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6950 阅读:5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包括楼板和建筑外墙,还包括卫生间单元体和厨房单元体,楼板包括固定区域和可变大空间区域,楼板的固定区域设有与卫生间单元体和厨房单元体配合的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除固定设置卫生间单元体和厨房单元体的固定区域外,其余均为可变大空间区域,可根据需求将其自由分割成卧室、客厅、餐厅等,如通过内墙板灵活分隔,由此可以简化PC构件和减少结构墙、板、柱之间繁杂连接节点,减少构件数量,降低运输、吊装等工序费用,大幅降低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的建筑建造成本,提升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在建筑市场中的适应性和客户接受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工厂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兴起是我国建筑市场进入一个重要转型期的标志,相对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而言,装配式建筑的承重梁、结构柱、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主要构件都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方式进行建造实施,装配式建筑既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又可提升建筑的质量和性能,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现代化的建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化生产来替代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低效率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具有结构质量高、建造速度快、环境污染小、工程造价低等显著优势,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央有关部门专门发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文)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然而当下的PC装配式建筑方式的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在住宅建筑市场中并不占优势,其设计、生产、施工不成体系,市场推广难度大。具体表现为在目前以现浇为主的住宅建筑市场中并没有显现出优势,住宅户型空间狭小,空间变化多样性,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繁杂,加大了结构体系之间的相互制约,造成PC构件的多规格,这给运输、吊装等工序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大幅增加成本和影响工期,消减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增大推广的阻力。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如何提供一种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以简化构件和减少结构墙、板、柱之间繁杂连接节点,降低建造成本,提高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在建筑市场中的适应性和客户接受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以简化构件和减少结构墙、板、柱之间繁杂连接节点,降低建造成本,提高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在建筑市场中的适应性和客户接受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包括楼板和建筑外墙,还包括卫生间单元体和厨房单元体,所述楼板包括固定区域和可变大空间区域,所述楼板的固定区域设有与卫生间单元体和厨房单元体配合的插槽。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卫生间单元体和厨房单元体采用轻质材料制成。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包括外置式楼梯单元,建筑外墙与楼梯单元的连接处设有进出通道,由楼板和建筑外墙构成的多个楼层通过进出通道和楼梯单元相互连通。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楼板包括预制底板、以及横向凸设在预制底板上的负弯矩肋,所述预制底板和负弯矩肋均采用UHPC材料制成。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负弯矩肋的宽度与所述预制底板的宽度一致;和/或,所述负弯矩肋与所述预制底板一体制成。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设在预制底板上且与负弯矩肋连接的纵向肋,所述纵向肋采用UHPC材料制成。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负弯矩肋、所述预制底板与纵向肋一体制成。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设在预制底板上表面的混凝土顶板,混凝土顶板包覆预制底板上表面除负弯矩肋以外的区域,混凝土顶板的顶部与负弯矩肋的顶部平齐。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纵向肋的横截面呈倒“T”型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预制底板的厚度为3~5cm,经设计计算楼板厚度,然后经现场叠合施工后楼板跨度可达到8-9米,可按需形成理想的大空间。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楼板包括固定区域和可变大空间区域,所述楼板的固定区域设有与卫生间单元体和厨房单元体配合的插槽,除固定设置卫生间单元体和厨房单元体的固定区域外,其余均为可变大空间区域,客户可根据需求将其自由分割成卧室、客厅、餐厅等,如通过内墙板灵活分隔,由此可以简化PC构件和减少结构墙、板、柱之间繁杂连接节点,减少构件数量,降低运输、吊装等工序费用,大幅降低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的建筑建造成本,提升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在建筑市场中的适应性和客户接受度,客户可根据自身家庭结构、生活习惯、生活人数等需求自由组合户型。另外可以使用UHPC材料制造个性化、轻量化建筑外构件,如阳台、空调板等,使本技术的建筑外观独特、美观,达到美化环境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的第一楼层的鸟瞰图;图4是图1的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的第二楼层的鸟瞰图;图5是图1的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的第三楼层的鸟瞰图;图6是本技术的楼板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楼板2-建筑外墙3-卫生间单元体4-厨房单元体5-楼梯单元6-预制底板7-负弯矩肋8-纵向肋9-混凝土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叙述的便利,在此规定,下文中出现的横向和纵向分别与图6的标注一致,同时,沿横向的长度为宽。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包括楼板1和建筑外墙2,还包括卫生间单元体3和厨房单元体4,楼板1包括固定区域和可变大空间区域,楼板1的固定区域设有与卫生间单元体3和厨房单元体4配合的插槽。其中,建筑外墙2和楼板均为标准化件,建筑外墙2采用预制墙板,建筑外墙2多为带有保温层的钢筋混凝土复合板,也可用轻骨料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大孔混凝土等制成带有外饰面的墙板,建筑外墙2可根据计算分为预制剪力墙结构或预制框架结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可变大空间区域根据面积大小可以设置支撑立柱。由上述内容可知,本技术的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楼板1包括固定区域和可变大空间区域,楼板1的固定区域设有与卫生间单元体3和厨房单元体4配合的插槽,如图3所示,除固定设置卫生间单元体3和厨房单元体4的固定区域外,其余均为可变大空间区域,客户可根据需求将其自由分割成卧室、客厅、餐厅等,如通过内墙板灵活分隔,由此可以简化PC构件和减少结构墙、板、柱之间繁杂连接节点,减少构件数量,降低运输、吊装等工序费用,大幅降低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的建筑建造成本,提升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在建筑市场中的适应性和客户接受度,客户可根据自身家庭结构、生活习惯、生活人数等需求自由组合户型。另外可以使用UHPC材料制造个性化、轻量化建筑外构件,如阳台、空调板等,使本技术的建筑外观独特、美观,达到美化环境效果。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卫生间单元体3和厨房单元体4采用轻质材料制成。轻质材料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它以耐碱玻璃纤维作增强材,硫铝酸盐低碱度水泥为胶结材并掺入适宜集料构成基材,通过喷射、立模浇铸、挤出、流浆等工艺制成的新型无机复合材料,以取代石子、沙子等,具有防水、耐久特性,可以大大减轻重量。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包括楼板(1)和建筑外墙(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卫生间单元体(3)和厨房单元体(4),所述楼板(1)包括固定区域和可变大空间区域,所述楼板(1)的固定区域设有与卫生间单元体(3)和厨房单元体(4)配合的插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包括楼板(1)和建筑外墙(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卫生间单元体(3)和厨房单元体(4),所述楼板(1)包括固定区域和可变大空间区域,所述楼板(1)的固定区域设有与卫生间单元体(3)和厨房单元体(4)配合的插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间单元体(3)和厨房单元体(4)采用轻质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置式楼梯单元(5),建筑外墙(2)与楼梯单元(5)的连接处设有进出通道,由楼板(1)和建筑外墙(2)构成的多个楼层通过进出通道和楼梯单元(5)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1)包括预制底板(6)、以及横向凸设在预制底板(6)上的负弯矩肋(7),所述预制底板(6)和负弯矩肋(7)均采用UHPC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大空间装配式住宅楼,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水生谭立新周帅邓广俞准傅炎朝蓝成琦刘世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