质量的不利影响,从而减少抹灰的难度和消除堕灰产生的空鼓质量问题。继而提高工人的抹灰生产效率和质量,并能省略“锚浆”,“挂网”这两项工艺过程,大大减少施工成本。本技术的砌块是在现行的“普通小型空心砌块”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能形成锯齿状的墙面,克服现行的普通砌块砌筑成墙体给抹灰带来的缺陷,从而提高抹灰质量,并能大大提高建筑施工中的抹灰效率和减小抹灰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专利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砌筑成锯齿状墙面砌块,大大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抹灰生产效率和质量,避免堕灰现象,减少后期开裂、空鼓等质量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砌筑成锯齿状墙面砌块,所述砌块是具备上横向凹面以及下横向凸面的梯状本体,所述梯状本体包括长横斜肋板、坐浆顶面、坐浆上侧面、坐浆下侧面、纵向肋板以及坐浆底面构成,所述坐浆顶面、坐浆上侧面和纵向肋板上表面构成梯形本体的上凹面,所述坐浆底面、坐浆上侧面和纵向肋板下表面构成梯形本体的下凸面;所述上凹面和下凸面能相互啮合,所述长横斜肋板构成梯形本体的两外侧斜条面;所述纵向肋板至少为两块并与所述斜条面垂直连接;长横斜肋板两端面伸出所述纵向肋板的外端面;形成梯形本体两侧纵向凹面,所述纵向凹面呈U形槽;所述梯形本体上还设置有竖向通孔,所述竖向通孔为上大下小的圆角矩形柱体;所述梯形本体上凹面的正投影视图平面尺寸大于下凸面的正投影视图平面尺寸。优选的,所述纵向肋板数量为两块时梯形本体只有1个竖向通孔,此时构成1/2主砌块,也成辅助砌块;所述纵向肋板数量为三块时,梯形本体有两个竖向通孔,此时为一个完整的主砌块。优选的,所述上横向凹面凹进部水平面低于上表面20mm,所述下横向凸面凸出部凸出下平面次底面20mm;所述梯形本体上横向凹面凹进部和下横向凸面凸出部能实现相互啮合。优选的,所述坐浆上侧面即为所述凹进部两相对侧面,所述坐浆上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坐浆下侧面即为所述凸出部两相对侧面,所述坐浆下侧面也设置为倾斜面,所述两倾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26-28°,所述两外侧斜条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3.5°。优选的,所述砌块上平面最大宽度为190mm,所述凹进部上表面宽度为140mm,所述凹进部下表面宽度为128mm。优选的,所述砌块下表面即凸出部底面的宽度为125mm,所述凸出部上表面宽度为135mm;所述纵向肋板的宽度为25mm,所述纵向肋板的宽度为25mm,所述竖向通孔上口宽度为128mm,所述竖向通孔下口宽度为65mm。优选的,所述竖向通孔靠长横斜肋板的两面设置成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圆弧半径为267mm;所述竖向通孔除了从上之下截面逐渐缩小外,其靠长横斜肋板的面设置成圆弧面的目的在于圆弧面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并且圆弧面有利于砌块生产时的倒模,圆弧面倒模更渐变,所述材料更少,同时,减轻了整个砌块的重量,方便施工,在规模生产过程中节约了大量的材料成本。一种应用所述砌块筑成的锯齿状墙面的砌块建筑墙体,包括砌块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墙体由主砌块一层层错缝垂直布置,由于错缝布置,墙体边缘处会突出半块主砌块,此时,用辅助砌块填平;上下两层砌块之间通过下层砌块的上凹面与上层砌块的下凸面相互啮合,并在啮合处通过砂浆形成有效镶嵌固结合;所述下层砌块上表面两侧伸出上层砌块下表面两侧各10mm,所述砌块建筑墙体通过砌块上平面与下平面的正投影尺寸差异形成具有锯齿状的墙面墙体。优选的,砌块建筑墙体外层涂抹砂浆层,所述砂浆层外层光滑,内层为与所述墙体层锯齿挂壁的锯齿面。一种生产所述的可砌筑成锯齿状墙面砌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材料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所述原材料包括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石膏和水,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石膏配比为8:19:70:3,水灰比为6:4;S2搅拌浇注:由搅拌机将配好的原料进行搅拌,浇注入砖模,所述砖模为针对所述砌块外表模型制作而成,所述砖模上宽下窄;S3进行初凝:浇注后砖模用输送链推入初养室进行发气初凝,室温为75~83℃,初养时间为1.5-2小时;S4除去模框:初凝后用负压吊具将模框及坯体一同吊到预先放好釜底板的台上.脱去砖模得到砌块胚体;所述砖模设置有与所述砌块相匹配的竖向通孔圆弧面孔模;S5蒸压养护:所述坯体达到一定数量后,即可进入蒸压釜进行11小时的高压高温养护;蒸养前采用预养,在蒸养时可以采用快速升压,缩短蒸养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生产的制品不爆裂,产品的成品率高;或所述步骤S3、S4及S5步骤用自然养护方式替换,具体为入模后在自然状态下初凝7天拆除砖模,在自然状态下养护28天。关于本技术的相关说明,按照现行的规范要求的规格和强度,配合比拌制砌块骨料,将骨料加入制好的砖模中,养护形成砌块,现有的制砖技术完全可实现批量生产;因为墙体砌筑的组砌需要,相邻的两匹砌块必须竖向错缝,所以本技术的砌块可以按照长度一半的规格,制作半砖块,即辅助砌块,满足墙体砌筑时的错缝要求。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本技术的砌块,相对于现有的墙体组砌方式,本技术的砌块更加方便墙体施工的组砌,利用该砌块本身具有的嵌固形状,施工工人很容易做到砌块的对中,并能保证墙面的垂直度,从而可以减少“三匹一吊,五匹一靠”的次数,提高功效。2、利用本技术的砌块组砌成锯齿形的墙面,每层砌块凹凸相差10mm,从而形成一个外托,可以有效防止抹灰过程中砂浆的脱落,减少砂浆的浪费,减少单位面积内,工人抹灰操作的次数,提高工效。3、采用本技术的砌块形成锯齿状的墙面可以防止砂浆滑移、堕灰,消除墙体后期出现空鼓的质量缺陷,提高抹灰的质量。4、利用本技术的砌块组砌墙体,能实现砂浆和墙体的有效结合,可以省去抹灰前墙面的“锚浆”、“挂网”等基层处理环节,节省抹灰材料成本。5、利用本技术的砌块组砌墙体,所述竖向通孔除了从上之下截面逐渐缩小外,其靠长横斜肋板的面设置成圆弧面的目的在于圆弧面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并且圆弧面有利于砌块生产时的倒模,圆弧面倒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砌筑成锯齿状墙面砌块、砌块建筑墙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砌筑成锯齿状墙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是具备上横向凹面以及下横向凸面的梯状本体,所述梯状本体包括长横斜肋板、坐浆顶面、坐浆上侧面、坐浆下侧面、纵向肋板以及坐浆底面构成,所述坐浆顶面、坐浆上侧面和纵向肋板上表面构成梯形本体的上凹面,所述坐浆底面、坐浆上侧面和纵向肋板下表面构成梯形本体的下凸面;所述上凹面和下凸面能相互啮合,所述长横斜肋板构成梯形本体的两外侧斜条面;所述纵向肋板至少为两块并与所述斜条面垂直连接;长横斜肋板两端面伸出所述纵向肋板的外端面;形成梯形本体两侧纵向凹面,所述纵向凹面呈U形槽;所述梯形本体上还设置有竖向通孔,所述竖向通孔为上大下小的圆角矩形柱体;所述梯形本体上凹面的正投影视图平面尺寸大于下凸面的正投影视图平面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砌筑成锯齿状墙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是具备上横向凹面以及下横向凸面的梯状本体,所述梯状本体包括长横斜肋板、坐浆顶面、坐浆上侧面、坐浆下侧面、纵向肋板以及坐浆底面构成,所述坐浆顶面、坐浆上侧面和纵向肋板上表面构成梯形本体的上凹面,所述坐浆底面、坐浆上侧面和纵向肋板下表面构成梯形本体的下凸面;所述上凹面和下凸面能相互啮合,所述长横斜肋板构成梯形本体的两外侧斜条面;所述纵向肋板至少为两块并与所述斜条面垂直连接;长横斜肋板两端面伸出所述纵向肋板的外端面;形成梯形本体两侧纵向凹面,所述纵向凹面呈U形槽;所述梯形本体上还设置有竖向通孔,所述竖向通孔为上大下小的圆角矩形柱体;所述梯形本体上凹面的正投影视图平面尺寸大于下凸面的正投影视图平面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砌筑成锯齿状墙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肋板数量为两块时梯形本体只有1个竖向通孔,此时构成1/2主砌块,也成辅助砌块;所述纵向肋板数量为三块时,梯形本体有两个竖向通孔,此时为一个完整的主砌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砌筑成锯齿状墙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向凹面凹进部水平面低于上表面20mm,所述下横向凸面凸出部凸出下平面次底面20mm;所述梯形本体上横向凹面凹进部和下横向凸面凸出部能实现相互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砌筑成锯齿状墙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浆上侧面即为所述凹进部两相对侧面,所述坐浆上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坐浆下侧面即为所述凸出部两相对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国梁柱高云河蒲瑞新练祥宇李娜黄雷徐运广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