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水樟的扦插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8112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水樟的扦插育苗方法,其主要包括穗条处理、插床处理及苗床管理。其中,穗条处理主要涉及穗条的剪取部位、穗条径级、穗条长度、穗条基部切口方式、穗条的生根处理等;插床处理主要涉及插床基质的选择、扦插前的插床消毒、扦插方式、扦插后的插床处理等。按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实施,沉水樟的插穗成活率可达87%,较现有传统方法提高74%。

A method of cutting seedlings of submerged camph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uttage seedling raising method for Cinnamomum camphora, which mainly includes ear bar treatment, slotting treatment and seedbed management. Among them, the treatment of panicle mainly involves the cutting parts of panicle, the size of panicle diameter, the length of panicle, the way of cutting the base of panicle, the treatment of the rooting of the panicle, and so on, and the treatment of the cuttings mainly involves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rix of the cuttings, the sterilizing of the cuttings before cutting, the way of cutting and the cutting after cutting.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this invention, the survival rate of cutting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can reach 87%, which is 74% higher than that of existing traditional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水樟的扦插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具体是涉及一种沉水樟的扦插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沉水樟是樟科樟属的珍贵阔叶树种,因其叶所含的樟脑油比重大于水,故而得名。沉水樟是我国樟科植物中含油量最高的速生经济树种,也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间断分布种。其木材纤维长,是造纸业的优良原料,且干、根可提取樟脑、樟油,在医药、化工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同时也是水源涵养和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1982年已被列入国家Ⅲ级重点保护植物。然而,通过有性繁殖获得沉水樟苗木十分有限,不能为沉水樟人工造林提供足够的苗木,极大地限制了沉水樟人工造林的规模,且沉水樟种子发育周期长,种子产量低、质量差、病虫害多,果实成熟后空壳率高达75%以上,且种子多油、寿命短、难贮存、发芽率低,沉水樟天然更新极其困难,导致沉水樟资源锐减。因此,沉水樟扦插育苗技术体系的建立对于培育大量优质沉水樟苗木、扩大沉水樟种群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水樟的扦插育苗方法,其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并可明显提高插穗的生根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水樟的扦插育苗方法,其包括穗条处理、插床处理及苗床管理;所述穗条处理是选择树冠上部当年生、健壮、基本无病虫害、叶片颜色正常的半木质化绿枝,留取半片叶,上端至少留有1-2个腋芽;采取双削的方式于基部进行剪切,即其基部背芽与正芽面各斜切0.5~1.0cm长,所得穗条的径级为0.4~0.6cm,长度为6.0~10.0cm;将剪下的穗条50支捆成一把,基部对齐,将穗条基部浸入100mg/L的生根粉ABT-1中浸泡6h,以备扦插使用;所述插床处理是在宽1m、长10m的插床上铺15~20cm厚的插床基质泥炭土;在扦插前5d按400~800g/亩用净土丹对插床基质进行消毒并加盖薄膜,3d后打开薄膜,翻动基质,再在扦插前1d将插床基质整平,淋透水;扦插时,株行距设为10cm×10cm,将每支穗条下切口朝下垂直插入土中,扦插深度为穗条长度的1/3-1/2,插穗上端高于土面3cm以上;插后将插床基质压实,使插穗与基质密接,并立即喷水至土壤充分湿润,即为苗床;所述苗床管理包括温湿度控制、水分管理、光照控制、施肥、病虫害防治;所述温湿度控制是采用宽2cm、长22cm的小毛竹片搭起半径为50cm的半圆形小拱棚,在小拱棚上覆盖透明农用塑料薄膜,薄膜四周用土压紧,以控制棚内土壤湿度为30%,空气相对湿度达80%以上,温度25-30℃(温度过高时可打开苗床两头的盖膜进行通风降温,也可采用在薄膜上喷水降温);所述水分管理是采用人工间歇喷雾法,以透明塑料盖膜内挂水珠、叶面湿润为准;所述光照控制是在拱棚上方搭建高1.8~2.0m的遮阳棚进行遮荫,遮光率为75%,以免强光照酌伤插穗,影响生根,当扦插苗生根且长出3-4片叶子后,可适时将农用塑料薄膜撤除,同时进入11月以后,因光照强度减弱,还应将遮荫网移除,增加苗木光照;所述施肥是在扦插生根后,每周施用0.8wt%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1wt%的尿素溶液1次;所述病虫害防治是采用0.2wt%的多菌灵或托布津溶液喷淋,预防霉菌与根腐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与硬枝相比,嫩枝有很宽的形成层细胞,分生能力强,在适宜的条件下易分化出皮部根原基和愈合根原基,从而形成新根。同时,嫩枝含水量高,碳氮比值大,过氧化酶活性强,因而以半木质化绿枝作为插条的扦插生根率最高。(2)剪取穗条时留取半片叶,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为插条提供生长激素等生根促进物质和少量营养物质。而若叶片量过多,蒸发量大,会消耗插穗本身的养分,影响插穗的成活与生根。经多次试验验证,留取半片叶的插穗成活率最高。(3)穗条径级为0.4~0.6cm的插穗生根率较高,随着茎粗变大,木质化程度过高,影响插穗生根;茎粗过小,插穗形成愈伤组织时会消耗内部的营养物质,而使后期内部的营养物质消耗殆尽,但其新叶未及时展开,故不定根无法生长,成活率低。(4)外源激素对插穗生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插穗内部营养物质的重新分配,增加插穗基部的糖含量,使下切口成为插条养分的吸收中心,同时能有效提高酶活性,刺激形成层细胞的分裂,促进细胞伸长。经试验研究,穗条剪取后采用100mg/L的生根粉ABT-1浸泡6h的生根效果最佳。(5)沉水樟扦插育苗常规选择黄心土或河沙为基质,但黄心土浇水后粘性较大,土壤含水太多,不透气,易板结,同时易滋生霉菌,常常会引起插穗腐烂,影响扦插成活率;河沙颗粒细,透气好,但保水性能较差,且不能给插条生根过程中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同样影响扦插成活率。而泥炭土具有较好的保水能力和通气能力,在插床处理方式中选择泥炭土作为插床基质,可迅速使穗条生根,且该类基质质地疏松、有机质多且营养丰富,有利于沉水樟穗条根系和新梢的生长。(6)传统沉水樟的扦插方法,其插穗成活率较低,一般在50%左右。而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沉水樟的插穗成活率可达87%,其插穗成活率明显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此。实施例沉水樟扦插所用母树为福建省建瓯市林业推广中心后山6年生的沉水樟。所用ABT-1生根粉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提供。穗条处理方式为:是选择树冠上部生长健壮、基本无病虫害、叶片颜色正常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绿枝,留取半片叶,上端至少留有1-2个腋芽。采取双削的方式,剪取径级为0.4~0.6cm、长度为6.0~10.0cm的穗条,使穗条基部下切口的基部背芽与正芽面各斜切0.5~1.0cm长。剪取完成后,将剪好的穗条按50支为1组用橡皮筋捆成一把,基部对齐,将捆好的穗条基部浸入100mg/L的生根粉ABT-1中浸泡6h,以备扦插使用。用于扦插穗条的插床处理方式为:在宽1m、长10m的插床上铺15~20cm厚的插床基质,所述插床基质选择泥炭土。在扦插前5d按400~800g/亩用净土丹对插床基质进行消毒并加盖薄膜,3d后打开薄膜,翻动基质,在扦插前1d将插床基质整平,淋透水。扦插时,选用直径0.5cm左右的木棒按照株行距10cm×10cm在泥炭土基质上插孔,将每支穗条下切口朝下垂直插入土中,扦插深度约为穗条长度的1/3-1/2,插穗上端离土面3cm以上。插后压实,使插穗与基质密接,并立即喷水至土壤充分湿润,得苗床。扦插完成后,苗床管理方式为:采用宽2cm、长22cm的小毛竹片搭起半径约为50cm的半圆形小拱棚,在小拱棚上覆盖透明农用塑料薄膜,薄膜四周用土压紧,以控制小拱棚内的湿度和温度,使棚内土壤湿度为30%左右,空气湿度相对湿度80%以上,温度25-30℃(温度过高时可打开苗床两头的盖膜进行通风降温,也可采用在薄膜上喷水降温)。水分管理采用人工间歇喷雾法,以透明塑料盖膜内挂水珠、插穗叶面湿润为准。在拱棚上方搭建高1.8~2.0m的遮阳棚进行遮荫,遮光率为75%,以免强光照酌伤插穗,影响生根(当扦插苗生根且长出3-4片叶子后,可适时将农用塑料薄膜撤除,同时进入11月以后,因光照强度减弱,还应将遮荫网移除,增加苗木光照)。插穗生根后,每周可施0.8%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1%的尿素溶液1次;病虫害防治可采用0.2%多菌灵或托布津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水樟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穗条处理、插床处理及苗床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穗条处理是选择树冠上部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叶片颜色正常的半木质化绿枝,留取半片叶,上端至少留有1‑2个腋芽;采取双削的方式于基部进行剪切,所得穗条的径级为0.4~0.6 cm,长度为6.0~10.0 cm;然后将剪下的穗条50支捆成一把,基部对齐,将穗条基部浸入100 mg/L的生根粉ABT‑1中浸泡6 h;所述插床处理是在插床上铺15~20 cm厚的插床基质;在扦插前5d按400~800 g/亩用净土丹对插床基质进行消毒并加盖薄膜,3d后打开薄膜,翻动基质,再在扦插前1d将插床基质整平,淋透水;扦插时,株行距设为10 cm×10 cm,将每支穗条下切口朝下垂直插入土中,扦插深度为穗条长度的1/3‑1/2,插穗上端高于土面3cm以上;插后将插床基质压实,立即喷水至土壤充分湿润,即为苗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水樟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穗条处理、插床处理及苗床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穗条处理是选择树冠上部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叶片颜色正常的半木质化绿枝,留取半片叶,上端至少留有1-2个腋芽;采取双削的方式于基部进行剪切,所得穗条的径级为0.4~0.6cm,长度为6.0~10.0cm;然后将剪下的穗条50支捆成一把,基部对齐,将穗条基部浸入100mg/L的生根粉ABT-1中浸泡6h;所述插床处理是在插床上铺15~20cm厚的插床基质;在扦插前5d按400~800g/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显花吴鹏飞马祥庆吴文景韦丹胡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