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福家专利>正文

一种林业树苗专用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493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林业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林业树苗专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套管、立柱、支撑杆和第二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转轮和丝杆调节移动杆的伸出长度,使吊钩移动至起吊点,通过第二电机使卷轴转动,松开钢绞绳,使吊钩位置下降,操作简单,便于对树苗进行固定起吊;起吊时,卷轴反转收起钢绞绳,同时通过调节液压缸来驱动立柱移动,使立柱沿第一套管下移,第二套管的一端下降,另一端上升,从而使迅速使吊钩上升,带动树苗上移;第一电机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传动使转动套筒转动,带动支撑杆沿滑轨移动至底座的一侧,便于将树苗从吊钩上取下并放置在平面,以便运走树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可靠,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A special lifting device for forestry seedl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ecial lifting device for forestry seedlings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orestry auxiliary equipment, which includes a base, a first casing, a column, a supporting rod and second sleeves. The utility model regulates the extended length of the moving rod by rotating a rotating wheel and a silk rod, so that the hook is moved to the lifting point and the reel is rotated through the second motor. Moving, loosening the steel wire rope to reduce the position of the hook, easy to operate and easy to lift the tree seedlings; when hoisting, the reel reverses the steel rope and drives the column by adjusting the hydraulic cylinder to move the column down the first casing, the end of the second sleeve falls, the other end rises, so that the hook is quickly made. The first motor moves the rotating sleeve through the drive of the active bevel gear and the driven bevel gear, and drives the supporting rod to move along the slide rail to the side of the base, so that the tree seedlings are removed from the hook and placed in the plane so that the seedlings can be carried away.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liable structure, simple operation and strong practic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树苗专用起吊装置
本技术涉及林业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林业树苗专用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在林区起树苗时,为了保证树苗的成活率,会在树根处保留直径约为树苗直径的3至5倍的土球,起树苗时通常是采用人工或是起吊机起树苗,在使用起吊机起吊树苗的过程中耗费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而在密度与面积较大的林区里或是在山区地形复杂的情况下,吊车无法进入,只能用人工进行起苗,对于直径较小的树木可以很轻松的将树苗起出,但对于直径较大的树木,土球体积大,重量大,则相对较为费力,为了顺利的完成起树木苗,只有将土球减小,虽然可以提高起树苗的效率,但会影响树苗的成活率。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林业树苗专用起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树苗专用起吊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树苗专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套管、立柱、支撑杆和第二套管,所述底座包括横杆、侧杆和滑轨,所述侧杆对称固定于横杆的两端,所述滑轨为半圆形,位于两侧杆之间,滑轨的两端与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底端与横杆的中间固定连接,立柱的底端套接于第一套管的内腔中,且内腔中设有液压缸,并通过液压缸与立柱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套接有转动套筒,转动套筒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上啮合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位于滑轨中,中部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有连接杆,并通过连接杆与转动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和支撑杆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转动台和第二转动台,所述第二转动台上转动连接有导向套筒,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套接于导向套筒内,另一端与第一转动台转动连接,第二套管中设有丝杆和移动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伸出第二套管并固定连接有转轮,另一端与移动杆的一端套接,移动杆的另一端伸出第二套管,并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向套筒的顶部对称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卷轴,所述卷轴的一端穿过限位板并连接有第二电机,且卷轴上盘绕有钢绞绳,所述钢绞绳的一端与导轮对应连接,并固定有吊钩。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管的内腔左侧的直径大于右侧的直径,右侧的直径与移动杆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套管的右侧内壁上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限位槽,移动杆上对应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顶面对应第二套管设为圆弧面,圆弧面的直径与第二套管的左侧内径相等。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与滑轨的半径方向重合,且两端分别与横杆和滑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固定板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万向轮一,并通过万向轮一与滑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侧杆两端分别设有万向轮二,所述万向轮二设有刹车装置。优选的,所述导轮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轮,所述限位轮的之间的距离为钢绞绳直径的两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转动转轮和丝杆调节移动杆的伸出长度,使吊钩移动至起吊点,通过第二电机使卷轴转动,松开钢绞绳,使吊钩位置下降,操作简单,便于对树苗进行固定起吊;起吊时,卷轴反转收起钢绞绳,同时通过调节液压缸来驱动立柱移动,使立柱沿第一套管下移,第二套管的一端下降,另一端上升,从而使迅速使吊钩上升,带动树苗上移;第一电机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传动使转动套筒转动,带动支撑杆沿滑轨移动至底座的一侧,便于将树苗从吊钩上取下并放置在平面,以便运走树苗;本技术结构可靠,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丝杆与移动杆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电机与卷轴位置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101-横杆,102-侧杆,103-滑轨,104-固定板,2-第一套管,3-转动套筒,4-立柱,5-支撑杆,6-固定套,7-第一电机,8-连接杆,9-从动锥齿轮,10-主动锥齿轮,11-第一转动台,12-第二转动台,13-第二套管,14-转轮,15-丝杆,16-导向套筒,17-限位板,18-卷轴,19-钢绞绳,20-移动杆,21-导轮,22-吊钩,23-限位块,24-限位槽,25-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林业树苗专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套管2、立柱4、支撑杆5和第二套管13,所述底座包括横杆101、侧杆102和滑轨103,所述侧杆102对称固定于横杆101的两端,所述滑轨103为半圆形,位于两侧杆102之间,滑轨103的两端与横杆1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管2的底端与横杆101的中间固定连接,立柱4的底端套接于第一套管2的内腔中,且内腔中设有液压缸,并通过液压缸与立柱4连接,所述第一套管2的外侧套接有转动套筒3,转动套筒3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9,所述从动锥齿轮9上啮合有主动锥齿轮10,主动锥齿轮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所述支撑杆5的底端位于滑轨103中,中部设有固定套6,所述固定套6上设有连接杆8,并通过连接杆8与转动套筒3固定连接,所述立柱4和支撑杆5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转动台11和第二转动台12,所述第二转动台12上转动连接有导向套筒16,所述第二套管13的一端套接于导向套筒16内,另一端与第一转动台11转动连接,第二套管13中设有丝杆15和移动杆20,所述丝杆15的一端伸出第二套管13并固定连接有转轮14,另一端与移动杆20的一端套接,移动杆20的另一端伸出第二套管13,并转动连接有导轮21,所述导向套筒16的顶部对称固定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之间转动连接有卷轴18,所述卷轴18的一端穿过限位板17并连接有第二电机25,且卷轴18上盘绕有钢绞绳19,所述钢绞绳19的一端与导轮21对应连接,并固定有吊钩22。其中,第二套管13的内腔左侧的直径大于右侧的直径,右侧的直径与移动杆20的直径相等,第二套管13的右侧内壁上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限位槽24,移动杆20上对应设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与限位滑动连接,使移动杆20始终沿轴线移动;限位槽24的顶面对应第二套管13设为圆弧面,圆弧面的直径与第二套管13的左侧内径相等;底座上设有固定板104,所述固定板104的长度方向与滑轨103的半径方向重合,且两端分别与横杆101和滑轨103固定连接,第一电机7固定于固定板104上,使第二电机25上的主动锥齿轮10与从动锥齿轮9啮合;支撑杆5的底部设有万向轮一,并通过万向轮一与滑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林业树苗专用起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林业树苗专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套管、立柱、支撑杆和第二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横杆、侧杆和滑轨,所述侧杆对称固定于横杆的两端,所述滑轨为半圆形,位于两侧杆之间,滑轨的两端与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底端与横杆的中间固定连接,立柱的底端套接于第一套管的内腔中,且内腔中设有液压缸,并通过液压缸与立柱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套接有转动套筒,转动套筒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上啮合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位于滑轨中,中部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有连接杆,并通过连接杆与转动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和支撑杆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转动台和第二转动台,所述第二转动台上转动连接有导向套筒,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套接于导向套筒内,另一端与第一转动台转动连接,第二套管中设有丝杆和移动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伸出第二套管并固定连接有转轮,另一端与移动杆的一端套接,移动杆的另一端伸出第二套管,并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向套筒的顶部对称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卷轴,所述卷轴的一端穿过限位板并连接有第二电机,且卷轴上盘绕有钢绞绳,所述钢绞绳的一端与导轮对应连接,并固定有吊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树苗专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套管、立柱、支撑杆和第二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横杆、侧杆和滑轨,所述侧杆对称固定于横杆的两端,所述滑轨为半圆形,位于两侧杆之间,滑轨的两端与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底端与横杆的中间固定连接,立柱的底端套接于第一套管的内腔中,且内腔中设有液压缸,并通过液压缸与立柱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套接有转动套筒,转动套筒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上啮合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位于滑轨中,中部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有连接杆,并通过连接杆与转动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和支撑杆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转动台和第二转动台,所述第二转动台上转动连接有导向套筒,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套接于导向套筒内,另一端与第一转动台转动连接,第二套管中设有丝杆和移动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伸出第二套管并固定连接有转轮,另一端与移动杆的一端套接,移动杆的另一端伸出第二套管,并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向套筒的顶部对称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卷轴,所述卷轴的一端穿过限位板并连接有第二电机,且卷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福家
申请(专利权)人:吴福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