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承陀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26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轴承陀螺,包括:陀螺芯、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陀螺外壳、第二陀螺外壳、第一陀螺尖和第二陀螺尖,所述陀螺芯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旋转块和所述第二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一陀螺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外圈,所述第一陀螺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陀螺外壳,所述第二陀螺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外圈,所述第二陀螺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陀螺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陀螺既可以实现在平面物体上旋转,也可以实现在手中旋转,结构简单,娱乐性强。

A double bearing gyrosco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bearing gyroscope, which comprises a gyroscope core, a first rotating block, a second rotating block, a first bearing, a second bearing, a first gyro shell, a second gyro shell, a first gyro tip and a second gyro tip, which are fixed by the first rotating block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block respectively. The inner ring of the first bearing and the inner ring of the second bearing are connected to the first bearing outer ring fixed with the first gyro tip fixed to the first gyro shell, the second gyro shell is fixed to the second bearing outer ring fixed, and the second gyro tip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The gyro shell. The gyro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rotate on the flat object, but also rotate in the hands.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entertainment is str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承陀螺
本技术涉及陀螺,具体涉及一种双轴承陀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陀螺玩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固定轴式陀螺,通过固定轴的旋转带动整个陀螺的旋转,这种陀螺的娱乐性较低,只能放置在平面物体上旋转,一旦拿起,陀螺将不再转动。另一种为轴承式陀螺,将一个轴承的内圈套在一个轴芯,轴承外圈与陀螺外壳连接,这种轴承式陀螺只能拿在手上娱乐,例如食指和拇指按住轴芯,中指拨动陀螺外壳实现旋转,娱乐性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承陀螺,既可以放置在平面物体上旋转,也可以拿在手中旋转,提高了陀螺的娱乐性,且结构简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轴承陀螺,包括:陀螺芯、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陀螺外壳、第二陀螺外壳、第一陀螺尖和第二陀螺尖,所述陀螺芯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旋转块和所述第二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一陀螺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外圈,所述第一陀螺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陀螺外壳,所述第二陀螺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外圈,所述第二陀螺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陀螺外壳。具体的,所述第一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二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具体的,所述第一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所述第二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具体的,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为滚珠轴承或滚子轴承。具体的,若干齿柱沿所述陀螺芯的轴线方向环形排列在所述所述陀螺芯表面,使所述陀螺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齿轮状结构。具体的,还包括胶圈,所述胶圈环套在所述陀螺芯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陀螺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轴承陀螺。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佳清楚、明确,以下参考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一种双轴承陀螺,包括:陀螺芯1、第一旋转块3、第二旋转块7、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8、第一陀螺外壳5、第二陀螺外壳9、第一陀螺尖6和第二陀螺尖10,陀螺芯1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旋转块3和第二旋转块7固定连接第一轴承4的内圈和第二轴承8的内圈,而第一陀螺外壳5固定连接第一轴承4的外圈,第一陀螺尖6固定连接第一陀螺外壳6,第二陀螺外壳9固定连接第二轴承8的外圈,第二陀螺尖6固定连接第二陀螺外壳9。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8可以是滚珠轴承,也可以是滚子轴承,还可以是其他可以实现内圈和外圈传动的轴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块3固定连接第一轴承4的内圈,第二旋转块7固定连接第二轴承8的内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块3也可以固定连接第一轴承4的外圈,第二旋转块7固定连接第二轴承8的外圈。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可以将上述的连接方式进行一些简单的组合,例如第一旋转块3固定连接第一轴承4的内圈,第二旋转块7固定连接第二轴承8的外圈;或者第一旋转块3固定连接第一轴承4的外圈,第二旋转块7固定连接第二轴承8的内圈。为了提高陀螺旋转的速率,可以将若干齿柱11沿所述陀螺芯的轴线方向环形排列在所述所述陀螺芯表面,使所述陀螺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齿轮状结构。这样可以使用带有相同齿柱的拉线与陀螺芯配合,提高陀螺芯的转动速率,从而带动整个陀螺的旋转速率上升。在陀螺芯的表面还可以环套胶圈,一方面实现对拉线的限位,另一方面可以将胶圈与旋转块接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这样的接触可以控制旋转块的转动速率。本技术的陀螺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拉线环绕陀螺芯,拉动拉线将带动陀螺芯运动,由于陀螺芯的两端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因此陀螺芯将沿其轴线高速旋转。当采用旋转块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这种结构时,如果用手握住陀螺外壳,则只出现陀螺芯带动旋转块高速旋转,如果将陀螺放置在平面物体上,由于存在摩擦,高速旋转的陀螺芯带动旋转块和轴承内圈的同时,轴承的外圈也会跟随旋转,从而带动陀螺外壳和陀螺尖旋转,实现整体旋转。当采用旋转块与轴承外圈固定连接这种结构时,如果用手握住陀螺外壳,则只出现陀螺芯高速旋转,如果放置在平面物体上,整个陀螺也会实现旋转。当采用两个旋转块与轴承外圈其他连接方式的结构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的工作原理,在不付出劳动创造的前提下就可以得到工作状态,此处不再赘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轴承陀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轴承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陀螺芯、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陀螺外壳、第二陀螺外壳、第一陀螺尖和第二陀螺尖,所述陀螺芯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旋转块和所述第二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一陀螺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外圈,所述第一陀螺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陀螺外壳,所述第二陀螺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外圈,所述第二陀螺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陀螺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承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陀螺芯、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陀螺外壳、第二陀螺外壳、第一陀螺尖和第二陀螺尖,所述陀螺芯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旋转块和所述第二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一陀螺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外圈,所述第一陀螺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陀螺外壳,所述第二陀螺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外圈,所述第二陀螺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陀螺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旭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神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