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6937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支撑装置,涉及电脑配件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底板、与底板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比第一支撑架短,底板上设置有支撑位,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可折叠安装于第一支撑板上,支撑位的位置与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架或第二支撑架对底板与第一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设定,收起时,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均收纳于第一支撑板内。这样,通过在第一支撑板上设置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在底板上设置支撑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该移动终端支撑装置进行多角度调节,该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内部结构简单,操作使用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配件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设备将越来越普及,特别是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优点,但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问题,是其最大的技术瓶颈,笔记本电脑的主体空间小,结构紧密,内部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排出,由于壳体的限制,一些热量就无法快速排出,后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各种型号的笔记本支撑架。但是,这些市场上所销售的笔记本支撑架大多做工粗糙,结构也复杂,不能调节角度,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笔记本支撑架大多做工粗糙,结构也复杂,不能调节角度,使用很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比所述第一支撑架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位,所述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可折叠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支撑位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架或所述第二支撑架对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设定,收起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均收纳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支撑架收纳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架收纳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纳槽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支撑架的第一卡持部以及用于固定第二支撑架的第二卡持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均为勾状的凸起。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位为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架或所述第二支撑架抵至于所述支撑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卡位部,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卡位部相适配的扣位部,所述卡位部卡置于所述扣位部。进一步地,所述扣位部包括向外凸出的第三容纳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容纳槽内的定位柱,所述卡位部为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卡至于所述第三容纳槽与所述定位柱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支撑移动终端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四容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收纳于所述第四容纳槽。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通过在第一支撑板上设置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在底板上设置支撑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该移动终端支撑装置进行多角度调节,该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内部结构简单,操作使用很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移动终端支撑装置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移动终端支撑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铰链机构爆炸示意图;图4为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安装于第一支撑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底板上的扣位部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第一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底板;11、支撑位;12、扣位部;121、第三容纳槽;122、定位柱;123、垫片;124、第六安装孔;13、第五通孔;20、第一支撑板;21、第一容纳槽;22、第二容纳槽;23、第一卡持部;24、第二卡持部;25、卡位部;26、第四容纳槽;27、第三安装孔;28、第四安装孔;29、挡杆;30、第一支撑架;40、第二支撑架;50、第二支撑板;51、圆柱形凸起;60、铰链机构;61、旋转轴;611、第一夹持腔;6111、第一通孔;6112、第二通孔;612、第二夹持腔;6121、第三通孔;6122、第四通孔;613、第五安装孔;62、第一插销;63、第二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0、第一支撑板20、第一支撑架30及第二支撑架40,第一支撑板20与底板10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架40比第一支撑架30短,底板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位11,第一支撑架30及第二支撑架40可折叠安装于第一支撑板20,支撑位11的位置与第一支撑架30及第二支撑架40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架30或第二支撑架40对底板10与第一支撑板20之间的角度进行设定,收起时,第一支撑架30与第二支撑架40均收纳于第一支撑板20内,底板10、第一支撑板20及第一支撑架30形成三角形结构,第一支撑架30可以抵在底板10上的不同支撑位11上,同时,底板10、第一支撑板20及第二支撑架40也形成三角形结构,通过选择不同的支撑位11及支撑架,进而调节该支撑装置的使用角度。第一支撑板20上设置两个第一凸起(图中未示出)及两个第二凸起(图中未示出),第一凸起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图中未示出),第二凸起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图中未示出),这四个安装孔在同一直线上,第一支撑架30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第一支撑架30上端的两个端口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孔连接,U形结构的第一支撑架30下端用于抵接支撑位11,第二支撑架40与第一支撑架30的结构相同,U形结构的第二支撑架40上端的两个端口与两个第二安装孔连接,U形结构的第二支撑架40下端用于抵接于支撑位11,第一支撑架30与第二支撑架40不能同时与支撑位11相抵接,即在使用该支撑装置时,第一支撑架30或第二支撑架40至多只有一个能够与支撑位11抵接。通过在第一支撑板20上设置第一支撑架30及第二支撑架40,在底板10上设置多个支撑位11,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该移动终端支撑装置进行多角度调节,该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内部结构简单,操作使用很方便。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板20与底板10之间通过铰链机构60进行连接,铰链机构60包括旋转轴61、第一插销62及第二插销63,第一支撑板20上还设置有第三凸起(图中未示出)及第四凸起(图中未示出),在第三凸起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7,第四凸起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28,旋转轴61两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夹持腔611及第二夹持腔612,在第一夹持腔611两侧设置有第一通孔6111及第二通孔6112,在第二夹持腔612两侧设置有第三通孔6121及第四通孔6122,第一插销6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6111、第三安装孔27及第二通孔6112,将旋转轴61一侧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0一侧上,第二插销63依次穿过第三通孔6121、第四安装孔28及第四通孔6122,将旋转轴61另一侧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0另一侧上,进而将旋转轴61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0上,使得旋转轴61可以绕第一插销62与第二插销63构成的轴线旋转。在旋转轴61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五安装孔613,底板10上设置有多个第五通孔13,多个螺钉贯穿第五通孔13后安装于第五安装孔613上,进而将旋转轴61固定于底板10上,旋转轴61将随底板10一起绕第一支撑板20转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板20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21,第一支撑架30收纳于第一容纳槽21中,避免第一支撑架30在第一支撑板20内乱摆放。作为优选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比所述第一支撑架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位,所述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可折叠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支撑位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架或所述第二支撑架对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设定,收起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均收纳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比所述第一支撑架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位,所述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可折叠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支撑位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架或所述第二支撑架对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设定,收起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均收纳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支撑架收纳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架收纳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