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678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9:01
一种消音器,其具备内管、以及与内管一起构成双重管的外管。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空隙,在双重管的第一端部,将内管与外管之间堵塞,在双重管的第二端部,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开口,经由开口使空隙与排气流路相通。内管的形状形成为,以外管的内周面的位置作为基准,使内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配置在相对于基准而靠向内周侧的位置,由此构成了上述空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消音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国际申请要求2016年1月21日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PCT/JP2016/051710号的优先权,所述国际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消音器。
技术介绍
作为汽车用排气系统,已知有在设置于排气流路上游侧的催化剂和设置于排气流路下游侧的主消音器之间设置副消音器的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副消音器具有由外管和内管构成的双重管,并且在内管设置有多个小孔。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0-1547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如果在内管设置有多个小孔,则在对内管实施弯曲加工时小孔容易变形,因此,出现了仅能够在不产生过度变形的范围内实施弯曲加工等致使加工性变差的问题。所以,存在由于排气管的弯曲部的弯曲状况而难以在这样的弯曲部设置副消音器的情况。此外,由于外管为大幅度膨胀的形状,所以就此还出现了可配置外管的部位受到限制,从而无法将副消音器配置在所要求的场所的情况。基于如上所述的情况,希望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弯曲加工性的结构且易于实现小型化的消音器。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以下所要说明的消音器具备内管和外管。内管以及外管分别是构成为管状的部件。在外管的内周侧配置内管,从而由外管和内管一起构成双重管。作为该双重管的一端的第一端部和作为该双重管的另一端的第二端部中的任意一方与位于排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第一流路相连,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方与位于排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第二流路相连。由此,可构成经由内管而使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相连的排气流路。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空隙。该消音器构成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具有开口,并且经由开口使空隙与排气流路相通。内管具有形状如下的部分,即,以外管的内周面的位置作为基准,使内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配置在相对于基准而靠向内周侧的位置,并且,在该部分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构成有空隙。根据如上构成的消音器,在构成双重管的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空隙,并且构成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具有开口,并经由开口使空隙与排气流路相通。如果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空隙,则例如利用该空隙可构成亥姆霍兹共鸣器,从而能够发挥消音效果。或者,例如可使空隙作为旁支发挥作用,从而能够发挥消音效果。如果是如上结构的消音器,则与在内管具备多个小孔的消音器不同,也可以不在内管设置小孔。因此,如果是本公开的消音器,则可以不必顾忌小孔的变形而对内管实施弯曲加工。所述,如果是本公开的消音器,则与利用具有小孔的内管的情形相比,能够确保良好的弯曲加工性。由此,如果是本公开的消音器,则即使是排气管的弯曲部,也能够配置消音器,从而能够选择消音效果更高的场所。所以,如果是本公开的消音器,则与难以配置在排气管的弯曲部上的消音器相比,能够更适当地发挥消音效果。此外,内管具有形状如下的部分,即,以外管的内周面的位置为基准并使内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配置在相对于基准而靠向内周侧的位置,并且在该部分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构成有空隙。因此,如果是本公开的消音器,则例如与仅通过使外管向外周侧鼓出以确保空隙的情形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小双重管的外径,从而使得在更狭窄的配置场所也能够配置消音器。因此,如果是本公开的消音器,则使决定配置消音器的场所时的自由度提高,从而能够选择消音效果更高的场所。由此,如果是本公开的消音器,与配置场所受到限制的大型的消音器相比,能够更适当地发挥消音效果。此外,如果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一方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具有开口,则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另一方既可以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具有开口,也可以将内管与外管之间堵塞。当在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另一方将内管与外管之间堵塞时,可以采用任意方法堵塞内管与外管之间,若例示几个密封方法的话,可列举例如对内管和外管实施焊接;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夹入夹设物的方法。此外,在消音器的第一端部中,如果将内管与外管之间堵塞到可获得通过设置空隙而获得的消音效果的程度,则是否完全将内管与外管之间密封是任意的。即,在消音器的第一端部中,内管与外管之间也可以不形成为具有气密性的密封结构,也可以通过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夹入具有若干透气性的夹设物(例如金属丝网等。)来堵塞内管与外管之间。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系统的俯视图。图2A是从第二端部侧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副消音器的说明图。图2B是由图2A中IIB-IIB线示出的切断部位处的剖视图。图2C是将图2B中由IIC-IIC线示出的切断部位放大表示的切断部端视图。图2D是将图2B中由IID-IID线示出的切断部位放大表示的切断部端视图。图3A是示出图2C所示的部位的第一变形例的切断部端视图。图3B是示出图2C所示的部位的第二变形例的切断部端视图。图3C是示出图2C所示的部位的第三变形例的切断部端视图。图3D是示出图2C所示的部位的第四变形例的切断部端视图。图4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系统的俯视图。图4B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气系统的俯视图。图5A是从第二端部侧观察到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副消音器的说明图。图5B是由图5A中VB-VB线示出的切断部位处的剖视图。图5C是从第二端部侧观察到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副消音器的说明图。图5D是由图5C中VD-VD线示出的切断部位处的剖视图。图6A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排气系统、在该排气系统中产生气柱共振的范围、以及在该范围内产生的驻波的声压波腹以及波节的位置的说明图。图6B是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排气系统、在该排气系统中产生气柱共振的范围、以及在该范围内产生的驻波的声压波腹以及波节的位置的说明图。图7A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排气系统、在该排气系统中产生气柱共振的范围、以及在该范围内产生的驻波的声压波腹以及波节的位置的说明图。图7B是示出第九实施方式的排气系统、在该排气系统中产生气柱共振的范围、以及在该范围内产生的驻波的声压波腹以及波节的位置的说明图。图8A是示出第十实施方式的排气系统、在该排气系统中产生气柱共振的范围、以及在该范围内产生的驻波的声压波腹以及波节的位置的说明图。图8B是示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排气系统、在该排气系统中产生气柱共振的范围、以及在该范围内产生的驻波的声压波腹以及波节的位置的说明图。图8C是示出第十实施方式的排气系统的局部结构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图9A是从第二端部侧观察到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副消音器的说明图。图9B是由图9A中IXB-IXB线示出的切断部位处的剖视图。图9C是从第一端部侧观察到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副消音器的说明图。图9D是从第二端部侧观察到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副消音器的说明图。图9E是由图9D中IXE-IXE线示出的切断部位处的剖视图。图9F是从第一端部侧观察到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副消音器的说明图。图10A是从第二端部侧观察到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副消音器的说明图。图10B由是图10A中XB-XB线示出的切断部位处的剖视图。图10C是从第一端部侧观察到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副消音器的说明图。图10D是从第二端部侧观察到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副消音器的说明图。图10E由是图10D中XE-XE线示出的切断部位处的剖视图。图10F是从第一端部侧观察到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副消音器的说明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消音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内管,所述内管构成为管状;以及外管,所述外管构成为管状,且在所述外管的内周侧配置所述内管,从而由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一起构成双重管,并且作为所述双重管的一端的第一端部和作为所述双重管的另一端的第二端部中的任意一方与位于排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第一流路相连,且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另一方与位于排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第二流路相连,由此,可构成经由所述内管而使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相连的排气流路,所述消音器构成为,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空隙,且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具有开口,并且经由所述开口使所述空隙与所述排气流路相通,所述内管具有形状如下的部分,即,以所述外管的内周面的位置作为基准,使所述内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基准而靠向内周侧的位置,并且在该部分与所述外管的内周面之间构成有所述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21 JP PCT/JP2016/0517101.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内管,所述内管构成为管状;以及外管,所述外管构成为管状,且在所述外管的内周侧配置所述内管,从而由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一起构成双重管,并且作为所述双重管的一端的第一端部和作为所述双重管的另一端的第二端部中的任意一方与位于排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第一流路相连,且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另一方与位于排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第二流路相连,由此,可构成经由所述内管而使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相连的排气流路,所述消音器构成为,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空隙,且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具有开口,并且经由所述开口使所述空隙与所述排气流路相通,所述内管具有形状如下的部分,即,以所述外管的内周面的位置作为基准,使所述内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基准而靠向内周侧的位置,并且在该部分与所述外管的内周面之间构成有所述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野恒志贝沼克彦三浦岳広户市进之介多和田隼
申请(专利权)人: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