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水专利>正文

一种带U型阻尼器的钢框架梁柱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779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U型阻尼器的钢框架梁柱节点,包括钢框架柱、钢框架梁、牛腿、上连接板、下连接板、U型阻尼器,所述牛腿一端焊接于钢框架柱侧边,另一端上翼缘与钢框架梁上翼缘通过上连接板、高强螺栓、下连接板连接,所述U型阻尼器由两块长方形钢板与一块截面为U型的钢板焊接而成,两块长方形钢板分别位于U型钢板两侧,并开有若干螺栓孔,所述牛腿腹板、翼缘与钢框架梁腹板翼缘分别通过一对U型阻尼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带U型阻尼器的钢框架梁柱节点破坏时为U形阻尼器破坏,而梁和柱基本保持在弹性范围,表明所提出的节点能有效保护主体结构在地震中不被破坏,同时震后易于修复。

A steel frame beam column joint with U type damper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eel frame beam column node with a U type damper, including steel frame column, steel frame beam, leg, upper connecting plate, lower connecting plate, and U type damper. The leg is welded on the side of the steel frame column, the upper flange of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flange of the steel frame beam, the high strength bolt, the lower connecting plate. The U type damper is welded by two rectangular steel plates and a section of U shaped steel plate. The two rectangular steel plates ar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U plate and have a number of bolt holes. The legs of the leg, the flange and the web of the steel frame beam are connected by a pair of U dampers, respectively. The beam column joint of a steel frame with U type damper is destroyed by U shaped damper, and the beam and column are basically in the elastic range, indicating that the proposed node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main structure from being destroyed in the earthquake and easy to repair after the earthqu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U型阻尼器的钢框架梁柱节点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U型阻尼器的钢框架梁柱节点。
技术介绍
梁柱节点是钢框架中关键的部件,它保证了梁柱协同工作,并使结构形成了整体,钢框架结构梁柱的典型连接是梁腹板与柱通过节点板以及高强螺栓连接,而梁翼缘与柱翼缘通过焊缝连接的栓焊混合连接,然而这种典型梁柱栓焊混合连接方式容易非预期脆性破坏。现有技术对传统的梁柱栓焊混合连接方式提出了多种改进措施,如:削弱梁翼缘;改进焊接细节;对连接部位翼缘进行加强;采用高强螺栓进行连接等。这些改进措施虽然改善了节点的抗震性能,但这些措施都是通过将钢梁塑性铰外移来达到耗能的目的,因此,节点一旦破坏将很难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节点耗能能力、便于梁柱节点的震后修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U型阻尼器的钢框架梁柱节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U型阻尼器的钢框架梁柱节点,包括钢框架柱1、钢框架梁2、牛腿3、上连接板41、下连接板42、第一U型阻尼器5、第二U型阻尼器6、第三U型阻尼器7;所述牛腿3一端焊接于钢框架柱1侧边,另一端上翼缘与钢框架梁2上翼缘通过高强螺栓、上连接板41、一对下连接板42连接,上、下连接板41、42为预留有螺栓孔洞的长方形钢板,分别位于上翼缘交接处上、下两面;所述第一、二、三U型阻尼器5、6、7均由两块长方形钢板与一块截面为U型的钢板焊接而成,两块长方形钢板分别位于U型钢板两侧,并开有若干螺栓孔;所述牛腿3腹板与钢框架梁2腹板通过一对第一U型阻尼器5连接,所述一对第一U型阻尼器5一端长方形钢板紧贴于牛腿3腹板两面、另一端紧贴钢框架梁2腹板两面,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牛腿3下翼缘与钢框架梁2下翼缘通过一对第二U型阻尼器6、一个第三U型阻尼器7连接,所述一对第二U型阻尼器6分别位于腹板两侧,其长方形钢板分别紧贴牛腿3下翼缘上面、钢框架梁2下翼缘上面,所述第三U型阻尼器7长方形钢板分别紧贴牛腿3下翼缘下面、钢框架梁3下翼缘下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钢框架柱1、钢框架梁2均为H型钢。优选的,所述一块上拼接板41与一对下连接板42的横截面面积之和大于钢框架梁2上翼缘长方形钢板截面面积。优选的,所述钢框架梁2上翼缘及腹板处的高强螺栓均采用对称布置。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一种带U型阻尼器的钢框架梁柱节点破坏时为U形阻尼器破坏,而梁和柱基本保持在弹性范围,表明所提出的节点能有效保护主体结构在地震中不被破坏,同时震后易于修复。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面图;图3为本技术剖面图;图4为所述U型阻尼器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钢框架柱,2为钢框架梁,3为牛腿,4为连接板,5为第一U型阻尼器,6为第二U型阻尼器,7为第三U型阻尼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现公开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根据图1、图2、图3、图4,具体实施中,一种带U型阻尼器的钢框架梁柱节点,包括钢框架柱1、钢框架梁2、牛腿3、上连接板41、下连接板42、第一U型阻尼器5、第二U型阻尼器6、第三U型阻尼器7;所述牛腿3一端焊接于钢框架柱1侧边,另一端上翼缘与钢框架梁2上翼缘通过高强螺栓、上连接板41、一对下连接板42连接,上、下连接板41、42为预留有螺栓孔洞的长方形钢板,分别位于上翼缘交接处上、下两面;所述第一、二、三U型阻尼器5、6、7均由两块长方形钢板与一块截面为U型的钢板焊接而成,两块长方形钢板分别位于U型钢板两侧,并开有若干螺栓孔;所述牛腿3腹板与钢框架梁2腹板通过一对第一U型阻尼器5连接,所述一对第一U型阻尼器5一端长方形钢板紧贴于牛腿3腹板两面、另一端紧贴钢框架梁2腹板两面,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牛腿3下翼缘与钢框架梁2下翼缘通过一对第二U型阻尼器6、一个第三U型阻尼器7连接,所述一对第二U型阻尼器6分别位于腹板两侧,其长方形钢板分别紧贴牛腿3下翼缘上面、钢框架梁2下翼缘上面,所述第三U型阻尼器7长方形钢板分别紧贴牛腿3下翼缘下面、钢框架梁3下翼缘下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钢框架柱1、钢框架梁2均为H型钢。根据图3,具体实施中,所述上拼接板41与下拼接板42的截面面积之和大于钢框架梁2上翼缘长方形钢板截面面积。具体实施中,所述钢框架梁2上翼缘及腹板处的高强螺栓均采用对称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U型阻尼器的钢框架梁柱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U型阻尼器的钢框架梁柱节点,包括钢框架柱(1)、钢框架梁(2)、牛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连接板(41)、下连接板(42)、第一U型阻尼器(5)、第二U型阻尼器(6)、第三U型阻尼器(7);所述牛腿(3)一端焊接于钢框架柱(1)侧边,另一端上翼缘与钢框架梁(2)上翼缘通过高强螺栓、上连接板(41)、一对下连接板(42)连接,上、下连接板(41)、(42)为预留有螺栓孔洞的长方形钢板,分别位于上翼缘交接处上、下两面;所述第一、二、三U型阻尼器(5)、(6)、(7)均由两块长方形钢板与一块截面为U型的钢板焊接而成,两块长方形钢板分别位于U型钢板两侧,并开有若干螺栓孔;所述牛腿(3)腹板与钢框架梁(2)腹板通过一对第一U型阻尼器(5)连接,所述一对第一U型阻尼器(5)一端长方形钢板紧贴于牛腿(3)腹板两面、另一端紧贴钢框架梁(2)腹板两面,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牛腿(3)下翼缘与钢框架梁(2)下翼缘通过一对第二U型阻尼器(6)、一个第三U型阻尼器(7)连接,所述一对第二U型阻尼器(6)分别位于腹板两侧,其长方形钢板分别紧贴牛腿(3)下翼缘上面、钢框架梁(2)下翼缘上面,所述第三U型阻尼器(7)长方形钢板分别紧贴牛腿(3)下翼缘下面、钢框架梁(3)下翼缘下面,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U型阻尼器的钢框架梁柱节点,包括钢框架柱(1)、钢框架梁(2)、牛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连接板(41)、下连接板(42)、第一U型阻尼器(5)、第二U型阻尼器(6)、第三U型阻尼器(7);所述牛腿(3)一端焊接于钢框架柱(1)侧边,另一端上翼缘与钢框架梁(2)上翼缘通过高强螺栓、上连接板(41)、一对下连接板(42)连接,上、下连接板(41)、(42)为预留有螺栓孔洞的长方形钢板,分别位于上翼缘交接处上、下两面;所述第一、二、三U型阻尼器(5)、(6)、(7)均由两块长方形钢板与一块截面为U型的钢板焊接而成,两块长方形钢板分别位于U型钢板两侧,并开有若干螺栓孔;所述牛腿(3)腹板与钢框架梁(2)腹板通过一对第一U型阻尼器(5)连接,所述一对第一U型阻尼器(5)一端长方形钢板紧贴于牛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水
申请(专利权)人:胡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