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7318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三维自由度高的成型性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使用了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具有至少两张塑料基板和流体层,塑料基板中的至少一张是热收缩率满足5%以上且75%以下的热收缩性膜,所述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1)将一张塑料基板、流体层以及另一张塑料基板以该层叠顺序配置的配置工序;2)封闭流体层而制作二维流体单元的二维流体单元制作工序;以及3)加热二维流体单元而进行三维加工的三维加工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热收缩性膜使用于塑料基板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向各种各样的形态发展,轻量且能够弯曲的柔性显示器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使用于这种柔性显示器的液晶单元中,由于利用一直以来使用的玻璃基板很难响应轻量且能够弯曲的要求,因此作为玻璃基板的替代品对各种塑料基板进行了研究。并且,在室内装修、建材、车辆用途等中广泛利用使用了流动性液体的调光装置,在这些调光装置中也希望轻且能够弯曲的柔性,从而在这些用途中的基板中也作为玻璃基板的替代品要求塑料基板的实用化。根据这种状况,从各种各样的观点考虑,提出了形成轻且能够弯曲的塑料制流体、尤其是液晶单元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形成显示面板的塑料基板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区域内将显示面板保持成曲面形状的技术。并且,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将调光元件设为与三维曲面玻璃一致的形状时为了避免发生因变形应力引起的皱纹而在周缘端部形成切槽的技术。而且,专利文献3公开了通过设成如下工序来抑制产生电极的剥离或龟裂的技术,该工序是一边使包括具有非晶质状态的透明电极的塑料基板的显示单元弯曲,一边进行加热,从而使非晶质状态的透明电极结晶化的工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404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885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241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并且,最近不仅要求如上所述那样简单地弯曲,而且还要求将显示装置加工成衣服或眼镜等具有复杂的曲面的形状,或者要求将调光装置作为三维弯曲的自由成型体设置。然而,本专利技术人进行研究之后明确,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3,通过简单地弯曲的技术很难成型为复杂的曲面或三维弯曲的成型体,明确了通过专利文献2的技术也同样很难追随三维弯曲的成型体。因此,现实情况是很难得到实现了成型为复杂的曲面或三维弯曲的成型体的成型性(以下,称作“三维自由度高的成型性”。)的液晶单元。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三维自由度高的成型性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深入研究之后发现,能够提供通过利用热收缩性膜制作使用于流体单元的塑料基板来实现三维自由度高的成型性的三维流体单元。即,发现了能够通过以下结构实现上述课题。[1]一种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使用了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具有至少两张塑料基板和流体层,塑料基板中的至少一张是热收缩率满足5%以上且75%以下的热收缩性膜,所述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1)配置工序,将一张塑料基板、流体层、另一张塑料基板以该层叠顺序配置:2)二维流体单元制作工序,封闭流体层而制作二维流体单元;3)三维加工工序,加热二维流体单元而进行三维加工。[2]根据[1]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收缩性膜是未拉伸的热塑性树脂膜。[3]根据[1]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收缩性膜是拉伸超过0%且300%以下的热塑性树脂膜。[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塑料基板均为热收缩率满足5%以上且75%以下的热收缩性膜。[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三维加工工序是伴有塑料基板因加热产生的收缩的三维加工工序。[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至少一张塑料基板的收缩之后的厚度是10μm~500μm。[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流体是液晶组合物。[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二维流体单元制作工序中的流体层的封闭是通过以填充至少两张塑料基板的端部之间的间隙的方式配置密封材料而进行的封闭。[9]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二维流体单元制作工序中的流体层的封闭是通过热熔合至少两张塑料基板的端部而进行的封闭。[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配置工序是在一张塑料基板上配置流体层之后配置另一张塑料基板的配置工序。[11]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配置工序是将一张塑料基板与另一张塑料基板隔开间隙配置以后在其中间配置流体层的配置工序。[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配置工序在配置流体层时,在一张塑料基板以及另一张塑料基板中的至少一方或它们的间隙设置流体积存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实现了三维自由度高的成型性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中的三维加工工序的一例的示意图,是表示加热成型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中的三维加工工序的一例的示意图,是表示加热成型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中的三维加工工序的另一例的示意图,是表示加热成型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中的三维加工工序的另一例的示意图,是表示加热成型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A是用于说明塑料基板的边缘部和中央部的示意图。图3B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中的三维加工工序中使用了图3A所示的塑料基板的例子的示意图,是表示加热成型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C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中的三维加工工序中使用了图3A所示的塑料基板的例子的示意图,是表示加热成型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记载的构成要件有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记载于“~”的前后的数值作为下限值以及上限值包含的范围。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平行、正交并非指严格意义上的平行、正交,而是指平行或正交±5°的范围。<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使用了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具有至少两张塑料基板和流体层,塑料基板中的至少一张是热收缩率满足5%以上且75%以下的热收缩性膜,所述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1)配置工序,将一张塑料基板、流体层以及另一张塑料基板以该层叠顺序配置;2)二维流体单元制作工序,封闭流体层而制作二维流体单元;以及3)三维加工工序,加热二维流体单元而进行三维加工。〔塑料基板〕为了实现三维自由度高的成型性,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二维流体单元由塑料基板形成,而不是以往的玻璃基板。作为塑料基板,优选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优选光学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等优异的聚合物树脂。作为上述塑料基板中所含的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聚碳酸酯类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丙烯酸类聚合物;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等苯乙烯类聚合物等。并且,可以列举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降冰片烯类树脂、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类聚合物;氯乙烯类聚合物、尼龙或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类聚合物;亚酰胺类聚合物;砜类聚合物;聚醚砜类聚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使用了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具有至少两张塑料基板和流体层,所述塑料基板中的至少一张是热收缩率满足5%以上且75%以下的热收缩性膜,所述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1)配置工序,将一张所述塑料基板、流体层、另一张所述塑料基板以该层叠顺序配置;2)二维流体单元制作工序,封闭所述流体层而制作二维流体单元;3)三维加工工序,加热所述二维流体单元而进行三维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30 JP 2015-1950501.一种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使用了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具有至少两张塑料基板和流体层,所述塑料基板中的至少一张是热收缩率满足5%以上且75%以下的热收缩性膜,所述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1)配置工序,将一张所述塑料基板、流体层、另一张所述塑料基板以该层叠顺序配置;2)二维流体单元制作工序,封闭所述流体层而制作二维流体单元;3)三维加工工序,加热所述二维流体单元而进行三维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收缩性膜是未拉伸的热塑性树脂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收缩性膜是拉伸超过0%且300%以下的热塑性树脂膜。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塑料基板均为热收缩率满足5%以上且75%以下的热收缩性膜。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三维加工工序是伴有所述塑料基板因加热产生的收缩的三维加工工序。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流体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方纯一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