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娟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5246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训练箱,所述第一训练箱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第一训练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训练箱,所述第一训练箱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第一训练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气孔、支撑杆、第一固定板、第一通气垫、连接杆、通孔、第二固定板、第二通气垫、出气孔、贯穿管、训练板、密封板、通气管和吹气罩,训练器结构新颖,乐趣性较高,不需要将吹气罩取下就能够进行多次的呼吸训练,因此大大方便了训练器的使用,不会使使用者感到疲劳,因此有效的提高了呼吸训练的效果,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A breathing training device for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eathing training device for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including a first training box.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training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leg. The top of the first training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training box,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train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air hole, and the number of the inlet air holes is quite a few. In the four, the two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irst training box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By setting an air hole, a supporting rod, a first fixed plate, a first pass air cushion, a connecting rod, a through hole, a second fixed plate, a second air cushion, an air vent, a running pipe, a training board, a seal plate, a ventilation pipe and a blowing cover, the trainer has a novel structure and has a high fun, and it does not need to be taken off the blowout cover.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 of the trainer, so it will not make the user feel tired, so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breathing training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训练分为吸气训练和呼气训练两种:吸气是一种主动过程,其须要靠主动收缩使胸腔扩大,使肺内压力降低;当肺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时,空气便会吸入肺中,而呼气的机理与吸气一样是因为压力差的缘故,但呼气是因为肺内压力大过于大气压,呼吸训练对于体内气体交换的效率,有显著的帮助,然而传统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而且使用不方便,每一次呼吸训练后都需要重新吸气,然后进行下一次训练,这种方式不仅容易使使用者感到疲劳,而且降低了呼吸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具备训练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而且使用不方便,每一次呼吸训练后都需要重新吸气,然后进行下一次训练,这种方式不仅容易使使用者感到疲劳,而且降低了呼吸训练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训练箱,所述第一训练箱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第一训练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训练箱,所述第一训练箱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第一训练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通气垫,所述第一通气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训练箱的顶部和支撑腿的底部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贯穿至支撑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通气垫,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支撑腿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贯穿杆,所述支撑腿的顶部设置有训练板,两个贯穿杆的顶部均贯穿至训练板的顶部,所述第一训练箱和支撑腿内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通气垫和第二通气垫相适配的密封板,所述第一训练箱右侧的顶部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右端连通有吹气罩。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横截面积大于支撑腿的横截面积,所述支撑块的底部粗糙。优选的,所述第一训练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进气孔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延伸至限位孔的内腔并与限位孔内腔的顶部接触。优选的,所述贯穿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贯穿杆相适配的连接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气孔、支撑杆、第一固定板、第一通气垫、连接杆、通孔、第二固定板、第二通气垫、出气孔、贯穿管、训练板、密封板、通气管和吹气罩,训练器结构新颖,乐趣性较高,不需要将吹气罩取下就能够进行多次的呼吸训练,因此大大方便了训练器的使用,不会使使用者感到疲劳,因此有效的提高了呼吸训练的效果,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2、本技术通过支撑块的设置能够增加装置与支撑面的摩擦力,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装置随意滑动问题的出现,通过过滤网的设置能够对第一训练箱的底部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了杂物进入第一训练箱的内腔,甚至被使用者吸入鼻腔问题的出现,通过限位杆的设置能够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小训练板的数量,根据需要改变训练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贯穿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训练箱、2支撑腿、3第二训练箱、4进气孔、5支撑杆、6第一固定板、7第一通气垫、8连接杆、9通孔、10第二固定板、11第二通气垫、12出气孔、13贯穿杆、14训练板、15密封板、16支撑块、17通气管、18吹气罩、19过滤网、20限位孔、21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训练箱1,第一训练箱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支撑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6,支撑块16的横截面积大于支撑腿2的横截面积,支撑块16的底部粗糙,通过支撑块16的设置能够增加装置与支撑面的摩擦力,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装置随意滑动问题的出现,第一训练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训练箱3,第一训练箱1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4,第一训练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过滤网19位于进气孔4的底部,通过过滤网19的设置能够对第一训练箱1的底部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了杂物进入第一训练箱1的内腔,甚至被使用者吸入鼻腔问题的出现,进气孔4的数量不少于四个,第一训练箱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第一固定板6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20,支撑杆5的顶部延伸至限位孔20的内腔并与限位孔20内腔的顶部接触,第一固定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通气垫7,第一通气垫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第一训练箱1的顶部和支撑腿2的底部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9,连接杆8的顶部贯穿至支撑腿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通气垫11,支撑腿2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12,出气孔12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支撑腿2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贯穿杆13,贯穿杆1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杆21,限位杆2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贯穿杆13相适配的连接套,通过限位杆21的设置能够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小训练板14的数量,根据需要改变训练的强度,支撑腿2的顶部设置有训练板14,两个贯穿杆13的顶部均贯穿至训练板14的顶部,第一训练箱1和支撑腿2内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通气垫7和第二通气垫11相适配的密封板15,第一训练箱1右侧的顶部连通有通气管17,通气管17的右端连通有吹气罩18,通过设置进气孔4、支撑杆5、第一固定板6、第一通气垫7、连接杆8、通孔9、第二固定板10、第二通气垫11、出气孔12、贯穿管13、训练板14、密封板15、通气管17和吹气罩18,训练器结构新颖,乐趣性较高,不需要将吹气罩18取下就能够进行多次的呼吸训练,因此大大方便了训练器的使用,不会使使用者感到疲劳,因此有效的提高了呼吸训练的效果,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使用时,首先将一定数量的训练板14套设在贯穿杆13的表面,然后使用者通过向吹气罩18吹气,气体会通过通气管17进入第一训练箱1的内腔,然会气体会通过通孔9对第二通气垫11进行挤压,而且第一通气垫7会对密封板15进行挤压,那么气体就会进入第一训练箱1的内腔,气体通过出气孔12对训练板14进行吹动,然后记录训练板14上升的高度,然后使用者直接吸气,然后再次吹气,多次重复,就可以进行有效的训练,而且增加了训练额乐趣性。综上所述:该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通过设置进气孔4、支撑杆5、第一固定板6、第一通气垫7、连接杆8、通孔9、第二固定板10、第二通气垫11、出气孔12、贯穿管13、训练板14、密封板15、通气管17和吹气罩18,解决了传统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而且使用不方便,每一次呼吸训练后都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训练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训练箱(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第一训练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训练箱(3),所述第一训练箱(1)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4),所述进气孔(4)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第一训练箱(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通气垫(7),所述第一通气垫(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第一训练箱(1)的顶部和支撑腿(2)的底部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9),所述连接杆(8)的顶部贯穿至支撑腿(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0),所述第二固定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通气垫(11),所述支撑腿(2)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12),所述出气孔(12)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支撑腿(2)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贯穿杆(13),所述支撑腿(2)的顶部设置有训练板(14),两个贯穿杆(13)的顶部均贯穿至训练板(14)的顶部,所述第一训练箱(1)和支撑腿(2)内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通气垫(7)和第二通气垫(11)相适配的密封板(15),所述第一训练箱(1)右侧的顶部连通有通气管(17),所述通气管(17)的右端连通有吹气罩(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训练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训练箱(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第一训练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训练箱(3),所述第一训练箱(1)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4),所述进气孔(4)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第一训练箱(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通气垫(7),所述第一通气垫(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第一训练箱(1)的顶部和支撑腿(2)的底部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9),所述连接杆(8)的顶部贯穿至支撑腿(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0),所述第二固定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通气垫(11),所述支撑腿(2)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12),所述出气孔(12)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支撑腿(2)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贯穿杆(13),所述支撑腿(2)的顶部设置有训练板(14),两个贯穿杆(13)的顶部均贯穿至训练板(14)的顶部,所述第一训练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郝少欢
申请(专利权)人:张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