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81358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整地处理;马铃薯种苗处理:选用高产、早熟的优质品种作为种薯,将种薯切块或得种薯块,每块30‑40g,接着将种薯块放在促芽液中浸泡10‑15min,最后用包衣混合物将浸泡促芽液的种薯块包裹均匀,发芽,即可得到马铃薯种苗;马铃薯种苗种植;田间管理:马铃薯齐苗后浅灌水1次,出苗60‑70天后最后灌水1次,以后根据降水和土壤湿度情况灌水;杂草随见随除;应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可按照氮、磷、钾肥对产量影响的肥料效应函数,推算出最佳施肥量,对马铃薯种植地进行追施;马铃薯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马铃薯的产量,有效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

A method of raising potato yie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ing method for raising potato productio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land treatment; potato seedling treatment: selecting high yield and early mature high quality varieties as seed tubers, cutting seed tubers or getting seed tubers, each block 30 40g, then soaking the seed tuber in the sprout 10, and mixing with the coating. The compound will soak the seed of the seed tuber of the buds to be evenly wrapped and germinate, and the potato seed seedling can be sprout, and the potato seedling is planted. The field management: 1 times the shallow irrigation of the potato after the whole potato seedling, and the last irrigation for 1 times after 70 days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seedling, and then the water is irrigated according to the precipitation and the soil humidity. According to the soil fertility, the best fertilizer effect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effect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on the yield. The optimum amount of fertilizer is calculated, potato planting land is applied and potato harvest is harvested. This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yield of potato and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use eff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种植
,具体为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以其耐旱、耐瘠薄、高产高效、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而丰富、产业链长等特点,倍受世人的青睐和重视。近年来,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到2005年已达到488.7万公顷,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0%以上,占亚洲的70%左右。但全国平均单产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有14.5吨/公顷。目前马铃薯的产品不高。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处理:在播种前先向种植田亩施1200kg的腐熟农家肥,然后深耕土壤,最后开沟处理备用;2)马铃薯种苗处理:选用高产、早熟的优质品种作为种薯,将种薯切块或得种薯块,每块30-40g,接着将种薯块放在促芽液中浸泡10-15min,最后用包衣混合物将浸泡促芽液的种薯块包裹均匀,发芽,即可得到马铃薯种苗;3)马铃薯种苗种植:将马铃薯种苗放置在沟内,起垄覆土,垄上马铃薯种苗种植的部分覆无色透明薄膜,无色透明薄膜的两侧用黑色薄膜覆盖;4)田间管理:马铃薯齐苗后浅灌水1次,出苗60-70天后最后灌水1次,以后根据降水和土壤湿度情况灌水;杂草随见随除;应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可按照氮、磷、钾肥对产量影响的肥料效应函数,推算出最佳施肥量,对马铃薯种植地进行追施;5)马铃薯收获:待马铃薯成熟后,及时采收。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种植田面积4.4×5=22m2,每小区种4垄,每垄种两行,按照“品”字形种植,密度为2700株/亩,株距80cm、行距50cm,每垄两行,每小区4垄各处理间间距为50cm,重复之间间距为60cm。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促芽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ABT生根粉10-15份、乙醇2-6份、维生素B0.1-0.3份、β-葡萄糖1-2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3-5份、生物素0.5-0.8份、吲哚丁酸3-5份、竹醋液2-3份和水40-50份,其制备方法为按照上述原料配方比的ABT生根粉、乙醇、维生素B、β-葡萄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生物素、吲哚丁酸和竹醋液依次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得到促芽液。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竹醋液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竹醋原液用硅藻土过滤,滤液于50-80℃、200-400Pa下减压蒸馏2-5h,得到馏出液;接着将馏出液冷却至20-30℃,与花椒精油以1000:1-10的体积比混匀,混合,即为竹醋液。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包衣混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70份、多·锰锌可湿性粉剂30-40份、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30份、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40份、草炭土90-100份、木质素2-4份、磷酸二氢钙1-2份和黄腐酸钾粉末3-5份,且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材料按配方比混合均匀后制成包衣混合物。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木质素的制备方法为将生物质原料或木质素原料置于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注入水或酸性水溶液;在注入所述水或酸性水溶液的同时,发生水解反应;收集水解反应过程中反应器内溶出溶液,将反应器降温终止反应;冷却溶出溶液,然后收集溶出溶液中析出的沉淀,即得到高纯度木质素。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氮、磷、钾肥对产量影响的肥料效应函数的推算方法为:将氮素的一元二次效应函数方程为:Y=-1.8758X2+330.41X+38910,磷素的一元二次效应函数方程为:Y=-0.6286X2+87.022X+50079和钾素的一元二次效应函数方程为:Y=0.1872X2+87.022X+38910,用DPS软件进行三元二次肥效方程拟合,模拟出氮、磷、钾肥对产量影响的肥料效应函数为:Y=37951.31+252.809X1-1.2995X12+130.0707X2-0.1276X22-74.5508X3-0.0228X32-1.3928X1X2+1.0789X1X3-0.0134X2X3,其中Y代表产量,X1代表氮,X2代表磷,X3代表钾,根据此方程可以推算出马铃薯最佳施肥量为:N73.64kg/hm2,P103.73kg/hm2,K76.99kg/hm2,推荐施肥最高。产量可达51136kg/hm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配置的促芽液和包衣混合物,可以有效提升马铃薯种苗的生芽率,继而可以间接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同时通过氮、磷、钾肥对产量影响的肥料效应函数便于精确计算出氮、磷、钾肥的施肥量,可以有效的提升马铃薯的产量,有效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流程方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氮素和马铃薯产量效应方程方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磷素和马铃薯产量效应方程方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钾素和马铃薯产量效应方程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处理:在播种前先向种植田亩施1200kg的腐熟农家肥,然后深耕土壤,最后开沟处理备用;2)马铃薯种苗处理:选用高产、早熟的优质品种作为种薯,将种薯切块或得种薯块,每块30-40g,接着将种薯块放在促芽液中浸泡10-15min,最后用包衣混合物将浸泡促芽液的种薯块包裹均匀,发芽,即可得到马铃薯种苗;3)马铃薯种苗种植:将马铃薯种苗放置在沟内,起垄覆土,垄上马铃薯种苗种植的部分覆无色透明薄膜,无色透明薄膜的两侧用黑色薄膜覆盖;4)田间管理:马铃薯齐苗后浅灌水1次,出苗60-70天后最后灌水1次,以后根据降水和土壤湿度情况灌水;杂草随见随除;应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可按照氮、磷、钾肥对产量影响的肥料效应函数,推算出最佳施肥量,对马铃薯种植地进行追施;5)马铃薯收获:待马铃薯成熟后,及时采收。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中种植田面积4.4×5=22m2,每小区种4垄,每垄种两行,按照“品”字形种植,密度为2700株/亩,株距80cm、行距50cm,每垄两行,每小区4垄各处理间间距为50cm,重复之间间距为60cm。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2)中促芽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ABT生根粉10份、乙醇2份、维生素B0.1份、β-葡萄糖1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3份、生物素0.5份、吲哚丁酸3份、竹醋液2份和水40份,其制备方法为按照上述原料配方比的ABT生根粉、乙醇、维生素B、β-葡萄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生物素、吲哚丁酸和竹醋液依次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得到促芽液。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竹醋液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竹醋原液用硅藻土过滤,滤液于50-80℃、200-400Pa下减压蒸馏2-5h,得到馏出液;接着将馏出液冷却至20-30℃,与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处理:在播种前先向种植田亩施1200kg的腐熟农家肥,然后深耕土壤,最后开沟处理备用;2)马铃薯种苗处理:选用高产、早熟的优质品种作为种薯,将种薯切块或得种薯块,每块30‑40g,接着将种薯块放在促芽液中浸泡10‑15min,最后用包衣混合物将浸泡促芽液的种薯块包裹均匀,发芽,即可得到马铃薯种苗;3)马铃薯种苗种植:将马铃薯种苗放置在沟内,起垄覆土,垄上马铃薯种苗种植的部分覆无色透明薄膜,无色透明薄膜的两侧用黑色薄膜覆盖;4)田间管理:马铃薯齐苗后浅灌水1次,出苗60‑70天后最后灌水1次,以后根据降水和土壤湿度情况灌水;杂草随见随除;应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可按照氮、磷、钾肥对产量影响的肥料效应函数,推算出最佳施肥量,对马铃薯种植地进行追施;5)马铃薯收获:待马铃薯成熟后,及时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处理:在播种前先向种植田亩施1200kg的腐熟农家肥,然后深耕土壤,最后开沟处理备用;2)马铃薯种苗处理:选用高产、早熟的优质品种作为种薯,将种薯切块或得种薯块,每块30-40g,接着将种薯块放在促芽液中浸泡10-15min,最后用包衣混合物将浸泡促芽液的种薯块包裹均匀,发芽,即可得到马铃薯种苗;3)马铃薯种苗种植:将马铃薯种苗放置在沟内,起垄覆土,垄上马铃薯种苗种植的部分覆无色透明薄膜,无色透明薄膜的两侧用黑色薄膜覆盖;4)田间管理:马铃薯齐苗后浅灌水1次,出苗60-70天后最后灌水1次,以后根据降水和土壤湿度情况灌水;杂草随见随除;应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可按照氮、磷、钾肥对产量影响的肥料效应函数,推算出最佳施肥量,对马铃薯种植地进行追施;5)马铃薯收获:待马铃薯成熟后,及时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种植田面积4.4×5=22m2,每小区种4垄,每垄种两行,按照“品”字形种植,密度为2700株/亩,株距80cm、行距50cm,每垄两行,每小区4垄各处理间间距为50cm,重复之间间距为60cm。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促芽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ABT生根粉10-15份、乙醇2-6份、维生素B0.1-0.3份、β-葡萄糖1-2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3-5份、生物素0.5-0.8份、吲哚丁酸3-5份、竹醋液2-3份和水40-50份,其制备方法为按照上述原料配方比的ABT生根粉、乙醇、维生素B、β-葡萄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生物素、吲哚丁酸和竹醋液依次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得到促芽液。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醋液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竹醋原液用硅藻土过滤,滤液于50-80℃、200-400Pa下减压蒸馏2-5h,得到馏出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恒贾豪王舰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大学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