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CC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21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ICC导管,其解决了现有PICC导管安全性差、固定效果差、适用范围小和连接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其设有连接器和导管,导管插接于连接器内部,导管由显影部和透明部共同围绕而成,显影部上设有刻度标记;导管的前端设有弧面封口的造影堵头,导管上与造影堵头相邻设有三向瓣膜切口,三向瓣膜切口设于透明部上并与导管的管腔相通;连接器设有手柄、钢管、套管和尖端软管,钢管插接于手柄内并固定,套管套设于钢管的外周,其一端与手柄相连,另一端与尖端软管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医疗输液。

A PICC cathet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ICC catheter,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poor safety, poor fixation effect, small application range and poor connection effect of the existing PICC catheter,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or and a catheter, the catheter is inserted inside the connector, the catheter is formed by the joint of the developing part and the transparent part, and a calibration mark is provided on the developing part; The front end of th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n radiography sealing head. The catheter is adjacent to the contrast valve with a three valve incision, the three valve incision is placed on the transparent part and connects with the catheter cavity. The connector has a handle, a steel tube, a sleeve and a tip hose. The pipe is inserted in the handle and fixed, and the casing is set i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steel tube. On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handl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ip hose.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for medical in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ICC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液导管,尤其是涉及一种PICC导管。
技术介绍
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导管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能较长时间留置体内,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常见的静脉导管有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血液透析导管等。不论是CVC还是PICC都需要将导管置于中心静脉中,置管操作复杂、并发症多且成本高。对于需要长期输液,不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患者,如果采用留置针方式输液,因受留置针使用时间及留置时间的限制很难满足需求。采用外周静脉置管,经一次静脉穿刺,就可以留置在静脉内长时间给病人输液。现有的PICC导管前端为开放式结构,这样的设计很容易导致身体遭受机械损伤,安全性较差;导管长度预裁造成的裁剪长度不准确的情况,在手术过程中很难被人们接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显影面积较小,手术过程中容易造成瞬间部分导管无显影情况的发生;连接器固定无法拆卸,容易造成受污染后更换导致浪费的情况,而且连接紧密性差,对导管的保护效果也不好;漏在人体外侧的导管通常使用医用胶带进行固定,效果较差,导管极易发生位移,对输液产生不良影响;病人在长期携带PICC导管的情况下洗澡,极易引发伤口感染,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PICC导管安全性差、固定效果差、显影范围小和连接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好、固定效果好、显影范围广和连接效果好的PICC导管。为此,本专利技术设有连接器和导管,导管插接于连接器内部,导管由显影部和透明部共同围绕而成,显影部上设有刻度标记;导管的前端设有弧面封口的造影堵头,导管上与造影堵头相邻设有三向瓣膜切口,三向瓣膜切口设于透明部上并与导管的管腔相通;连接器设有手柄、钢管、套管和尖端软管,钢管插接于手柄内并固定,套管套设于钢管的外周,其一端与手柄相连,另一端与尖端软管相连。优选的,显影部占导管截面面积的40%-50%。优选的,显影部设有相同且相对的两个,透明部也设有相同且相对的两个,两个相对的显影部和两个相对的透明部共同围绕形成导管。优选的,手柄设有手柄本体,手柄本体的前端还设有钢管固定管,钢管插接于钢管固定管内并固定连接;手柄本体的两侧还设有侧翼,钢管固定管与其两侧的侧翼之间形成卡槽;套管设有套管本体,套管本体的一端设有卡扣,卡扣与卡槽相配合;套管本体的另一端还设有层状连接管,尖端软管内部还设有层状连接槽,层状连接管与层状连接槽相配合;层状连接管设有锥形层,层状连接槽设有锥形槽,锥形层与锥形层相配合。优选的,套管内还过盈配合有内置软管,钢管穿过内置软管。优选的,手柄本体的尾端还设有螺旋槽,手柄本体通过螺旋槽连接有肝素帽。优选的,还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为袖筒状,其两端设有收紧部;保护套设有防水层,防水层的两端边缘向内设有延伸段;防水层的内侧设有内衬层,防水层两端的延伸段分别设于内衬层的两端外侧;内衬层的内侧还设有口袋;防水层为硅胶。优选的,导管上与连接器相邻还设有固定夹,固定夹设有固定夹本体,固定夹本体内设有导管槽,导管设于导管槽内,固定夹的两侧均铰接有粘贴板;固定夹本体上与导管槽相通还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调节螺母。优选的,还设有保护帽,保护帽套在肝素帽和连接器上;保护帽设有保护帽本体,保护帽本体沿其圆周方向上设有开门,开门的长度与保护帽本体的长度相同;开门的一端与保护帽本体铰接,另一端设有开门卡扣,保护帽本体上还设有开门卡槽,开门卡扣与开门卡槽相配合。优选的,保护帽设有第一圆柱帽和第二圆柱帽,第一圆柱帽与第二圆柱帽固定连接或呈一体设置;第一圆柱帽套设于肝素帽的外周,第二圆柱帽套设于连接器的外周且第二圆柱帽的前端设有圆孔,圆孔套设于连接器的套管上。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三向瓣膜切口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率和血栓形成的概率,在保持导管通常的同时无需使用肝素冲管,同时实现正压、负压、平衡压等多情况下使用。导管全长66cm,可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剪切,实用方便;导管全程在X光下显影,而且前端设有造影堵头,可加重显影,方便确定导管的位置;导管显影部上设有刻度标记,可精确导管置入人体的长度;连接器的结构稳定,与导管连接紧密,内置软管和尖端软管对导管都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而且连接器可从卡扣和卡槽处进行拆卸,在一次连接过程中,管路不畅,可进行二次连接,避免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因为这个问题导致其他情况发生,方便实用;固定夹的设置很好的将导管与人体进行固定,避免了导管位移对输液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调节螺母又可以对输液的流量进行调节,方便实用;通过设置保护套,起到了很好的防水作用,避免了感染的风险,安全性较高,而且内衬层的口袋便于连接器的放置,稳定性较好;保护套的设置很好的保护了肝素帽和连接器,避免感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放大图。图3为图1三向瓣膜处导管的截面放大图。图4为连接器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手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套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尖端软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固定夹固定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保护帽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图中符号标记:1、连接器;2、造影堵头;3、导管;4、导管前端;5、三向瓣膜切口;6、显影部;7、透明部;8、手柄;8.1、导管本体;8.2、侧翼;8.3、钢管固定管;8.4、卡槽;8.5、限位部;8.6、螺旋槽;9、钢管;10、套管;10.1、套管本体;10.2、卡扣;10.3、层状连接管;11、内置软管;12、尖端软管;12.1、层状连接槽;13.固定夹;13.1、固定夹本体;13.2、粘贴板;13.3、调节螺母;14、保护套;14.1、收紧部;14.2、防水层;14.3、内衬层;14.4、延伸段;14.5、口袋;15、保护帽;15.1、第一圆柱帽;15.2、第二圆柱帽;15.3、卡扣;15.4卡槽、15.5、圆孔;16、肝素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设有连接器1,连接器1内部插接有硅胶导管3,导管3全长66cm,在其置入人体后,可根据实际需要的长度进行剪切。导管3设有导管前端4,导管前端4采用弧面封口设计。这样的设计有效的避免了患者身体遭受机械损伤情况的发生,安全性较好,而且在保持导管通畅的同时无需使用肝素冲管,更有利于易出血病人使用,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导管3上与导管前端4相邻设有三向瓣膜切口5,如图2所示,三向瓣膜切口5与导管3的管腔相贯通。三向瓣膜切口5长度为7mm,其与导管前端4端头之间的距离为4.5mm。三向瓣膜切口5可以同时在正压、负压、平衡压的情况下使用,更加有利于输注药液、血样采集和压力监测,不使用时,瓣膜自动闭合,可防止血液返流和气栓形成,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导管前端4还设有造影堵头2,造影堵头内含大量的显影剂,可加重显影,方便确定导管进入人体的位置。如图3所示,导管3沿其轴向方向由相对设置的显影部6和相对设置的透明部7共同围绕而成,三向瓣膜切口5设于其中的一个透明部7上。显影部6不透明,其内含显影剂,可在X光下显影。显影部6的外壁上面还设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标记,在显影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PICC导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PICC导管,其设有连接器和导管,所述导管插接于所述连接器内部,其特征是所述导管由显影部和透明部共同围绕而成,所述显影部上设有刻度标记;所述导管的前端设有弧面封口的造影堵头,所述导管上与所述造影堵头相邻设有三向瓣膜切口,所述三向瓣膜切口设于所述透明部上并与所述导管的管腔相通;所述连接器设有手柄、钢管、套管和尖端软管,所述钢管插接于所述手柄内并固定,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钢管的外周,其一端与所述手柄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尖端软管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CC导管,其设有连接器和导管,所述导管插接于所述连接器内部,其特征是所述导管由显影部和透明部共同围绕而成,所述显影部上设有刻度标记;所述导管的前端设有弧面封口的造影堵头,所述导管上与所述造影堵头相邻设有三向瓣膜切口,所述三向瓣膜切口设于所述透明部上并与所述导管的管腔相通;所述连接器设有手柄、钢管、套管和尖端软管,所述钢管插接于所述手柄内并固定,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钢管的外周,其一端与所述手柄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尖端软管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部占所述导管截面面积的40%-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部设有相同且相对的两个,所述透明部也设有相同且相对的两个,两个相对的显影部和两个相对的透明部共同围绕形成导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设有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的前端还设有钢管固定管,所述钢管插接于所述钢管固定管内并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本体的两侧还设有侧翼,所述钢管固定管与其两侧的侧翼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套管设有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的一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配合;所述套管本体的另一端还设有层状连接管,所述尖端软管内部还设有层状连接槽,所述层状连接管与所述层状连接槽相配合;所述层状连接管设有锥形层,所述层状连接槽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层与所述锥形层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还过盈配合有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春光王河东鲁小毅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吉威重症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