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5376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装置,包括搅拌合成釜,所述搅拌合成釜内安装有加热丝,所述搅拌合成釜上端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合成釜左端安装有丙酮加料装置,所述丙酮加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第三管体另一端安装有丙酮收集装置,所述丙酮收集装置包括丙酮收集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搅拌合成釜左端安装有丙酮加料装置,丙酮加料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右端安装有第一管体一端,第一管体上安装有丙酮泵,丙酮泵右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使丙酮能够方便的加入自行控制加入的量,通过第三管体另一端安装有丙酮收集装置,使丙酮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A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resin synthesis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resin synthesis device, including a stirring synthetic kettle, which is installed with a heating wire. The upper end of the stirring synthetic kettle is equipped with a stirring device,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stirring synthetic kettle is equipped with a acetone feeding device, and the acetone feeding device includes a box and the third tube. A acetone collection device is install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body, and the acetone collection device includes a acetone collecting kettl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a acetone feed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left end of the stirring synthetic kettle, the acetone feeding device includes a box, the right end of the box is installed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tube body, and the first tube is on the right side. The installation of acetone pump, the right end of the acetone pump installed with second one-way valves, so that acetone can easily join the amount of self-control added, through the other end of the third tube installation of acetone collection device, the use of acetone to recycle, save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
,具体为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应用已由皮革涂饰剂不断扩展到涂料、黏合剂等领域,正在逐步占领溶剂型聚氨酯的市场,代表着涂料、黏合剂的发展方向,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合成装置亟待创新,但由于目前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装置不够自动化生产效率低,产品一体化装置少,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装置,包括搅拌合成釜,所述搅拌合成釜内安装有加热丝,所述搅拌合成釜上端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安装有电动机,所述转轴安装于轴承内,所述轴承安装于搅拌合成釜上端,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第一搅拌棒,所述第一搅拌棒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搅拌棒上均安装有第一搅拌叶,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搅拌叶上均安装有第二搅拌叶,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第三搅拌棒,所述第三搅拌棒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搅拌棒上均安装有第三搅拌叶,所述转轴下端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安装于搅拌合成釜内部下端,所述搅拌合成釜上端安装有加料釜,所述加料釜下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搅拌合成釜左端安装有丙酮加料装置,所述丙酮加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右端安装有第一管体一端,所述第一管体上安装有丙酮泵,所述丙酮泵右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管体另一端安装于搅拌合成釜内,所述丙酮加料装置上端安装有第三管体一端,所述第三管体上安装有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三管体另一端安装有丙酮收集装置,所述丙酮收集装置包括丙酮收集釜,所述丙酮收集釜右端安装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上安装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管体右端有丙酮收所集口,所述丙酮收集口安装于搅拌合成釜内,所述搅拌合成釜右端下部安装有高速分散装置,所述高速分散装置包括高速分散机,所述高速分散机所述高速分散机上端安装有第四管体一端,所述第四管体另一端安装于搅拌合成釜内,所述第四管体上安装有第一输料泵,所述第四管体上安装有第五单向阀,所述高速分散机右端安装有第五管体一端,所述第五管体上安装有第二输料泵,所述第五管体上安装有第六单向阀,所述第五管体另一端安装有存料装置,所述存料装置包括存料釜,所述存料釜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存料釜下端安装有阀门,所述存料釜右端安装有第六管体一端,所述第六管体上安装有溶剂回收泵,所述第六管体上安装有第七单向阀,所述第六管体另一端安装于溶剂回收罐内。优选的,所述搅拌合成釜外安装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加料釜上端安装有保温盖。优选的,所述溶剂回收罐内安装有制冷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轴上安装有第一搅拌棒,第一搅拌棒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搅拌棒上均安装有第一搅拌叶,转轴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第二搅拌叶数量为两个,第二搅拌叶上均安装有第二搅拌叶,转轴上安装有第三搅拌棒,第三搅拌棒数量为两个,第三搅拌棒上均安装有第三搅拌叶,使搅拌更加均匀,通过搅拌合成釜左端安装有丙酮加料装置,丙酮加料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右端安装有第一管体一端,第一管体上安装有丙酮泵,丙酮泵右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使丙酮能够方便的加入自行控制加入的量,通过第三管体另一端安装有丙酮收集装置,丙酮收集装置包括丙酮收集釜,使丙酮循环使用,节约资源,通过第五管体另一端安装有存料装置,存料装置包括存料釜,存料釜下端开设有出料口,存料釜下端安装有阀门,使合成的料能够放置储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中:1、搅拌合成釜,2、加热丝,3、搅拌装置,31、电动机,32、转轴,33、轴承,34、第一搅拌棒,341、第一搅拌叶,35、第二搅拌棒,351、第二搅拌叶,36、第三搅拌棒,361、第三搅拌叶,37、套筒,4、加料釜,41、保温盖,42、第一单向阀,5、丙酮加料装置,51、箱体,52、丙酮泵,53、第二单向阀,54、第一管体,6、丙酮收集装置,61、丙酮收集釜,62、第三单向阀,63、第二管体,64、丙酮收集口,65、第三管体,66、第四单向阀,7、高速分散装置,71、高速分散机,72、第四管体,73、第一输料泵,74、第五单向阀,75、第二输料泵,8、存料装置,81、存料釜,811、出料口,82、阀门,83、第五管体,84、第六单向阀,9、溶剂回收装置,91、溶剂回收罐,92、制冷棒,93、第六管体,94、第七单向阀,95、溶剂回收泵,10、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装置,包括搅拌合成釜1,所述搅拌合成釜1内安装有加热丝2,所述搅拌合成釜1上端安装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转轴32,所述转轴32上端安装有电动机31,所述转轴32安装于轴承33内,所述轴承33安装于搅拌合成釜1上端,所述转轴32上安装有第一搅拌棒34,所述第一搅拌棒34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搅拌棒34上均安装有第一搅拌叶341,所述转轴32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叶351,所述第二搅拌叶351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搅拌叶351上均安装有第二搅拌叶351,所述转轴32上安装有第三搅拌棒36,所述第三搅拌棒36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搅拌棒36上均安装有第三搅拌叶361,使搅拌更加均匀,所述转轴32下端安装有套筒37,所述套筒37安装于搅拌合成釜1内部下端,所述搅拌合成釜1上端安装有加料釜4,所述加料釜4下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42;所述搅拌合成釜1左端安装有丙酮加料装置5,所述丙酮加料装置5包括箱体51,所述箱体51右端安装有第一管体54一端,所述第一管体54上安装有丙酮泵52,所述丙酮泵52右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53,使丙酮能够方便的加入,自行控制加入的量,所述第一管体54另一端安装于搅拌合成釜1内,所述丙酮加料装置5上端安装有第三管体65一端,所述第三管体65上安装有第四单向阀66,所述第三管体65另一端安装有丙酮收集装置6,所述丙酮收集装置6包括丙酮收集釜61,使丙酮循环使用,节约资源,所述丙酮收集釜61右端安装有第二管体63,所述第二管体63上安装有第三单向阀62,所述第二管体63右端有丙酮收所集口64,所述丙酮收集口64安装于搅拌合成釜1内,所述搅拌合成釜1右端下部安装有高速分散装置7,所述高速分散装置7包括高速分散机71,所述高速分散机71所述高速分散机71上端安装有第四管体72一端,所述第四管体72另一端安装于搅拌合成釜1内,所述第四管体72上安装有第一输料泵73,所述第四管体72上安装有第五单向阀74,所述高速分散机71右端安装有第五管体83一端,所述第五管体83上安装有第二输料泵75,所述第五管体83上安装有第六单向阀84,所述第五管体83另一端安装有存料装置8,所述存料装置8包括存料釜81,所述存料釜81下端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装置,包括搅拌合成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合成釜(1)内安装有加热丝(2),所述搅拌合成釜(1)上端安装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转轴(32),所述转轴(32)上端安装有电动机(31),所述转轴(32)安装于轴承(33)内,所述轴承(33)安装于搅拌合成釜(1)上端,所述转轴(32)上安装有第一搅拌棒(34),所述第一搅拌棒(34)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搅拌棒(34)上均安装有第一搅拌叶(341),所述转轴(32)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叶(351),所述第二搅拌叶(351)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搅拌叶(351)上均安装有第二搅拌叶(351),所述转轴(32)上安装有第三搅拌棒(36),所述第三搅拌棒(36)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搅拌棒(36)上均安装有第三搅拌叶(361),所述转轴(32)下端安装有套筒(37),所述套筒(37)安装于搅拌合成釜(1)内部下端,所述搅拌合成釜(1)上端安装有加料釜(4),所述加料釜(4)下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42);所述搅拌合成釜(1)左端安装有丙酮加料装置(5),所述丙酮加料装置(5)包括箱体(51),所述箱体(51)右端安装有第一管体(54)一端,所述第一管体(54)上安装有丙酮泵(52),所述丙酮泵(52)右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53),所述第一管体(54)另一端安装于搅拌合成釜(1)内,所述丙酮加料装置(5)上端安装有第三管体(65)一端,所述第三管体(65)上安装有第四单向阀(66),所述第三管体(65)另一端安装有丙酮收集装置(6),所述丙酮收集装置(6)包括丙酮收集釜(61),所述丙酮收集釜(61)右端安装有第二管体(63),所述第二管体(63)上安装有第三单向阀(62),所述第二管体(63)右端有丙酮收所集口(64),所述丙酮收集口(64)安装于搅拌合成釜(1)内,所述搅拌合成釜(1)右端下部安装有高速分散装置(7),所述高速分散装置(7)包括高速分散机(71),所述高速分散机(71)所述高速分散机(71)上端安装有第四管体(72)一端,所述第四管体(72)另一端安装于搅拌合成釜(1)内,所述第四管体(72)上安装有第一输料泵(73),所述第四管体(72)上安装有第五单向阀(74),所述高速分散机(71)右端安装有第五管体(83)一端,所述第五管体(83)上安装有第二输料泵(75),所述第五管体(83)上安装有第六单向阀(84),所述第五管体(83)另一端安装有存料装置(8),所述存料装置(8)包括存料釜(81),所述存料釜(81)下端开设有出料口(811),所述存料釜(81)下端安装有阀门(82),所述存料釜(81)右端安装有第六管体(93)一端,所述第六管体(93)上安装有溶剂回收泵(95),所述第六管体(93)上安装有第七单向阀(94),所述第六管体(93)另一端安装于溶剂回收罐(9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装置,包括搅拌合成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合成釜(1)内安装有加热丝(2),所述搅拌合成釜(1)上端安装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转轴(32),所述转轴(32)上端安装有电动机(31),所述转轴(32)安装于轴承(33)内,所述轴承(33)安装于搅拌合成釜(1)上端,所述转轴(32)上安装有第一搅拌棒(34),所述第一搅拌棒(34)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搅拌棒(34)上均安装有第一搅拌叶(341),所述转轴(32)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叶(351),所述第二搅拌叶(351)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搅拌叶(351)上均安装有第二搅拌叶(351),所述转轴(32)上安装有第三搅拌棒(36),所述第三搅拌棒(36)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搅拌棒(36)上均安装有第三搅拌叶(361),所述转轴(32)下端安装有套筒(37),所述套筒(37)安装于搅拌合成釜(1)内部下端,所述搅拌合成釜(1)上端安装有加料釜(4),所述加料釜(4)下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42);所述搅拌合成釜(1)左端安装有丙酮加料装置(5),所述丙酮加料装置(5)包括箱体(51),所述箱体(51)右端安装有第一管体(54)一端,所述第一管体(54)上安装有丙酮泵(52),所述丙酮泵(52)右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53),所述第一管体(54)另一端安装于搅拌合成釜(1)内,所述丙酮加料装置(5)上端安装有第三管体(65)一端,所述第三管体(65)上安装有第四单向阀(66),所述第三管体(65)另一端安装有丙酮收集装置(6),所述丙酮收集装置(6)包括丙酮收集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金丰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