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鸡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8159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肉鸡饲养方法,该方法包括:(1)饮水:雏鸡出壳24‑36小时进行第一次饮水;(2)喂食:第一次饮水2‑4小时后,进行首次喂料;(3)温度:1‑3日龄33‑35℃、4‑7日龄32℃、8‑14日龄29‑32℃、15‑21日龄26‑29℃、22日龄后可逐渐降至18‑25℃;(4)湿度:10日龄内相对湿度70%~65%、10~20日龄61%、3周以后55%~50%;(5)密度:0~2周每平方米40~50只,3~4周每平方米20~30只,5周以上每平方米15~20只;(6)光亮度;(7)通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肉鸡饲养方法科学合理,符合肉鸡生长规律,有利于提高鸡肉的品质和口感。

A breeding method for Broile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Feeding Broilers, which comprises: (1) drinking water: the chick's shell is 24 for the first drinking water for 36 hours, and (2) feeding: the first drink is 2 for 4 hours, the first feed is fed, and (3) the temperature: 1, 33, 33, 33, 35, 4, 7 days, age and age. After day of age, it can be reduced to 18 degrees of 25 degrees; (4) humidity: relative humidity of 10 days of age 70% ~ 65%, 10~20 days of age 61%, 55% ~ 50% after 3 weeks; (5) density: 0~2 weeks per square meter. The broiler feeding method disclosed in this invention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growth regularity of Broilers and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taste of chick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肉鸡饲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肉鸡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鸡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肉类食品,鸡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鸡肉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一般的肉鸡饲养均为封闭式的圈舍喂养,喂的是人工配制的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抗生素、生长激素等添加剂做成的鸡饲料,鸡生长速度快,个头大,人们称这种鸡为“饲料鸡”或者“大种鸡”。这种鸡由于生长速度过快,肉质疏松绵软口感差、尤其是其肠道吸收能力差,导致料肉比低,大量饲料浪费,饲料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肉鸡饲养方法,以达到提供一种健康营养的肉鸡产品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肉鸡饲养方法,该方法包括:(1)饮水:雏鸡出壳24-36小时进行第一次饮水,水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2)喂食:第一次饮水2-4小时后,进行首次喂料;(3)温度:1-3日龄33-35℃、4-7日龄32℃、8-14日龄29-32℃、15-21日龄26-29℃、22日龄后可逐渐降至18-25℃;(4)湿度:10日龄内相对湿度70%~65%、10~20日龄61%、3周以后55%~50%;(5)密度:0~2周每平方米40~50只,3~4周每平方米20~30只,5周以上每平方米15~20只;(6)光亮度:1-15日龄,每20平方米的面积,光照为40-60瓦特,第三周开始,在每20平方米的面积上,有15瓦特的光亮,灯泡高度为1.6-1.8米,并保证灯泡洁净;(7)通风:控制鸡舍通风,使氨气浓度不得超过20ppm,在18.3-21.1℃的鸡舍温度下,空气流速不超过9.14m/min。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喂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1-3周龄:肉鸡在育龄期喂食碎料或粉料,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22-23%,同时在日粮中每100只肉鸡添加蛋黄4枚、奶粉100g;2-3周适当降低饲料营养水平,但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21%;(2)4-6周龄:日粮中以全价颗粒为主,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19-21%,粗纤维含量限制在3%以内,钙、磷含量分别为0.9%和0.65%,食盐占0.3-0.5%,同时还应注意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3)6周龄至出栏:日粮中要增加能量饲料,在饲料中添加1-5%的动物油脂,粗蛋白质降至17-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肉鸡饲养方法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肉鸡的产量、增强免疫力,节约饲料成本,培育出的肉鸡的肉质鲜嫩,符合人们的口感需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肉鸡饲养方法,具体实施例如下:在肉鸡养殖过程中,成活率、出栏时间、出栏体重是衡量生产效率的主要指标,因此在肉鸡饲养过程中,从鸡苗的选择到饲养管理过程以及疫病防治等规程成为肉鸡养殖的关键。1.鸡雏的选择鸡雏选择是肉鸡养殖的关键,雏鸡应来自有种鸡生产许可证,而且无鸡白痢、新城疫、禽流感、支原体、禽结核、白血病的种鸡场,或由该类场提供种蛋所生产的经地产地检疫的健康雏鸡。选择表现活泼、大小均匀、脐孔闭合良好、无血污和突脐现象,腹部软硬适度,卵黄吸收良好,叫声宏亮、握在手里挣扎有力、行走稳健、符合品种要求的鸡雏。雏鸡大小和颜色均匀,体重在32克/只以上,鸡只健康活泼。2.鸡舍环境要求2.1养鸡场应建在地势高燥的地方,远离沼泽湖洼,避开山坳谷底。鸡场要求采光充足和排水良好,隔离条件好。鸡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等污染源,距其他畜牧场至少1km以上;距离干线公路、村和镇居民点至少1km以上;不应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2.2鸡场应严格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2.3鸡舍建筑应符合卫生要求,内墙表面应光滑平整,墙面不易脱落、耐磨损和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还应具备良好的防鼠、防虫和防鸟设施。3.饲养管理方式3.1分群雏鸡入舍时,应静置片刻,然后进行点数、分群。对弱雏应单独管养,重点护理,以提高成活率。3.2饮水雏鸡出壳24~36小时应逗引其第一次饮水,也称“初饮”,“初饮”可用5%葡萄糖水加0.1%维生素C,必要时可人工逐只喂饮,确保所有雏鸡都喝到水。饮水器需每天清洗消毒1次以上,保证水质新鲜,不得断水(免疫需要除外)。饮水器以每只鸡1~3厘米饮水位来配置,并调节饮水器边缘高度与鸡背高度一致。每1000只1日龄雏鸡应该有20-25个约4升的饮水器,内装新鲜清洁饮水。有的客户往往因饮水器数量不够,而造成雏鸡不同程度的缺水,出现“干脚鸡”,这样的雏鸡以后生长缓慢,也影响鸡群的均匀度。饮水器应放置在热源附近,与饲喂器交替放置。在使用自动饮水器时,5-7日龄,应逐渐地把饮水器移向自动饮水器旁。8-10日龄,饮水器应逐渐地每天撤除几个使雏鸡能发现新的水源。如果有必要,可把饮水器留到十四天,这样雏鸡能有充足的时间完全适应自动饮水器。如果使用水槽,每只鸡至少要有2cm的直线饮水位置(计算时要包括饮水槽两边的位置)。饮水器的高度要随着鸡只的成长作适当的调整,饮水器的边缘与鸡只背部的高度水平相同,这样可以减少水分外溢,保持垫料干燥,并有利于鸡只喝水。饮水器的摆放应使鸡在2.0m的范围内可以喝到水。鸡每食用1kg饲料,便需饮水2-3L的水,气温越高,饮水量也会增多。3.3喂料一般“初饮”2~4小时后,待80%以上雏鸡有强烈采食欲时,可首次喂料,也称“开食”。“开食”可用无毒并经消毒的油纸、塑料布或浅料盘放料,开食点要多,使所有雏鸡都能同时吃到充足育雏饲料。肉鸡一般实行自由采食,0~2周每昼夜喂5~6次,3周开始每昼夜喂4次料。料桶(槽)以每只鸡3~5厘米采食位来配置,并调节料桶(槽)边缘高度与鸡背高度一致。雏鸡在7日龄以前使用方形平底饲料盘,每100只鸡使用1个,使用圆形饲料盘50只鸡/个。注意:给料器数量或采食空间不够,会严重影响鸡群均匀度,加饲料应遵循勤添少加的原则。当鸡只长到5至7日龄时,应开始加入料桶或料槽给饲。可将部分饲料盘拿掉,随着鸡只的成长,逐渐把料槽或料桶升高,保持饲料槽(桶)边缘的高度与鸡只背部的高度一致,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饲料槽内不要超过1/3容量的饲料。要让鸡只有足够的采食空间。槽式喂料器所需的空间为:1-14日龄每只鸡2.5cm;15-42日龄每只5cm;43日龄至上市每只鸡7.6cm。如果使用饲料桶,每1000只鸡提供25个(容量为13-14kg),每次加料不应超过容量的2/3,以避免饲料在鸡舍内时间过长而发潮和霉变。在前两个星期内,必须给予雏鸡较细的碎粒料,中期和后期用颗粒料。肉鸡对颗粒和碎粒料的喜欢程度都优于粉料。采食时间比粉状料缩短60%-80%。每日给饲3-4次,可以刺激鸡只的食欲和减少饲料的浪费。3.4温度温度适宜是养好肉鸡、提高肉鸡成活率的关键,其温度程序一般为:1-3日龄33-35℃、4-7日龄32℃、8-14日龄29-32℃,15-21日龄26-29℃,22日龄后可逐渐降至18-25℃。雏鸡的保温可采用全舍供热方式――将整个育雏室升温至同一温度约29-31℃,每平方米饲养20―35只鸡。最理想的保温方式是采用综合供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肉鸡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饮水:雏鸡出壳24‑36小时进行第一次饮水,水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2)喂食:第一次饮水2‑4小时后,进行首次喂料;(3)温度:1‑3日龄33‑35℃、4‑7日龄32℃、8‑14日龄29‑32℃、15‑21日龄26‑29℃、22日龄后可逐渐降至18‑25℃;(4)湿度:10日龄内相对湿度70%~65%、10~20日龄61%、3周以后55%~50%;(5)密度:0~2周每平方米40~50只,3~4周每平方米20~30只,5周以上每平方米15~20只;(6)光亮度:1-15日龄,每20平方米的面积,光照为40-60瓦特,第三周开始,在每20平方米的面积上,有15瓦特的光亮,灯泡高度为1.6-1.8米,并保证灯泡洁净;(7)通风:控制鸡舍通风,使氨气浓度不得超过20ppm,在18.3-21.1℃的鸡舍温度下,空气流速不超过9.14m/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鸡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饮水:雏鸡出壳24-36小时进行第一次饮水,水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2)喂食:第一次饮水2-4小时后,进行首次喂料;(3)温度:1-3日龄33-35℃、4-7日龄32℃、8-14日龄29-32℃、15-21日龄26-29℃、22日龄后可逐渐降至18-25℃;(4)湿度:10日龄内相对湿度70%~65%、10~20日龄61%、3周以后55%~50%;(5)密度:0~2周每平方米40~50只,3~4周每平方米20~30只,5周以上每平方米15~20只;(6)光亮度:1-15日龄,每20平方米的面积,光照为40-60瓦特,第三周开始,在每20平方米的面积上,有15瓦特的光亮,灯泡高度为1.6-1.8米,并保证灯泡洁净;(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玉郎王晶陈群刘永需于耀波赵红孟庆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凯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