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潮润滑粉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8612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受潮润滑粉处理装置,壳体的底端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架,转轴同轴心设置在壳体内,转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壳体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排湿阀,底端设有排料口;转轴的上部设有破碎网篮,破碎网篮内装有钢球,转轴的下部设有搅拌桨,壳体的底端侧壁上安装有加热棒,加热棒、搅拌桨均水平设置,并且加热棒与搅拌桨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快速打碎结块的润滑粉,烘干效率高。

A dampness lubricating powder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idal lubricating powder treatment device. The bottom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for support. The axis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set with the axle center in the shell. The top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motor through a coupling. In the broken net basket, the steel ball is installed in the broken net baske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haft is equipped with a stirring paddle. The bottom side wall of the shell is installed with a heating rod, the heating rod and the agitator are set horizontally, and the heating rod is spaced between the impeller and the impell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lubricant powder can be quickly broken and the drying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潮润滑粉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润滑粉处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受潮润滑粉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粉在长期贮存过程中会受潮,湿度变大,润滑性能变差,现有技术中,受潮后的润滑粉,先经过人工碎块,再进行烘干处理,费时费力,一种可以解决这种问题,可进行碎块、烘干的受潮润滑粉处理装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于推广应用的受潮润滑粉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一种受潮润滑粉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转轴、进料口、联轴器、驱动电机、破碎网篮、钢球、加热棒、搅拌桨、排料口、支架、排湿阀;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架,所述转轴同轴心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转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排湿阀,底端设有排料口;所述转轴的上部设有破碎网篮,所述破碎网篮内装有钢球,所述转轴的下部设有搅拌桨,所述壳体的底端侧壁上安装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搅拌桨均水平设置,并且加热棒与搅拌桨间隔设置。所述壳体为双层结构,夹层内设有吸音棉。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受潮润滑粉的处理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2、结块的润滑粉先在破碎网篮内进行碎块,粉状的润滑粉通过网眼进入到干燥机构内进行烘干,破碎区和烘干区明显划分,针对不同的结构进行破碎、烘干作业,作业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转轴,3-进料口,4-联轴器,5-驱动电机,6-破碎网篮,7-钢球,8-加热棒,9-搅拌桨,10-排料口,11-支架,12-排湿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受潮润滑粉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转轴2、进料口3、联轴器4、驱动电机5、破碎网篮6、钢球7、加热棒8、搅拌桨9、排料口10、支架11、排湿阀12;壳体1的底端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架11,转轴2同轴心设置在壳体1内,转轴2的顶端通过联轴器4固定在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壳体1的顶端设有进料口3、排湿阀12,底端设有排料口10;转轴2的上部设有破碎网篮6,破碎网篮6内装有钢球7,转轴2的下部设有搅拌桨9,壳体1的底端侧壁上安装有加热棒8,加热棒8、搅拌桨9均水平设置,并且加热棒8与搅拌桨9间隔设置。所述壳体1为双层结构,夹层内设有吸音棉。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将受潮结块的润滑粉通过进料口3加入到壳体1内,润滑粉先进入到破碎网篮6内,启动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带动转轴2旋转,破碎网篮6旋转,钢球7在破碎网篮6内不断旋转碰撞,将结块打碎,小粒径的润滑粉通过破碎网篮的网孔进入到壳体1的下部。在搅拌桨9的搅拌作用下,润滑粉不断与加热棒8接触,得到干燥,湿气通过壳体1顶端的排湿阀12排出,待干燥作业完成后,打开排料口10,将粉状的润滑粉排出。吸音棉的设置,具有降低噪音的作用,绿色环保。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受潮润滑粉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受潮润滑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转轴、进料口、联轴器、驱动电机、破碎网篮、钢球、加热棒、搅拌桨、排料口、支架和排湿阀;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架,所述转轴同轴心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转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排湿阀,底端设有排料口;所述转轴的上部设有破碎网篮,所述破碎网篮内装有钢球,所述转轴的下部设有搅拌桨,所述壳体的底端侧壁上安装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搅拌桨均水平设置,并且加热棒与搅拌桨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潮润滑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转轴、进料口、联轴器、驱动电机、破碎网篮、钢球、加热棒、搅拌桨、排料口、支架和排湿阀;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架,所述转轴同轴心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转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排湿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英杨士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弘亚润滑粉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