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1911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它包括压靠在聚脂薄膜膜卷(1)上的第一压辊(2)和压靠在第一压辊上的第二压辊(3),所述第一压辊对聚脂薄膜的包角为220‑23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Φ40mm双压辊的分切收卷的方法,有利于分切收卷过程中空气的排出;同时分切速度在200~250m/min范围,膜卷中能够留有很少量的空气,这样生产的膜卷既没有皱褶且膜卷硬度适中(邵氏硬度93~95),有利于下游用户的再加工使用。

Wrinkle free polyester film winding mechanism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n crease puckable film collecting mechanism and its use and application, including a first roller (2) pressed on a polyfilm film roll (1) and a second roller (3) pressed on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angle of the first roller on the polythin film is 220 and 230 degree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method of adopting the splitting and rewinding of the 40mm double pressure roller is beneficial to the discharge of air during the cutting and rewinding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cutting speed is in the 200~250m/min range, and a small amount of air can be retained in the film roll so that the produced film rolls have no wrinkles and the film roll hardness is moderate (Shaw hardness 93~95).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reprocessing of the downstream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
,尤其涉及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聚酯薄膜一般都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优越的电性能,因此常可以用作电容器介质和电气绝缘材料。目前,作为电气绝缘材料和电气介质用的聚酯薄膜的生产中,其中分切收卷是关键的工序。收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下游用户的再加工使用。现有的收卷机构一般分为单压辊收卷(如图1所示)和双压辊收卷两种方式。其中的双压辊收卷按照压辊分布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串联压辊间隙式(如图2所示)和串联压辊紧凑式(如图3所示),不管采取哪种方式,薄膜都会在收卷的时候产生褶皱,如果薄膜收卷中有皱褶将使用户在涂覆或蒸镀过程中出现涂层或镀层附着不均匀,甚至涂层或镀层脱落;如果薄膜收卷后表面硬度高将使用户在涂覆或蒸镀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甚至无法使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2152984A公开了一种解决聚酯薄膜分切收卷起皱的方法,收卷时将中高度为0.3mm~0.6mm的收卷压辊压在分切好的聚酯薄膜卷上,在110~150N/m收卷张力、300~450m/min收卷车速下进行聚酯薄膜的收卷,但其效果不理想,当收卷长度过长时仍会出现起皱;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2152985A公开了一种改善聚酯薄膜分切收卷效果的方法,收卷时,在聚酯薄膜卷的表面压有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表面压有第二压辊,所述聚酯薄膜卷、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横截面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在150~200N/m收卷张力、300~450m/min收卷车速下进行聚酯薄膜的收卷;该方法就属于串联压辊紧凑式,这种收卷方法得到的聚脂薄膜邵氏硬度大于95度,虽然大幅度改善了聚酯薄膜的分切收卷效果,但是却会影响后期的涂覆或蒸镀工艺,且在收卷长度超过一定距离后仍然会出现皱褶状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薄膜收卷的褶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在收卷时会出现起皱现象,得到的聚脂薄膜邵氏硬度过高不利于后期的涂覆或蒸镀,为此提供一种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它包括压靠在聚脂薄膜膜卷上的第一压辊和压靠在第一压辊上的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对聚脂薄膜的包角为220-230°。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压辊的辊芯为不锈钢管,外包覆有丁晴橡胶。上述方案中所述丁晴橡胶的包覆厚度为4-6mm。上述方案中所述丁晴橡胶的表面邵氏硬度为35~50。上述方案中所述丁晴橡胶的外表面涂覆有润滑剂,摩擦系数在0.4以下。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压辊为金属压辊,其同轴度0.05mm,表面圆度0.05mm,表面光洁度0.8um。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直径为40mm。上述方案中所述聚脂薄膜的厚度为1.9~12um。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在收卷张力为30~55N/m,收卷压力为350~580N/m,收卷速度为200~250m/min的条件下进行聚酯薄膜的收卷。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的应用,它用于收卷1.9~12um的聚酯薄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Φ40mm双压辊的分切收卷的方法,有利于分切收卷过程中空气的排出;同时分切速度在200~250m/min范围,膜卷中能够留有很少量的空气,这样生产的膜卷既没有皱褶且膜卷硬度适中(邵氏硬度93~95),有利于下游用户的再加工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单压辊收卷示意图;图2是串联压辊间隙式收卷示意图;图3是串联压辊紧凑式收卷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示意图;图中,1、聚脂薄膜膜卷,2、第一压辊,3、第二压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它包括压靠在聚脂薄膜膜卷1上的第一压辊2和压靠在第一压辊上的第二压辊3,所述第一压辊对聚脂薄膜的包角为220-230°。实施例1: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它包括压靠在聚脂薄膜膜卷上的第一压辊和压靠在第一压辊上的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对聚脂薄膜的包角为220°,第一压辊的辊芯为不锈钢管,外包覆有丁晴橡胶,丁晴橡胶的包覆厚度为4mm,丁晴橡胶的表面邵氏硬度为35,第二压辊为金属压辊,其同轴度0.05mm,表面圆度0.05mm,表面光洁度0.8um,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直径为40mm,聚脂薄膜的厚度为1.9um。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在收卷张力为30N/m,收卷压力为350N/m,收卷速度为200m/min的条件下进行聚酯薄膜的收卷。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压辊对聚脂薄膜的包角为225°,第一压辊的辊芯为合金钢管,外包覆有丁晴橡胶,丁晴橡胶的包覆厚度为5mm,丁晴橡胶的表面邵氏硬度为45,聚脂薄膜的厚度为6um。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在收卷张力为40N/m,收卷压力为450N/m,收卷速度为220m/min的条件下进行聚酯薄膜的收卷。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压辊对聚脂薄膜的包角为230°,第一压辊的辊芯为铜管,外包覆有丁晴橡胶,丁晴橡胶的包覆厚度为6mm,丁晴橡胶的表面邵氏硬度为50,聚脂薄膜的厚度为12um。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在收卷张力为55N/m,收卷压力为580N/m,收卷速度为250m/min的条件下进行聚酯薄膜的收卷。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丁晴橡胶的外表面涂覆有润滑剂,摩擦系数在0.4以下。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在收卷张力为42N/m,收卷压力为500N/m,收卷速度为230m/min的条件下进行聚酯薄膜的收卷。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的应用,它用于收卷1.9~12um的聚酯薄膜。上述实施例可以任意结合,只要得到的技术方案不冲突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将拉膜线生产的大膜卷吊到分切机的放卷轨道上,轻推送入到放卷夹头处夹紧。然后将薄膜引出并打结系到引膜链的钩子上,按动“穿膜”开关,将膜自动穿过放卷张力辊、导向辊、展平辊、刀槽辊、接触辊,最后到达收卷纸卷芯上。在穿膜到刀槽辊处要按下切刀,按照用户要求的膜卷宽度将膜分切。薄膜到达纸卷芯处,缓慢开动机器,待薄膜展平后裁去纸卷芯处皱褶的膜,加速到设定分切速度,进行正常分切。薄膜在张力、压力控制、放卷摆动等综合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自动完成分切达到设定长度。表1是在不同的收卷结构下分切4.5um薄膜的效果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当收卷长度不超过5000米时无论哪种收卷结构都没有发现皱褶,当收卷长度超过10000米时单压辊收卷和串联压辊间隙式有轻微细皱,串联压辊紧凑式和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没有;当收卷长度超过20000米时单压辊收卷和串联压辊间隙式有皱褶,串联压辊紧凑式和本专利技术结构没有,当收卷长度超过30000米时串联压辊紧凑式也出现皱褶,本专利技术没有;当收卷长度超过40000米时单压辊收卷、串联压辊间隙式、串联压辊紧凑式都出现皱褶,本专利技术没有,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皱褶问题,实现了无皱褶化,另外成品膜的厚度也都控制在95以下。表2在不同收卷速度下分切3.5um薄膜的效果对比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的第一压辊橡胶材质、第一压辊直径、收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技术保护点】
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压靠在聚脂薄膜膜卷(1)上的第一压辊(2)和压靠在第一压辊上的第二压辊(3),所述第一压辊对聚脂薄膜的包角为220‑230°。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压靠在聚脂薄膜膜卷(1)上的第一压辊(2)和压靠在第一压辊上的第二压辊(3),所述第一压辊对聚脂薄膜的包角为220-2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压辊的辊芯为不锈钢管,外包覆有丁晴橡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丁晴橡胶的包覆厚度为4-6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丁晴橡胶的表面邵氏硬度为35~50。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皱褶式聚脂薄膜收卷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丁晴橡胶的外表面涂覆有润滑剂,摩擦系数在0.4以下。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皱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贵章孙仕超杨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铜爱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