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挖除桩间土的挖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597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挖除桩间土的挖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多个齿座和多个加长板,齿座固接于底板切削泥土的一端,加长板固接于底板,所述加长板沿齿座的方向延伸,超出齿座的端头。该挖斗可以高效挖除桩间横向土,节约机械和人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挖除桩间土的挖斗
本技术涉及一种挖掘机,特别涉及一种挖斗。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目前,在建筑地基施工中,经常采用CFG桩或管桩的方法加固地基,桩基施工完成后,需要挖除部分桩间土1。由于挖土时,相邻两根桩体2的间距较小,一般仅有1.5~2.5m,而且桩体2不能被挖机的挖斗刚性碰触,否则会造成损坏,所以开挖时,需将挖机摆在两排桩的正中间,边倒退边开挖,逐条纵向开挖。因为位于两排桩中间的纵向土与挖机的机臂回勾方向位于一条线,所以容易挖除,但是每排桩相邻两根桩之间的横向土3则难以挖除。如图2所示,挖斗伸入横向两根桩体2中间后,活动空间小,回勾动作容易碰到桩体2。现有技术中解决办法有三种,一种是人工清除横向土3,二是改用小型号挖斗以便挖斗在横向两根桩体2中间进行开挖,三是用另一台挖机摆在横向两排桩的正中间开挖横向土3,前两种方法挖土效率低,后一种方法需增加一台挖机,挖土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挖除桩间土的挖斗,该挖斗可以高效挖除桩间横向土,节约机械和人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挖除桩间土的挖斗,包括底板、多个齿座和多个加长板,齿座固接于底板切削泥土的一端,加长板固接于底板,所述加长板沿齿座的方向延伸,超出齿座的端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挖斗在开挖两根桩体之间的横向土时,不必将整个挖斗放入桩体之间,加长板的切削部即可对横向土进行开挖,减小了对桩体造成碰触损坏的可能;对于两根桩体之间更深位置的横向土的开挖,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将加长板竖直插入横向土中,然后挖斗横向摆动,将横向土带离两根桩体中间位置,最后用挖斗纵向开挖被带出的横向土并外弃,因此,该挖斗可以高效挖除桩间横向土,节约机械和人工。作为优选地,加长板包括切削部,切削部位于远离齿座的方向,切削部为刀片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长板更容易对泥土进行切削,提高了挖土效率。作为优选地,加长板还包括加宽部,加宽部位于加长板远离切削部的一端,所述加宽部用螺栓固定于底板的外侧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加长板与底板的可拆卸连接,同时加宽部使加长板与底板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以便增加两个螺栓之间的距离,使加长板和底板的连接更加牢固。作为优选地,每块加长板对应齿座的位置垂直固接有两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布于齿座的两侧;每个齿座还包括穿通其内部的水平销孔,连接板上设有与水平销孔对应的通孔,所述连接板与齿座用销钉穿孔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与齿座的连接,进一步加强了加长板与挖斗的连接,加长板工作时长得到提高。作为优选地,加长板超出齿座端头部分的上表面垂直固接有肋刃,所述肋刃远离加长板的端面为刀片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肋刃不仅起到了加固加长板的作用,而且方便更好地对泥土进行切割,提高了挖斗的开挖效率。作为优选地,加长板、连接板和肋刃为一体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方便了加长板的安装,而且加长板更加耐用。作为优选地,加长板超出齿座端头的长度为30~50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满足了开挖横向土的要求,也不会因加长板太长而被折断,影响开挖效率。作为优选地,还包括两块侧板,所述侧板固接于底板两侧的上表面,侧板的外侧面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外侧表面固接有多根钢绞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绞线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在不损坏桩体质量的情况下,对桩体的附着泥土进行有效清理。作为优选地,钢绞线由多根钢丝相互缠绕而成,为防止钢绞线自身多根钢丝松散开叉,每根钢绞线用铁丝至少绑扎一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因钢绞线的钢丝松散而造成钢绞线的韧性的减弱,提高了钢绞线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地,钢绞线长度为7~20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挖斗侧板可以与桩体保持一定距离,减小因挖斗碰触桩体对桩体造成损伤;钢绞线越长韧性越低,韧性低的钢绞线失去了清理附着泥土的功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挖斗可以高效挖除桩间土,特别是可高效挖除桩间横向土,节约机械和人工;2、增加加长板后,挖斗可以不用整体伸入两根桩中间即可挖除横向桩间土,挖斗与桩体中间更容易保持一定距离,减小了挖斗对桩体碰触造成桩体损坏的可能;3、增加的肋刃可以更好地切削泥土,进一步提高了挖土效率;4、增加的钢绞线可以在保证不损坏桩体质量的前提下清理桩体周围的附着泥土,进一步节省了人工。附图说明图1是挖机开挖桩间土工作示意图;图2是挖斗开挖桩间横向土工作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工作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挖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重点突出挖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三中挖斗清除桩体附着泥土工作示意图。图中,1、桩间土;2、桩体;21、附着泥土;3、横向土;4、底板;5、齿座;51、水平销孔;6、加长板;61、切削部;62、加宽部;63、螺栓;64、弧形板;7、连接板;71、通孔;72、销钉;8、肋刃;9、侧板;10、固定板;11、钢绞线;112、钢丝;12、铁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挖除桩间土的挖斗,包括底板4、多个齿座5和多个加长板6,齿座5固接于底板4切削泥土的一端;多个加长板6焊接于底板4的内侧表面,并沿齿座5的方向延伸,超出齿座5的端头30cm;为方便切削泥土,加长板6包括切削部61,切削部61位于远离齿座5的方向,切削部61为刀片状。工作过程:挖斗在开挖两根桩体2之间的横向土3时(参考图1),不必将整个挖斗放入桩体2之间,加长板6的切削部61即可对横向土3进行开挖,减小了对桩体2造成碰触损坏的可能。对于两根桩体2之间更深位置的横向土3的开挖,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将加长板6竖直插入横向土3中,然后挖斗横向摆动,将横向土3带离两根桩体2中间位置,最后用挖斗纵向开挖被带出的横向土3并外弃。实施例二:如图4和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加长板6还包括加宽部62,加宽部62位于加长板6远离切削部61的一端,加宽部62用多个螺栓63固定于底板4的外侧表面。加宽部62使加长板6与底板4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以便增加两个螺栓63之间的距离,使加长板6和底板4的连接更加牢固。此外,加宽部62与加长板6未加宽的部分采用弧形板64连接过渡。每块加长板6对应齿座5的位置垂直焊接两块连接板7,两块连接板7分别位于齿座5的两侧;每个齿座5还包括穿通其内部的水平销孔51(参考图3),连接板上设有与水平销孔51对应的通孔71,连接板7与齿座5用销钉72穿孔连接。加长板6超出齿座5端头部分的长度为50cm,该段加长板6的上表面垂直固接有肋刃8,肋刃8起到了加固加长板6的作用,使加长板6不容易被折断;肋刃8远离加长板6的端面为刀片状,方便更好地对泥土进行切割,提高开挖效率。为了方便加工和安装,加长板6、连接板7和肋刃8为一体成型。工作过程:将多个带有连接板7和肋刃8的加长板6用螺栓63和销钉72固定连接在底板6和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挖除桩间土的挖斗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挖除桩间土的挖斗,包括底板(4)和多个齿座(5),齿座(5)固接于底板(4)切削泥土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于底板(4)的多个加长板(6),所述加长板(6)沿齿座(5)的方向延伸,超出齿座(5)的端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挖除桩间土的挖斗,包括底板(4)和多个齿座(5),齿座(5)固接于底板(4)切削泥土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于底板(4)的多个加长板(6),所述加长板(6)沿齿座(5)的方向延伸,超出齿座(5)的端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挖除桩间土的挖斗,其特征在于:加长板(6)包括切削部(61),切削部(61)位于远离齿座(5)的方向,切削部(61)为刀片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挖除桩间土的挖斗,其特征在于:加长板(6)还包括加宽部(62),加宽部(62)位于加长板(6)远离切削部(61)的一端,所述加宽部(62)用螺栓固定于底板(4)的外侧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挖除桩间土的挖斗,其特征在于:每块加长板(6)对应齿座(5)的位置垂直固接有两块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分布于齿座(5)的两侧;每个齿座(5)还包括穿通其内部的水平销孔(51),连接板(7)上设有与水平销孔(51)对应的通孔(71),所述连接板(7)与齿座(5)用销钉(72)穿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悦孙世立张雪冉茂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易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