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四新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487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药物,所述药物组成包括:川芎10‑15份,天麻12‑15份、蔓荆子10‑13份、白芍10‑20份、延胡索10‑13份、白芷15‑18份、丹参12‑15份、藁本13‑16份、桃仁10‑15份、红花8‑12份、柴胡10‑15份、全虫3‑5份、栀子12‑18份、蜈蚣2‑4份、莪术10‑13份及蜂蜜。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药物,全部由纯中药组成,无任何毒副作用,起效时间为5‑7天,根据病程长短,坚持服用1‑3个月,能达到治愈的目的。随访时间最长为10年未见复发。

A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headach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headache, comprising 15 copies of Ligusticum chuanxiong (10), 12 Gastrodia elata, 13 portions of creeping thorns, 10 Radix Paeoniae, 13 copies of Radix Paeoniae, 13 copies of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18 copies of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15,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peach kernel and Radix Bupleuri, The whole insect is 3, 5, gardenia 12, 18, centipede 2, 4, zedoary, 10, 13, and honey. The invention is a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headache, all of which are made up of pure Chinese medicine, without any toxic and side effects. The onset time is 5 and 7 days.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the disease, we insist on taking 1 months and 3 month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ure. The longest follow-up time was 10 years and no recurrence was f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药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药物。
技术介绍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头痛病因繁多,神经痛、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疾病、颅外头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中毒等均可导致头痛。发病年龄常见于青年、中年和老年。头痛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理也很复杂。大多数病人来看医生时会谈到各种各样的原因,除了某些器质性疾病,如脑肿瘤、脑炎、脑血管病、颈椎病等以外,更多谈到的是某些外在的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已经被看作头痛发生的危险因素。引起头痛的常见环境因素有天气变化:太阳强光照射、吹风、寒冷剌激可诱发头痛。在我国,春夏季节头痛发生率明显高。秋冬季,这可能和温度高有关。不良生活习惯也是诱发头痛的因素,如生活无规律、睡眠不足、工作压力大、用脑过度,均易出现头痛。另外,有些人沾染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等也可诱发头痛。目前市场上治疗头痛的药物很多,大多属于对症下药,止痛为主,通常治标不治本,复发率高,还有可能使患者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偶尔短暂的头痛,因药疗效快且明显,但长期的头痛服用西药,会造成身体的副作用,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不足,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药物,由纯中药组成且无任何副作用。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药物,所述药物组成包括:川芎10-15份,天麻12-15份、蔓荆子10-13份、白芍10-20份、延胡索10-13份、白芷15-18份、丹参12-15份、藁本13-16份、桃仁10-15份、红花8-12份、柴胡10-15份、全虫3-5份、栀子12-18份、蜈蚣2-4份、莪术10-13份及蜂蜜。优选的,所述制备过程包括:将所述药物粉碎成100目,蜜炼为重量0.05g的药丸。优选的,所述蜜炼过程包括将粉碎后的药物和蜂蜜按照10:3比例调匀,制丸机制备。其中各中草药原料成分的主要作用为:川芎: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随证配伍用之,故李东垣言“头痛须用川芎”。治风寒头痛,配羌活、细辛、白芷,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若配菊花、石膏、僵蚕,可治风热头痛,如川芎散(《卫生保健》);若治风湿头痛,可配羌活、独活、防风,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配当归、白芍,取本品祛风止痛之功,可治血虚头痛,如加味四物汤(《金匮翼》);若治血瘀头痛,可配赤芍、麝香,如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天麻:天麻对冠状动脉、外周血管有一定程度的扩张作用,天麻注射液可使家兔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下降.天麻素有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特别是在缺氧情况下获得能量的作用.另外尚有抗炎免疫作用。蔓荆子:蔓荆子水煎剂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腹腔注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生品的作用强于炒制品,醇提物强于水提物。水提液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单叶蔓荆子强于蔓荆子。蔓荆子醇浸液可显著降低麻醉猫的血压。对实验性外周和内脏的微循环障碍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可显著提高兔眼球结膜的微循环的血流速度白芍: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延胡索:延胡索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可治疗多种癌症。临床应用除复方煎剂、研粉吞服外,还提取出四氢掌叶防己碱供止痛之用。白芷:白芷和杭白芷醇提醚溶性成分对离休免耳血管有显著扩张作用,而白芷的水溶性成分有血管收缩作用.白芷的香豆精类成分白当归素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异欧前胡内酯有降低离体蛙心收缩力作用。藁本:用于风寒感冒,巅顶头痛。藁本辛温香燥,性味俱升,药势雄壮,善达巅顶,以发散太阳经风寒湿邪见长,故用治太阳风寒,循经上犯,症见头痛、鼻塞、巅顶痛甚者,常与姜活、苍术、四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神术散;若外感风寒湿邪,一身尽痛,又每与防风、独活、威灵仙、苍术等同用,以祛散寒、除湿止痛,如姜活胜湿汤。桃仁:桃仁味苦甘而性平,能入心、肝、大肠,活血祛瘀作用甚广,可用治瘀血阻滞各种痹症。红花:红花有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多种血瘀症,如胸痹心痛、肋腹疼痛、皮下青紫、中风偏瘫等症。另外,跌打损伤、金疮劳损所致的四肢痹痛或者瘀痛,使用红花效果非常明显。柴胡: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全虫:对内脏痛、皮肤灼痛和三叉神经诱发皮层电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无明显影响。栀子: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蜈蚣:为常用药材,性温,味辛。具有息风解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莪术:主治“气血凝滞,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治疗头痛的药物均由纯中草药制成,临床实践观察证明蜜丸制备更有利于药物作用且治疗效果更佳,另外无任何化学添加,起效时间为5-7天,根据病程长短,坚持服用1-3个月,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时在疗效方面,对三叉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也有明显缓解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药物,药物组成包括:川芎10-15份,天麻12-15份、蔓荆子10-13份、白芍10-20份、延胡索10-13份、白芷15-18份、丹参12-15份、藁本13-16份、桃仁10-15份、红花8-12份、柴胡10-15份、全虫3-5份、栀子12-18份、蜈蚣2-4份、莪术10-13份及蜂蜜。其中制备过程包括:将所述药物粉碎成100目,蜜炼为重量0.05g的药丸。其中蜜炼过程包括将粉碎后的药物和蜂蜜按照10:3比例调匀,制丸机制备。具体使用方法,口服,每次服用15-20g,每天三次。在具体使用10年过程中,共治疗700多例血管性头痛患者,治愈达650多例,治愈率达到90%以上,其中对头痛呈刺痛、牵扯痛的患者,治愈率达100%。本专利技术为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药物,全部由纯中药组成,无任何毒副作用,起效时间为5-7天,根据病程长短,坚持服用1-3个月,能达到治愈的目的。随访时间最长为10年未见复发。上述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成包括:川芎10‑15份,天麻12‑15份、蔓荆子10‑13份、白芍10‑20份、延胡索10‑13份、白芷15‑18份、丹参12‑15份、藁本13‑16份、桃仁10‑15份、红花8‑12份、柴胡10‑15份、全虫3‑5份、栀子12‑18份、蜈蚣2‑4份、莪术10‑13份及蜂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成包括:川芎10-15份,天麻12-15份、蔓荆子10-13份、白芍10-20份、延胡索10-13份、白芷15-18份、丹参12-15份、藁本13-16份、桃仁10-15份、红花8-12份、柴胡10-15份、全虫3-5份、栀子12-18份、蜈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四新孙颖
申请(专利权)人:刘四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