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30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餐车,包括左右前支杆、左右后支杆、左侧底支架、右侧底支架及安装在左右前支杆、左右后支杆上的至少两个托篮;左侧底支架包括左侧前垂直部、左侧前横支部、左侧后垂直部、左侧后横支部及连接左侧前横支部和左侧后横支部的左侧脚轮横杆,左侧脚轮横杆下部安装有两个脚轮;右侧底支架包括右侧前垂直部、设置在右侧前垂直部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右侧前横支部、右侧后垂直部、设置在右侧后垂直部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右侧后横支部以及连接右侧前横支部和右侧后横支部的右侧脚轮横杆,右侧脚轮横杆下部安装有两个脚轮。结构简单轻巧、制作简易,成本低,移动方便,连接稳定。

A portable dining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vable dining car, which includes a left and right support rod, a left and right rear support, a left bottom support, a right bottom support, and at least two supporting baskets mount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front branches and the left and right branches, and the left bottom bracket comprises the left front vertical part, the left front transverse branch, the left rear vertical part, and the left rear transverse section. A branch and a left foot cross bar connecting the left anterior transverse branch and the left posterior transverse branch with two caster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left foot, and the right bottom bracket including the right front vertical part, the right front lateral branch, the right rear vertical part, and the right rear vertical part, and the right rear vertical part, and the right rear vertical part. The right lateral lateral branch of the right lateral branch, the right lateral branch connecting the right front transverse branch and the right rear transverse branch, and two caster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right foo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light, simple to manufacture, low in cost, convenient in movement and stable in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餐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餐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餐车,其包括若干塑料支撑腿以及若干层板,若干层板顺序套设在若干该塑料支撑腿上,每一个该塑料支撑腿上都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每一个层板的四周都固定连接有锥形铁套,该锥形铁套中套设有塑料锥套,该塑料锥套位于该锥形铁套与该塑料支撑腿之间,该塑料锥套具有套接腔、顶口、底口以及卡接柱,其中,该卡接柱通过连接板连接在该塑料锥套上,该卡接柱对应插接在该塑料支撑腿的该连接孔中。这种结构的餐车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拱一种结构简单、降低成本、便于移动的餐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餐车,包括左前支杆、右前支杆、左后支杆、右后支杆、与左前支杆和左后支杆连接的左侧底支架、与右前支杆和右后支杆连接的右侧底支架以及安装在左前支杆、右前支杆、左后支杆和右后支杆上的至少两个托篮;所述左侧底支架包括左侧前垂直部、设置在左侧前垂直部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左侧前横支部、左侧后垂直部、设置在左侧后垂直部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左侧后横支部以及连接左侧前横支部和左侧后横支部的左侧脚轮横杆,所述左侧脚轮横杆下部安装有两个脚轮;所述右侧底支架包括右侧前垂直部、设置在右侧前垂直部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右侧前横支部、右侧后垂直部、设置在右侧后垂直部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右侧后横支部以及连接右侧前横支部和右侧后横支部的右侧脚轮横杆,所述右侧脚轮横杆下部安装有两个脚轮;所述左前支杆、右前支杆、左后支杆、右后支杆由上下两段直管通过管塞和螺丝对接成,左侧前横支部、左侧脚轮横杆由两段对称的管件通过管塞和螺丝对接成;所述左前支杆、左后支杆及左侧底支架由同一管件弯制而成,所述右前支杆、右后支杆以及右侧底支架由同一管件弯制而成;包括上托篮、中托篮和下托篮三个托篮,所述上托篮、中托篮和下托篮通过左侧安装片和螺丝螺帽安装在左前支杆和左后支杆上,上托篮、中托篮和下托篮通过右侧安装片和螺丝螺帽安装在右前支杆和右后支杆上;左侧安装片上设有与左前支杆和左后支杆相适配的半圆弧,右侧安装片上设有与右前支杆和右后支杆相适配的半圆弧,左侧安装片通过半圆弧贴着左前支杆和左后支杆再通过螺丝穿过左侧安装片中部和托篮上设有的通孔与螺帽配合固定连接,右侧安装片通过半圆弧贴着右前支杆和右后支杆再通过螺丝穿过右侧安装片中部和托篮上设有的通孔与螺帽配合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安装片焊接在左前支杆和左后支杆上,右侧安装片焊接在右前支杆和右后支杆上,在上托篮(31)、下托篮(33)之间的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及右后支杆(22)上内侧不同高度设有多对螺钉孔,中托篮(32)通过螺丝安装在不同高度,在左前支杆、右前支杆、左后支杆及右后支杆上的左右两侧边设置2-3个挂置袋子的挂钩。本技术结构简单轻巧、制作简易,成本低,移动方便,一体式的结构,连接稳定,便于移动,适合在家庭或店铺放置菜肴、水果、红酒等食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拆除下托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移动的餐车,包括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右后支杆22、与左前支杆11和左后支杆21连接的左侧底支架、与右前支杆12和右后支杆22连接的右侧底支架以及安装在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和右后支杆22上的至少两个托篮;所述左侧底支架包括左侧前垂直部41、设置在左侧前垂直部41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左侧前横支部42、左侧后垂直部43、设置在左侧后垂直部43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左侧后横支部44以及连接左侧前横支部42和左侧后横支部44的左侧脚轮横杆45,左侧脚轮横杆45下部安装有两个脚轮46。右侧底支架包括右侧前垂直部51、设置在右侧前垂直部51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右侧前横支部52、右侧后垂直部53、设置在右侧后垂直部53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右侧后横支部54以及连接右侧前横支部52和右侧后横支部54的右侧脚轮横杆55,右侧脚轮横杆55下部安装有两个脚轮56。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右后支杆22由上下两段直管通过管塞和螺丝对接成,左侧前横支部42、左侧脚轮横杆43由两段对称的管件通过管塞和螺丝对接成。包括上托篮31、中托篮32和下托篮33三个托篮,上托篮31、中托篮32和下托篮33通过左侧安装片61、62、63和螺丝螺帽安装在左前支杆11和左后支杆21上,上托篮31、中托篮32和下托篮33通过右侧安装片71、72、73和螺丝螺帽安装在右前支杆12和右后支杆22上。实施例二:实施例一中,左前支杆11、左后支杆21及左侧底支架由同一管件弯制而成,所述右前支杆12、右后支杆22以及右侧底支架由同一管件弯制而成。实施例三:实施例一中,左侧安装片61、62、63上设有与左前支杆11和左后支杆21相适配的半圆弧,右侧安装片71、72、73上设有与右前支杆12和右后支杆22相适配的半圆弧,左侧安装片61、62、63通过半圆弧贴着左前支杆11和左后支杆21再通过螺丝穿过左侧安装片61、62、63中部和托篮上设有的通孔与螺帽配合固定连接,右侧安装片71、72、73通过半圆弧贴着右前支杆12和右后支杆22再通过螺丝穿过右侧安装片71、72、73中部和托篮上设有的通孔与螺帽配合固定连接。实施例四:实施例一中,左侧安装片61、62、63焊接在左前支杆11和左后支杆21上,右侧安装片71、72、73焊接在右前支杆12和右后支杆22上,实施例五:上托篮31、中托篮32和下托篮33通过螺丝固定在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及右后支杆22上。实施例六:上托篮31、中托篮32和下托篮33通过焊接固定在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及右后支杆22上。实施例七:实施例五中,在托篮31、33之间的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及右后支杆22上内侧不同高度设有多对螺钉孔,托篮32可以通过螺丝安装在不同高度,以适用于托篮32或托篮33放置较高的物件。比如,在托篮31、33之间的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及右后支杆22上内侧按长度平均分为五等开设5对螺钉孔,这样托篮32可以按需要固定在不同高度上,以满足托篮32或托篮33放置较高的物件。此外,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及右后支杆22上的左右两侧边还可以设置一些挂钩,以满足挂置一些袋子。比如每个支杆上可以设置2-3个挂钩。本技术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的,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技术构成限制。参照本技术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如这样的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该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移动的餐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移动的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右后支杆(22)、与左前支杆(11)和左后支杆(21)连接的左侧底支架、与右前支杆(12)和右后支杆(22)连接的右侧底支架以及安装在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和右后支杆(22)上的至少两个托篮;所述左侧底支架包括左侧前垂直部(41)、设置在左侧前垂直部(41)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左侧前横支部(42)、左侧后垂直部(43)、设置在左侧后垂直部(43)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左侧后横支部(44)以及连接左侧前横支部(42)和左侧后横支部(44)的左侧脚轮横杆(45),所述左侧脚轮横杆(45)下部安装有两个脚轮(46);所述右侧底支架包括右侧前垂直部(51)、设置在右侧前垂直部(51)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右侧前横支部(52)、右侧后垂直部(53)、设置在右侧后垂直部(53)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右侧后横支部(54)以及连接右侧前横支部(52)和右侧后横支部(54)的右侧脚轮横杆(55),所述右侧脚轮横杆(55)下部安装有两个脚轮(56);所述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右后支杆(22)由上下两段直管通过管塞和螺丝对接成,左侧前横支部(42)、左侧脚轮横杆(45)由两段对称的管件通过管塞和螺丝对接成;所述左前支杆(11)、左后支杆(21)及左侧底支架由同一管件弯制而成,所述右前支杆(12)、右后支杆(22)以及右侧底支架由同一管件弯制而成;包括上托篮(31)、中托篮(32)和下托篮(33)三个托篮,所述上托篮(31)、中托篮(32)和下托篮(33)通过左侧安装片(61、62、63)和螺丝螺帽安装在左前支杆(11)和左后支杆(21)上,上托篮(31)、中托篮(32)和下托篮(33)通过右侧安装片(71、72、73)和螺丝螺帽安装在右前支杆(12)和右后支杆(22)上;左侧安装片(61、62、63)上设有与左前支杆(11)和左后支杆(21)相适配的半圆弧,右侧安装片(71、72、73)上设有与右前支杆(12)和右后支杆(22)相适配的半圆弧,左侧安装片(61、62、63)通过半圆弧贴着左前支杆(11)和左后支杆(21)再通过螺丝穿过左侧安装片(61、62、63)中部和托篮上设有的通孔与螺帽配合固定连接,右侧安装片(71、72、73)通过半圆弧贴着右前支杆(12)和右后支杆(22)再通过螺丝穿过右侧安装片(71、72、73)中部和托篮上设有的通孔与螺帽配合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安装片(61、62、63)焊接在左前支杆(11)和左后支杆(21)上,右侧安装片(71、72、73)焊接在右前支杆(12)和右后支杆(22)上;在上托篮(31)、下托篮(33)之间的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及右后支杆(22)上内侧不同高度设有多对螺钉孔,中托篮(32)通过螺丝安装在不同高度,在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及右后支杆(22)上的左右两侧边设置2‑3个挂置袋子的挂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右后支杆(22)、与左前支杆(11)和左后支杆(21)连接的左侧底支架、与右前支杆(12)和右后支杆(22)连接的右侧底支架以及安装在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和右后支杆(22)上的至少两个托篮;所述左侧底支架包括左侧前垂直部(41)、设置在左侧前垂直部(41)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左侧前横支部(42)、左侧后垂直部(43)、设置在左侧后垂直部(43)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左侧后横支部(44)以及连接左侧前横支部(42)和左侧后横支部(44)的左侧脚轮横杆(45),所述左侧脚轮横杆(45)下部安装有两个脚轮(46);所述右侧底支架包括右侧前垂直部(51)、设置在右侧前垂直部(51)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右侧前横支部(52)、右侧后垂直部(53)、设置在右侧后垂直部(53)下部并横向外延伸的右侧后横支部(54)以及连接右侧前横支部(52)和右侧后横支部(54)的右侧脚轮横杆(55),所述右侧脚轮横杆(55)下部安装有两个脚轮(56);所述左前支杆(11)、右前支杆(12)、左后支杆(21)、右后支杆(22)由上下两段直管通过管塞和螺丝对接成,左侧前横支部(42)、左侧脚轮横杆(45)由两段对称的管件通过管塞和螺丝对接成;所述左前支杆(11)、左后支杆(21)及左侧底支架由同一管件弯制而成,所述右前支杆(12)、右后支杆(22)以及右侧底支架由同一管件弯制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粤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泽鸿渐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