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农业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92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农业大棚,涉及农业设备领域。该生态农业大棚,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总管,所述出水总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该生态农业大棚,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支撑柱一侧设置的水箱、水泵、第一连接软管、出水总管、和喷水花洒的配合达到了对生态种植大棚的作物进行浇灌时具备了自动浇灌的效果,使得大棚内作物的浇灌变得简单方便,从而大大提高了作物的浇灌效率,解决了现在的生态大棚在使用时对作物进行浇灌时比较费时费力且效率底下的问题。

A kind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equipment.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frame.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column.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column is fixed with a water outlet pipe.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op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plate. In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the structure of the equipment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The water tank, water pump, the first connection hose, the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sprinkler sprinkler can be sprinkl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crops are irrigated on the ecological planting greenhouse. It is convenient,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irrigation efficiency of the crops,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present ecological greenhouse is more time-consuming and efficient when it is irrigated to the crops in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农业大棚
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具体为一种生态农业大棚。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在植物或者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一般都离不开生态种植大棚,通过使用生态种植大棚可以达到提高作物的产品品质和种植的效率,所以现在生态种植大棚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但是在生态大棚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植物或者作物的种植过程中一般都离不开水,现在的生态种植大棚在对作物进行浇灌时一般都还是采用人为的进行浇灌的方式进行浇灌,这使得作物的浇灌效率极其低下且比较的费时费力,不利于作物的浇灌。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农业大棚,解决了现在的生态大棚在使用时对作物进行浇灌时比较费时费力且效率底下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态农业大棚,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总管,所述出水总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远离连接杆内壁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移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贯穿连接杆并延伸至连接杆的外侧,所述支撑柱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走远离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相通有第一连接软管,所述第一连接软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和出水总管相通,所述移动杆位于连接杆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水花洒,所述喷水花洒通过第二连接软管和出水总管相通。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内壁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位于滑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相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部相通有喇叭形进水口,所述喇叭形进水口的顶部和支撑架的一侧搭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与移动杆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喇叭形进水口的内壁镶嵌设置有过滤网。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照明灯。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预埋块,所述预埋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凸起。(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农业大棚。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生态农业大棚,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支撑柱一侧设置的水箱、水泵、第一连接软管、出水总管、和喷水花洒的配合达到了对生态种植大棚的作物进行浇灌时具备了自动浇灌的效果,使得大棚内作物的浇灌变得简单方便,从而大大提高了作物的浇灌效率。2、该生态农业大棚,通过连接杆内部设置的电动伸缩杆,在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下通过移动杆和滑块的配合达到了带动移动杆上的喷水花洒可以移动的效果,达到了对作物进行浇灌时离作物更加的近,从而对作物的浇灌更加的全面,使得水得利用率达到最大,通过喇叭形进水口和进水管的设置达到了对支撑架上流下的雨水进行收集的效果,从而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效果,解决了现在的生态大棚在使用时对作物进行浇灌时比较费时费力且效率底下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杆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喇叭形进水口结构剖视图。其中,1支撑柱、2支撑架、3连接柱、4出水总管、5连接杆、6连接板、7电动伸缩杆、8移动杆、9滑块、10水箱、11支撑座、12水泵、13第一连接软管、14第二连接软管、15喷水花洒、16滑槽、17凹槽、18喇叭形进水口、19进水管、20过滤网、21预埋块、22凸起、23安装座、24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农业大棚,如图1-3所示,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预埋块21,预埋块2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凸起22,通过预埋块21和凸起22的配合达到了在对支撑柱1进行预埋时使得大棚更加的稳定,在遇到恶劣的大风天气时以防大棚被大风吹倒,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3,安装座23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照明灯24,照明灯24起到照明的作用,在夜晚黑暗的环境时方便工作人员对大棚内的作物进行管理工作,同时可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支撑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连接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总管4,出水总管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远离连接杆5内壁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远离连接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8,移动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9,连接杆5的内壁一侧开设有滑槽16,滑块9位于滑槽16的内部,滑块9位于滑槽16的内部便于移动杆8的移动,使得移动杆8的移动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方便喷水花洒15的调节,移动杆8远离滑块9的一端贯穿连接杆5并延伸至连接杆5的外侧,连接杆5的一侧开设有与移动杆8相适配的凹槽17,凹槽17便于移动杆8的移动,支撑柱1远离连接杆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10,水箱10的顶部相通有进水管19,进水管19的顶部相通有喇叭形进水口18,喇叭形进水口18的内壁镶嵌设置有过滤网20,过滤网20起到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的效果,防止杂物进入水箱10,喇叭形进水口18的顶部和支撑架2的一侧搭接,通过喇叭形进水口18和进水管19的设置达到了对支撑架2上流下的雨水进行收集的效果,从而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效果,水箱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1,支撑座11走远离水箱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2,水泵12的出水端相通有第一连接软管13,第一连接软管13远离水泵12的一端和出水总管4相通,移动杆8位于连接杆5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水花洒15,通过连接杆5内部设置的电动伸缩杆7,在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下通过移动杆8和滑块9的配合达到了带动移动杆9上的喷水花洒15可以移动的效果,达到了对作物进行浇灌时离作物更加的近,从而对作物的浇灌更加的全面,使得水得利用率达到最大,喷水花洒15通过第二连接软管14和出水总管4相通,通过支撑柱1一侧设置的水箱10、水泵12、第一连接软管13、出水总管4、和喷水花洒15的配合达到了对生态种植大棚的作物进行浇灌时具备了自动浇灌的效果,使得大棚内作物的浇灌变得简单方便,从而大大提高了作物的浇灌效率,解决了现在的生态大棚在使用时对作物进行浇灌时比较费时费力且效率底下的问题。工作原理:在对生态大棚内部的作物进行浇灌时,通过水泵12把水箱10内部的水抽进第一连接软管13,然后第一连接软管13内部的水通过出水总管4把水分到每一个喷水花洒15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态农业大棚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农业大棚,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总管(4),所述出水总管(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远离连接杆(5)内壁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所述电动伸缩杆(7)远离连接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8),所述移动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移动杆(8)远离滑块(9)的一端贯穿连接杆(5)并延伸至连接杆(5)的外侧,所述支撑柱(1)远离连接杆(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10),所述水箱(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1),所述支撑座(11)走远离水箱(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的出水端相通有第一连接软管(13),所述第一连接软管(13)远离水泵(12)的一端和出水总管(4)相通,所述移动杆(8)位于连接杆(5)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水花洒(15),所述喷水花洒(15)通过第二连接软管(14)和出水总管(4)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农业大棚,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总管(4),所述出水总管(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远离连接杆(5)内壁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所述电动伸缩杆(7)远离连接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8),所述移动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移动杆(8)远离滑块(9)的一端贯穿连接杆(5)并延伸至连接杆(5)的外侧,所述支撑柱(1)远离连接杆(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10),所述水箱(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1),所述支撑座(11)走远离水箱(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的出水端相通有第一连接软管(13),所述第一连接软管(13)远离水泵(12)的一端和出水总管(4)相通,所述移动杆(8)位于连接杆(5)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鑫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