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及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34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源及显示模组。该背光源包括:胶框,形成有具有一开口的置放空间,其中所述置放空间的内部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多面体凸台;光学元件,开设有多边形通孔;其中,所述光学元件设置于所述置放空间中,所述多面体凸台穿设于所述多边形通孔,且所述多面体凸台的外侧面与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内壁面一一对应。该背光源中,光学元件通过多边形通孔与胶框内部的多面体凸台配合连接,多面体凸台的外侧面与多边形通孔的内壁面一一对应,利用多面体与相应多边形通孔的配合效果,用于达到对光学元件的定位目的,并避免光学元件产生转动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是指一种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发展,采用液晶屏的仪表、手表等的产品广泛受到消费者青睐,对应的圆形背光源的开发生产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圆形背光源的设计和生产中,由于背光源的圆形光学膜片的结构特点,圆形光学膜片材料在设备上定位困难,背光源组装过程中光学膜片容易搭在胶框上,从而造成组装不良;另外,圆形光学膜片在组装结构中还比较容易发生旋转,产生转动偏移,造成棱镜与cell搭配出现干涉纹。现有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在光学膜片和导光板上增加凸耳进行限位的方式,但该方式会使产品窄边框的设计要求受到限制,不能成为最好的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源及显示模组,无需采用凸耳限位方式,解决现有技术背光源中光学元件难以定位,且光学元件容易产生转动偏移的问题。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其中,包括:胶框,形成有具有一开口的置放空间,其中所述置放空间的内部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多面体凸台;光学元件,开设有多边形通孔;其中,所述光学元件设置于所述置放空间中,所述多面体凸台穿设于所述多边形通孔,且所述多面体凸台的外侧面与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内壁面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多面体凸台的每一外侧面与所述内底面之间的角度均大于90度。优选地,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多面体凸台包括四个外侧面,且每一外侧面与所述内底面之间的角度均相等。优选地,所述的背光源,其中,形成所述置放空间的内壁面包括围绕所述内底面至少一部分的环形曲面,其中所述环形曲面的中轴线与所述多面体凸台的中心线相重合。优选地,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内壁面形成为与所述多面体凸台的外侧面适配的斜面。优选地,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多面体凸台上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内底面。优选地,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光学元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的所述光学元件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置放空间中,所述多面体凸台穿设每一所述光学元件的多边形通孔,每一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内壁面与所述多面体凸台的外侧面一一对应,且相互贴合连接。优选地,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置放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内底面平行的第一阶梯面,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包括第一光学元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一部分搭接在所述第一阶梯面上。优选地,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置放空间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内底面平行的第二阶梯面,且所述第二阶梯面到所述内底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阶梯面到所述内底面的距离;其中,所述背光源还包括遮光材料层,所述遮光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置放空间中,且一部分搭接在所述第二阶梯面上。优选地,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与所述遮光材料层之间的第二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元件、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和所述遮光材料层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包括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包括上棱镜片、下棱镜片和扩散片。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其中,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背光源,光学元件通过多边形通孔与胶框内部的多面体凸台配合连接,多面体凸台的外侧面与多边形通孔的内壁面一一对应,利用多面体与相应多边形通孔的配合效果,用于达到对光学元件的定位目的,并避免光学元件产生转动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中,所述胶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中,所述胶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胶框A-A处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中,其中一光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各光学元件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的剖面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在胶框内部设置多面体凸台,背光源内的光学元件通过设置多边形通孔与多面体凸台配合连接,实现光学元件的定位,并避免光学元件产生转动偏移。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包括:胶框,形成有具有一开口的置放空间,其中所述置放空间的内部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多面体凸台;光学元件,开设有多边形通孔;其中,所述光学元件设置于所述置放空间中,所述多面体凸台穿设于所述多边形通孔,且所述多面体凸台的外侧面与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内壁面一一对应。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在胶框内部设置多面体凸台,背光源的光学元件内设置多边形通孔,光学元件通过多边形通孔与多面体凸台配合连接,多面体凸台的外侧面与多边形通孔的内壁面一一对应,利用多面体与相应多边形通孔的配合效果,用于达到对光学元件的定位目的,并避免光学元件产生转动偏移。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上述结构的背光源,无需采用凸耳实现光学元件的限位,可以使背光源的边缘部分宽度达到最小,以满足产品窄边框的设计要求。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中,具体地,胶框10形成有具有一开口111的置放空间11,其中置放空间11的内部与开口111相对的内底面112上设置有多面体凸台12。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根据图1和图2,胶框10形成置放空间11的内壁面包括围绕内底面112至少一部分的环形曲面113,使得置放空间11包括柱形空间部分,用于放置圆形光学元件,以组装形成圆形背光源。较佳地,多面体凸台12设置于内底面112的中心区域,且环形曲面113所围绕设置的中轴线与多面体凸台12的中心线相重合。较佳地,置放空间11的内底面112为一平面,多面体凸台12的中心线垂直于内底面112设置。另外,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多面体凸台12的每一外侧面121与内底面112之间的角度均大于90度,也即多面体凸台12的外侧面121形成为相对于内底面112倾斜的斜面,较佳地,每一外侧面121相对于内底面112之间的角度均相等,以便于胶框10的制造。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多面体凸台12包括四个外侧面121,可以理解的是,用于实现光学元件定位的多面体凸台12,所设置外侧面121的数量并不限于仅可以为四个,例如也可以为三个、六个等。另外,参阅图1至图3,较佳地,所述背光源中,置放空间11的内部设置有与内底面112平行的第一阶梯面114和第二阶梯面115,且第二阶梯面115到内底面11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阶梯面114到内底面112之间的距离。具体地,第二阶梯面115与环形曲面113相连接,第一阶梯面114形成为相对于第二阶梯面115延伸的部分,且第一阶梯面114和与环形曲面113相连接的曲面内壁116相连接,该曲面内壁116连接于内底面112与第一阶梯面114之间。较佳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形成有具有一开口的置放空间,其中所述置放空间的内部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多面体凸台;光学元件,开设有多边形通孔;其中,所述光学元件设置于所述置放空间中,所述多面体凸台穿设于所述多边形通孔,且所述多面体凸台的外侧面与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内壁面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形成有具有一开口的置放空间,其中所述置放空间的内部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多面体凸台;光学元件,开设有多边形通孔;其中,所述光学元件设置于所述置放空间中,所述多面体凸台穿设于所述多边形通孔,且所述多面体凸台的外侧面与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内壁面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面体凸台的每一外侧面与所述内底面之间的角度均大于9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面体凸台包括四个外侧面,且每一外侧面与所述内底面之间的角度均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置放空间的内壁面包括围绕所述内底面至少一部分的环形曲面,其中所述环形曲面的中轴线与所述多面体凸台的中心线相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内壁面形成为与所述多面体凸台的外侧面适配的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面体凸台上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内底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的所述光学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富翁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