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喂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201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饲喂盘,至少包括外壳和底盘,外壳盖在底盘上侧,外壳表面开有若干通孔;底盘沿其外侧壁轮廓延伸有限位凸环,限位凸环上开有若干贯穿限位凸环向下端面的槽口;外壳下端面边缘向下延伸有环状下檐,环状下檐内壁向内延伸有若干与所述限位凸环的槽口配合的定位块;外壳与底盘配合,外壳的定位块穿过底盘的对应槽口后,外壳与底盘之间可相对转动;定位块在底盘上端面的投影与底盘的限位凸环在底盘上端面的投影部分重合或者全部重合时,外壳与底盘相对固定。外壳与底盘通过相对转动,即可达到整个饲喂盘的底盘与外壳达到关闭扣合自锁状态,保证底盘不脱落,本饲喂盘具有打开方便、关闭可靠,适用于自动化笼养设备的优点。

Feeding disc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eeding disc, at least including a shell and a chassis. The shell covers the upper side of the chassis with a number of through holes, and the chassis extends a finite position convex ring along the outlin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chassis, and there are several channels on the bottom end of the limit convex ring. The edg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outer shell extends downward with a ring down.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circumferential eaves is extended inward with several positioning blocks that match the slot of the restricted ring; the shell and the chassis are matched with the chassis, after which the shell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chassis; the projection of the positioning block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chassis and the projection of the limited convex ring of the chassis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chassis. When the parts overlap or coincide with each other, the shell and the chassis are relatively fixed. Through relative rotation of the shell and chassis, the chassis and shell of the whole feeding disc can be reached to close the self locking state of the buckle and keep the chassis from falling. The feed plate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ning, reliable closing and suitable for automatic cag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饲喂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饲喂盘。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大中型肉鸡养殖场纷纷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笼养设备,实现了立体、多层的笼内养殖,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率。在有限空间的立体笼养设备内,供笼内肉鸡采食的饲喂盘一般放置在笼养设备的中部,传统的饲喂盘采用扣合式,底盘打开、关闭方式复杂、繁琐,在笼内操作不方便,劳动强度较大,效率较低,降低了笼养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关方便、使用便捷的饲喂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饲喂盘,至少包括外壳和底盘,外壳盖在底盘上侧,外壳表面开有若干与底盘上端面相通的通孔;底盘沿其外侧壁轮廓延伸有限位凸环,限位凸环上开有若干贯穿限位凸环向下端面的槽口;外壳下端面边缘向下延伸有容纳底盘的限位凸台的环状下檐,环状下檐内壁向内延伸有若干与所述限位凸环的槽口配合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槽口为一一对应关系,定位块距离外壳下端面的高度大于限位凸环下端距离底盘上端面的高度;外壳与底盘配合,外壳的定位块穿过底盘的对应槽口后,外壳与底盘之间可相对转动;定位块在底盘上端面的投影与底盘的限位凸环在底盘上端面的投影部分重合或者全部重合时,外壳与底盘上、下位置相对固定。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外壳与底盘通过相对转动,即可达到整个饲喂盘的底盘与外壳达到关闭扣合自锁状态,保证底盘不脱落,本饲喂盘具有打开方便、关闭可靠,适用于自动化笼养设备的优点。本饲喂盘还包括挂帽,挂帽与外壳上端固定;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通过挂帽达到将整个饲喂盘悬挂的目的。本饲喂盘外壳的环状下檐外壁设有导向座,导向座上开有导向槽,导向槽的走向与底盘转动方向一致;底盘外壁向上延伸有底盘挂钩,外壳与底盘配合时,底盘挂钩绕过外壳的环状下檐且与导向座的导向槽配合。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饲喂盘需要打开时,外壳与底盘相对转动,外壳的定位块与底盘的限位凸环脱离,但通过底盘挂钩与导向座配合,还可以使外壳与底盘保持连接,起到了打开悬挂的效果。本饲喂盘外壳的环状下檐外壁沿其周向方向依次设有两个限位台,两个限位台之间具有间隔,间隔的长度大于外壳定位块的长度;底盘外壁向上延伸有旋转拨动块,外壳与底盘配合时,旋转拨动块钩绕过外壳的环状下檐且伸入两个限位台之间的间隔。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通过拨动旋转拨动块,即可以达到使外壳与底盘相对转动的目的,起到了方便使用的目的,两个限位台之间的间隔决定了外壳与底盘相对转动角度,并且通过间隔的长度大于外壳定位块的长度,确保定位块可以部分或全部转动到定位块下侧。本饲喂盘的导向座上分别设有与底盘挂钩配合的过渡凸起和两个限位格挡,两个限位格挡分别设置在靠近导向槽两侧边缘位置,过渡凸起位于靠近导向槽中部的边缘位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限位格挡可以限制底盘挂钩的移动区间,过渡凸起可以使本饲喂盘在处于组装配合状态或者拆卸状态时,底盘挂钩处于导向槽的相应位置,不会发生移位的情况。本饲喂盘导向槽的槽壁沿底盘转动方向设有限位筋;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在限位筋的作用下,底盘挂钩被卡紧在导向槽内,限制使用中外壳与底盘之间发生转动。本饲喂盘限位凸环的槽口与限位凸环的外侧壁之间设有倒角;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方便定位块与限位凸环配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饲喂盘实施例组装配合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饲喂盘实施例拆卸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饲喂盘实施例外壳的立体图之一。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图5是本饲喂盘实施例外壳的立体图之二。图6是本饲喂盘实施例底盘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6所示。本饲喂盘包括外壳2、挂帽3和底盘1。底盘1大体为圆形盘,底盘1中央设有突出的分流凸起11,以分流凸起11为中心底盘1上均匀圆周开有多个料槽12,底盘1沿其外侧壁周向走向延伸有限位凸环13,限位凸环13上开有五个贯穿限位凸环13向下端面的槽口13a,限位凸环13的槽口13a与限位凸环13的外侧壁之间设有倒角(图中显示靠近倒角位置的限位凸环13上具有凹槽13b,此凹槽13b使由于对限位凸环13冲压造成的,冲压的目的则是在靠近倒角位置的限位凸环13下端形成一个限位的凸点,用于与外壳2的定位块23配合),底盘1外壁分别向上延伸有底盘挂钩14和旋转拨动块15,底盘挂钩14和旋转拨动块15分别处于底盘1的两侧。外壳2大体为一个倒置的漏斗状,外壳2上端与挂帽3固定,外壳2表面开有多个与底盘1料槽12相通的通孔21,外壳2下端面边缘向下延伸有容纳底盘1的限位凸台的环状下檐22,环状下檐22内壁向内延伸有五个与限位凸环13的槽口13a配合的定位块23,所述定位块23与所述槽口13a为一一对应关系,定位块23距离外壳2下端面的高度大于限位凸环13下端距离底盘1上端面的高度。外壳2的环状下檐22外壁设有块状的导向座24,导向座24上开有与底盘挂钩14配合的导向槽24a,导向槽24a的走向与底盘1的周向方向一致,导向座24上分别设有与底盘挂钩14配合的过渡凸起24c和两个限位格挡24b,两个限位格挡24b分别设置在靠近导向槽24a两侧边缘位置,过渡凸起24c位于导向座24靠近导向槽24a的中部边缘位置,导向槽24a的槽壁沿底盘1转动方向设有限位筋24d,限位筋24d从靠近其中一个限位格挡24b位置延伸靠近过渡凸起24c位置。外壳2的环状下檐22外壁沿其周向方向依次设有两个限位台25,两个限位台25与导向座24分别处于外壳2下檐外壁两侧,两个限位台25之间具有间隔,间隔的弧长大于外壳2定位块23的长度。外壳2与底盘1组装配合时,外壳2盖在底盘1上侧,外壳2的五个定位块23分别穿过底盘1的对应槽口13a后,外壳2的五个定位块23处于限位凸环13下侧,底盘挂钩14绕过外壳2的环状下檐22且与导向座24的导向槽24a配合,底盘1的旋转拨动块15钩绕过外壳2的环状下檐22且伸入两个限位台25的间隔之间,此时拨动旋转拨动块15,外壳2与底盘1之间可相对转动,转动的区间为旋转拨动块15在两个限位台25的间隔移动的范围;当定位块23在底盘1上端面的投影与底盘1的限位凸环13在底盘1上端面的投影部分重合或者全部重合时,外壳2与底盘1上、下位置相对固定,此过程中底盘挂钩14越过导向座24的过渡凸起24c,在限位筋24d的作用下,底盘挂钩14被卡紧在导向槽24a内,完成整个饲喂盘的安装。外壳2与底盘1拆卸时,反向拨动旋转拨动块15,底盘挂钩14转动越过导向座24的过渡凸起24c,当定位块23在底盘1上端面的投影与底盘1的槽口13a在底盘1上端面的投影全部重合时,底盘1与外壳2只通过底盘挂钩14与导向槽24a配合连接,底盘1可以相对外壳2打开;如果选择将底盘1与外壳2分离,则可以去除底盘挂钩14与导向槽24a配合,完成底盘1与外壳2二者彻底分离。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饲喂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饲喂盘,至少包括外壳和底盘,外壳盖在底盘上侧,外壳表面开有若干与底盘上端面相通的通孔,其特征为:底盘沿其外侧壁轮廓延伸有限位凸环,限位凸环上开有若干贯穿限位凸环向下端面的槽口;外壳下端面边缘向下延伸有容纳底盘的限位凸台的环状下檐,环状下檐内壁向内延伸有若干与所述限位凸环的槽口配合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槽口为一一对应关系,定位块距离外壳下端面的高度大于限位凸环下端距离底盘上端面的高度;外壳与底盘配合,外壳的定位块穿过底盘的对应槽口后,外壳与底盘之间可相对转动;定位块在底盘上端面的投影与底盘的限位凸环在底盘上端面的投影部分重合或者全部重合时,外壳与底盘上、下位置相对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喂盘,至少包括外壳和底盘,外壳盖在底盘上侧,外壳表面开有若干与底盘上端面相通的通孔,其特征为:底盘沿其外侧壁轮廓延伸有限位凸环,限位凸环上开有若干贯穿限位凸环向下端面的槽口;外壳下端面边缘向下延伸有容纳底盘的限位凸台的环状下檐,环状下檐内壁向内延伸有若干与所述限位凸环的槽口配合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槽口为一一对应关系,定位块距离外壳下端面的高度大于限位凸环下端距离底盘上端面的高度;外壳与底盘配合,外壳的定位块穿过底盘的对应槽口后,外壳与底盘之间可相对转动;定位块在底盘上端面的投影与底盘的限位凸环在底盘上端面的投影部分重合或者全部重合时,外壳与底盘上、下位置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喂盘,其特征是:还包括挂帽,挂帽与外壳上端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喂盘,其特征是:外壳的环状下檐外壁设有导向座,导向座上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传道刘瑞志丁贵民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依爱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