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尘杯旋风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090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尘杯旋风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吸尘器,将传统旋风器的单个旋风罩出风口改为多个旋风罩出风口,增大旋风罩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提高整机性能,应用在直径较小的尘杯上效果尤为明显。且多个旋风罩出风口出风方向一致,多股气流共同作用有助于形成旋风,多股螺旋气流共同推动作用使整个尘杯的旋风效果不容易衰减,有效改善尘杯内的紊流。

Dust cup cyclone structure and dust collector containing th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ust cup whirlwind structure and a vacuum cleaner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which changes the single whirlwind hood of the traditional cyclone to a plurality of whirlwind vents, increases the air outlet area of the whirlwind and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machine, and the effect is particularly obvious on the small diameter dust cup. The common action of multiple strands of air flow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of a whirlwind, and the combined action of multiple strands of spiral flow makes the wind effect of the whole dust cup not easy to attenuat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urbulence in the dust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尘杯旋风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吸尘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吸尘器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尘杯旋风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吸尘器。
技术介绍
吸尘器按其结构组成不同可分为卧式吸尘器、立式吸尘器以及手持式吸尘器,用户可根据不同的清洁需求选用不同类型的吸尘器。手持式吸尘器以其具备体型小巧、携带及使用方便等优点,主要用于车内的清洁,对键盘、电器等也具备良好的清洁效果。手持式吸尘器一般包括前端的尘杯过滤部分与后端的电机部分,尘气由风道进入在尘杯过滤系统中实现尘气分离,分离后的灰尘落入尘杯内,空气则被抽出。目前在吸尘器的尘杯过滤系统中,通常设置有一个旋风罩出风口,尘气自旋风罩出风口进入旋风空间内,由尘杯内壁的切线进入尘杯内,并在尘杯内壁的约束下形成旋转的气流,实现尘气分离。但由于尘杯内形成的气流通常为一股,容易出现下旋气流紊乱,使得下旋的尘气产生翻腾,尘气分离效果较差。而且,手持式吸尘器通常还可用于清洁高处,这样在清洁时,吸尘器的整体呈倒置状态,尘杯在上,过滤部分在下,吸尘器尘杯内的灰尘会受重力影响由尘杯的底部向过滤部分移动,一方面会影响尘气分离效果,另一方面还存在灰尘倒吸的问题,影响吸尘器的正常使用。此外,传统结构形式的吸尘器通常采用风道边置形式,影响尘杯内部的圆形结构,不利于形成旋风,影响尘气分离效果,同时也减小了尘杯的储灰容积。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尘杯旋风结构,通过改变旋风器的结构以控制尘气的流向,有效改良尘杯内的紊流,避免灰尘倒吸,提高尘气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尘杯旋风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吸尘器,通过增加旋风罩出风口的数量,多股气流共同作用形成螺旋气流进行尘气分离,能够有效控制尘气的流向,改良尘杯内的紊流,避免灰尘倒吸,提高尘气分离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的一种尘杯旋风结构,包括尘杯与设置于尘杯内部的旋风器,所述旋风器包括旋风罩、旋风罩进风口及位于所述旋风罩进风口外周将气流引导至尘杯内的若干分流风道,所述气流经过若干分流风道在尘杯内部形成多股螺旋气流。优选的,所述旋风罩进风口位于所述旋风器中央。优选的,所述旋风器与所述尘杯间形成旋风空间,所述分流风道的入口与所述旋风罩进风口连通,所述分流风道的出口即为旋风罩出风口,尘气经所述旋风罩进风口进入旋风罩内,由所述分流风道分流成多股气流并引流至所述旋风罩出风口,最终经所述旋风罩出风口螺旋向下进入所述旋风空间进行尘气分离。优选的,所述旋风罩出风口为沿所述旋风罩周向分布的多个,多个所述旋风罩出风口按照同一方向出风至所述旋风空间,并向下形成多股螺旋气流。优选的,所述旋风罩出风口以所述旋风罩中心为基准呈环形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旋风罩上与所述旋风罩出风口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螺旋形的导流盖,所述旋风罩出风口处的尘气经所述导流盖向下引导,并在尘杯内壁约束下形成螺旋气流。优选的,所述旋风器还包括设置于尘气流向下游的网罩,所述旋风罩上还成型有排风口,分离后的空气向下游运行经所述网罩过滤后,经由所述排风口排出。优选的,所述网罩的下方还设置有挡灰边。优选的,所述尘杯的底部形成连通外部的底部进风口,所述尘杯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一进风筒,所述进风筒一端连接于所述底部进风口处且密封,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旋风罩,并与所述旋风罩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筒内形成进风风道,尘气由所述底部进风口进入进风风道内,并向上运行至所述分流风道内,尘气在所述分流风道内分流并换向形成螺旋气流,螺旋气流自所述旋风罩出风口运行至所述旋风空间内进行尘气分离,分离后的灰尘落入所述尘杯底部,分离后的空气由所述网罩过滤后排出。优选的,所述旋风罩中部向下延伸有接管,所述接管的底部与所述进风筒的顶部对接。优选的,所述进风筒底部的截面为与底部进风口相匹配的椭圆形结构,所述进风筒顶部的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进风筒自下向上筒径逐渐增大。其中,所述尘杯的底部可转动打开,所述进风筒的一端与尘杯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包括上述的尘杯旋风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尘杯旋风结构的优点是:将传统旋风器的单个旋风罩出风口改为多个旋风罩出风口,增大旋风罩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提高整机性能,应用在直径较小的尘杯上效果尤为明显。多个旋风罩出风口出风方向一致,多股气流共同作用有助于形成旋风,多股螺旋气流的共同推动作用使整个尘杯的旋风效果不容易衰减,有效改善尘杯内的紊流。同时,由于多股螺旋气流的推动,将灰尘朝向尘杯的底部推动,即便尘杯倒置,也不存在灰尘倒吸的问题,提高尘气分离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尘杯旋风结构的示意图。图2、3为旋风器的爆炸图。图4为旋风器的剖视图。图5为旋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尘杯2、旋风罩3、进风筒4、网罩5、挡灰边6、盖板11、底部进风口12、旋风空间13、连接部14、集尘空间21、分流风道22、旋风罩出风口23、排风口24、接管25、旋风罩进风口26、导流盖31、进风风道61、网孔具体实施方式传统的吸尘器的尘杯过滤系统中通常仅设置有一个旋风罩出风口,尘杯内形成的气流为一股,容易出现下旋气流紊乱,使得下旋的尘气产生翻腾,尘气分离效果较差,且存在灰尘倒吸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尘杯旋风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吸尘器,通过增加旋风罩出风口的数量,多股气流共同作用形成螺旋气流进行尘气分离,能够有效控制尘气的流向,改良尘杯内的紊流,避免灰尘倒吸,提高尘气分离效果。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5,如图所示,一种尘杯旋风结构,包括尘杯1与设置于尘杯内部的旋风器,旋风器与尘杯1间形成旋风空间12,旋风器包括旋风罩2,旋风罩2内成型有若干分流风道21,分流风道21连通于旋风罩进风口25与旋风罩出风口22之间,尘气经旋风罩进风口25进入旋风罩2内,由分流风道21分流成多股气流并引流至旋风罩出风口22,最终经旋风罩出风口22螺旋向下进入旋风空间12进行尘气分离。旋风罩出风口22为沿旋风罩2周向分布的多个,多个旋风罩出风口22按照同一方向出风至旋风空间12,并向下形成多股螺旋气流。多股气流共同作用有助于形成旋风,多股螺旋气流共同推动作用使整个尘杯的旋风效果不容易衰减,有效改善尘杯内的紊流,同时避免出现倒吸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以两个旋风罩出风口为例,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采用3、4或多个旋风罩出风口,具体不做限制。进一步的,采用两个旋风罩出风口22时,两个旋风罩出风口22以旋风罩2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旋风罩2上与旋风罩出风口22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螺旋形的导流盖26,旋风罩出风口22处的尘气经导流盖26向下引导,并在尘杯1内壁约束下形成螺旋气流。其中,导流盖为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尘杯旋风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吸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尘杯旋风结构,包括尘杯与设置于尘杯内部的旋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器包括旋风罩、旋风罩进风口及位于所述旋风罩进风口外周将气流引导至尘杯内的若干分流风道,所述气流经过若干分流风道在尘杯内部形成多股螺旋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尘杯旋风结构,包括尘杯与设置于尘杯内部的旋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器包括旋风罩、旋风罩进风口及位于所述旋风罩进风口外周将气流引导至尘杯内的若干分流风道,所述气流经过若干分流风道在尘杯内部形成多股螺旋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杯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罩进风口位于所述旋风器中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杯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器与所述尘杯间形成旋风空间,所述分流风道的入口与所述旋风罩进风口连通,所述分流风道的出口即为旋风罩出风口,尘气经所述旋风罩进风口进入旋风罩内,由所述分流风道分流成多股气流并引流至所述旋风罩出风口,最终经所述旋风罩出风口螺旋向下进入所述旋风空间进行尘气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杯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罩出风口为沿所述旋风罩周向分布的多个,多个所述旋风罩出风口按照同一方向出风至所述旋风空间,并向下形成多股螺旋气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尘杯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罩出风口以所述旋风罩中心为基准呈环形阵列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尘杯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罩上与所述旋风罩出风口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螺旋形的导流盖,所述旋风罩出风口处的尘气经所述导流盖向下引导,并在尘杯内壁约束下形成螺旋气流。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祖根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