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490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盐碱地植物种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整理土地;B种子处理:先将苜蓿种子用ABT生根粉溶液浸种2.5h;再在浸种后的苜蓿种子上面包覆菌剂;然后对包覆有菌剂的苜蓿种子采用包衣剂进行包衣,包衣剂重量百分比是:尿素为18~23%、磷酸一铵为16~21%、聚天冬氨酸为22~27%、醋糟为8~12%、保水剂为3~8%、脱盐剂为5~9%、硼酸为2~5%、水为3~6%、滑石粉为2~5%、陶土粉为2~5%;C播种;D收割。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间作套种苜蓿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提高所述苜蓿种子的抗盐碱能力,从而提高间作套种苜蓿的产量。

A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yield of Alfalfa Intercropping in saline alkali soil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field of saline alkali plant planting technology, providing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Alfalfa intercropping intercropping,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A finishing land; B seed treatment: first, soaking alfalfa seeds with ABT rooting powder solution to seed 2.5h; then the bread fungus on the seed of Alfalfa after the seed soaking; and then coated with bacteria. The Medicago sativa seed is coated with coating agent, and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the coating agent is 18 to 23%, 16 to 21% of ammonium phosphate, 22 to 27% for polyaspartic acid, 8 to 12% of vinegar grains, 3 to 8% for water retention agent, 5 to 9% of desalinating agent, 2 to 2 ~ 5% in boric acid, and of talcum powder, ceramics and clay powder. To 5%; C sowing; D harvesting. In this way, the present invention will interseed alfalfa seeds for coating treatment, improve the salt and alkali resistance of the alfalfa seeds, and thus improve the yield of intercropping alfalf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植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我国的苜蓿种植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且种植技术比较成熟,在盐碱地上对苜蓿和其他农作物进行间作套种,能够提高盐碱地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提高苜蓿的产量。但是采用现有技术种植苜蓿时,由于盐碱地含盐量高于正常土地,且自身营养成分匮乏,超过苜蓿耐盐碱性的承受极限,苜蓿的产量难以达到正常量。种子包衣技术是我国九十年代广泛推广的一项植物保护技术,它具有综合防治、低毒高效、省种省药、保护环境、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所谓种子包衣是采取机械或手工方法,按一定比例将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成膜剂等多种成分的种衣剂均匀包覆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牢固的药膜。采用种子包衣技术,能够使种子及幼苗对细菌、害虫、盐分等具有抵抗作用,从而达到作物高产。但是,对盐碱地上的间作套种苜蓿采用种子包衣技术,以提高苜蓿产量的现象鲜有报道。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显然存在不足之处,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的产量,从而提高盐碱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整理土地:对选择好的盐碱地依次进行秋翻、施农家肥、深耙、整平耙细、镇压;B种子处理:a.苜蓿种子用ABT生根粉溶液浸种2.5h;所述生根粉溶液的浓度为100mgABT生根粉/kg水;b.在浸种后的苜蓿种子上面包覆含有苜蓿中华根瘤菌的菌剂;c.对包覆有菌剂的苜蓿种子采用包衣剂进行包衣;所述包衣剂重量百分比是:尿素为18~23%、磷酸一铵为16~21%、聚天冬氨酸为22~27%、醋糟为8~12%、保水剂为3~8%、脱盐剂为5~9%、硼酸为2~5%、水为3~6%、滑石粉为2~5%、陶土粉为2~5%;所述聚天冬氨酸经生物发酵、化学聚合后形成;C播种:a.将包衣后的苜蓿种子采用垄上开沟坐水播种的方式种入苜蓿垄上;播深为:3~4cm,每亩播种量为:0.8~1.0kg;播种完后覆土压实;然后对苜蓿进行防虫除草管理;b.采用适当的方法并在适当的时间将间作套种的另一种作物进行播种;D收割:所述苜蓿从始花期到霜冻,进行4次刈割;最后一次刈割,所述苜蓿留茬高度9~11cm;每次刈割后,对所述盐碱地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所述盐碱地的土壤pH值为7.8~10.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所述步骤A中农家肥施用量为1800~2000kg/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所述步骤B中垄上开沟坐水播种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在所述苜蓿垄上开沟施种肥,施种肥深度为10~12cm,然后回土覆盖厚度为5~7cm的所述盐碱地土壤,再在沟中浇水,待水下沉之后,将包衣后的苜蓿种子撒入沟中,然后覆以厚度为1~2cm的所述盐碱地土壤,最后镇压即完成播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所述包衣剂重量百分比是:尿素为20%、磷酸一铵为18%、聚天冬氨酸为25%、醋糟为10%、保水剂为4%、脱盐剂为7%、硼酸为5%、水为4%、滑石粉为5%、陶土粉为2%;采用所述种子处理方法以后,得到所述苜蓿年产量为265.72kg/垄;所述苜蓿年产量比所述对比例提高22.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所述包衣剂重量百分比是:尿素为21%、磷酸一铵为19%、聚天冬氨酸为24%、醋糟为10%、保水剂为5%、脱盐剂为6%、硼酸为4%、水为4%、滑石粉为4%、陶土粉为3%;采用所述种子处理方法以后,得到所述苜蓿年产量为266.88kg/垄;所述苜蓿年产量比所述对比例提高22.6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所述包衣剂重量百分比是:尿素为20%、磷酸一铵为19%、聚天冬氨酸为24%、醋糟为10%、保水剂为7%、脱盐剂为7%、硼酸为3%、水为4%、滑石粉为3%、陶土粉为3%;采用所述种子处理方法以后,得到所述苜蓿年产量为265.76kg/垄;所述苜蓿年产量比所述对比例提高22.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所述种肥为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的混合肥;所述磷酸二铵的施用量为4~6kg/亩;所述硫酸钾的施用量为3~5kg/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采用所述步骤B种子处理方法以后,得到所述苜蓿年产量为253.94~266.88kg/垄;所述苜蓿年产量比所述对比例提高17.25~22.6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通过对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提高所述苜蓿种子的抗盐碱能力,从而提高间作套种苜蓿的产量。该方法能够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整理土地:对选择好的盐碱地依次进行秋翻、施农家肥、深耙、整平耙细、镇压;B种子处理:a.苜蓿种子用ABT生根粉溶液浸种2.5h;所述生根粉溶液的浓度为100mgABT生根粉/kg水;b.在浸种后的苜蓿种子上面包覆含有苜蓿中华根瘤菌的菌剂;c.对包覆有菌剂的苜蓿种子采用包衣剂进行包衣,所述包衣剂重量百分比是:尿素为18~23%、磷酸一铵为16~21%、聚天冬氨酸为22~27%、醋糟为8~12%、保水剂为3~8%、脱盐剂为5~9%、硼酸为2~5%、水为3~6%、滑石粉为2~5%、陶土粉为2~5%;所述聚天冬氨酸经生物发酵、化学聚合后形成;C播种:a.将包衣后的苜蓿种子采用垄上开沟坐水播种的方式种入苜蓿垄上;播深为:3~4cm,每亩播种量为:0.8~1.0kg;播种完后覆土压实;然后对苜蓿进行防虫除草管理;b.采用适当的方法并在适当的时间将间作套种的另一种农作物进行播种;D收割:所述苜蓿从始花期到霜冻,进行4次刈割;最后一次刈割,所述苜蓿留茬高度9~11cm;每次刈割后,对所述盐碱地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E取样计算年产量:苜蓿第一茬收割后,随机抽取6垄,将所述6垄苜蓿做好标记,统计每一垄所述苜蓿湿重;剩余三茬,记录每一茬所述6垄苜蓿的湿重;最后,将同一垄所述苜蓿的4茬产量汇总,得所述6垄苜蓿每条垄的年产量,再取所述6条垄年产量的平均值,作为每一垄苜蓿的年产量。所述盐碱地的土壤pH值为7.8~10.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A中农家肥施用量为1800~2000kg/亩。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B中苜蓿种子选用紫花苜蓿或天蓝苜蓿。所述步骤B中垄上开沟坐水播种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在所述苜蓿垄上开沟施种肥,施种肥深度为10~12cm,然后回土覆盖厚度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整理土地:对选择好的盐碱地依次进行秋翻、施农家肥、深耙、整平耙细、镇压;B种子处理:a.苜蓿种子用ABT生根粉溶液浸种2.5h;所述生根粉溶液的浓度为100mgABT生根粉/kg水;b.在浸种后的苜蓿种子上面包覆含有苜蓿中华根瘤菌的菌剂;c.对包覆有菌剂的苜蓿种子采用包衣剂进行包衣;所述包衣剂重量百分比是:尿素为18~23%、磷酸一铵为16~21%、聚天冬氨酸为22~27%、醋糟为8~12%、保水剂为3~8%、脱盐剂为5~9%、硼酸为2~5%、水为3~6%、滑石粉为2~5%、陶土粉为2~5%;所述聚天冬氨酸经生物发酵、化学聚合后形成;C播种:a.将包衣后的苜蓿种子采用垄上开沟坐水播种的方式种入苜蓿垄上;播深为:3~4cm,每亩播种量为:0.8~1.0kg;播种完后覆土压实;然后对苜蓿进行防虫除草管理;b.采用适当的方法并在适当的时间将间作套种的另一种作物进行播种;D收割:所述苜蓿从始花期到霜冻,进行4次刈割;最后一次刈割,所述苜蓿留茬高度9~11cm;每次刈割后,对所述盐碱地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整理土地:对选择好的盐碱地依次进行秋翻、施农家肥、深耙、整平耙细、镇压;B种子处理:a.苜蓿种子用ABT生根粉溶液浸种2.5h;所述生根粉溶液的浓度为100mgABT生根粉/kg水;b.在浸种后的苜蓿种子上面包覆含有苜蓿中华根瘤菌的菌剂;c.对包覆有菌剂的苜蓿种子采用包衣剂进行包衣;所述包衣剂重量百分比是:尿素为18~23%、磷酸一铵为16~21%、聚天冬氨酸为22~27%、醋糟为8~12%、保水剂为3~8%、脱盐剂为5~9%、硼酸为2~5%、水为3~6%、滑石粉为2~5%、陶土粉为2~5%;所述聚天冬氨酸经生物发酵、化学聚合后形成;C播种:a.将包衣后的苜蓿种子采用垄上开沟坐水播种的方式种入苜蓿垄上;播深为:3~4cm,每亩播种量为:0.8~1.0kg;播种完后覆土压实;然后对苜蓿进行防虫除草管理;b.采用适当的方法并在适当的时间将间作套种的另一种作物进行播种;D收割:所述苜蓿从始花期到霜冻,进行4次刈割;最后一次刈割,所述苜蓿留茬高度9~11cm;每次刈割后,对所述盐碱地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碱地的土壤pH值为7.8~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农家肥施用量为1800~2000kg/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盐碱地间作套种苜蓿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垄上开沟坐水播种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在所述苜蓿垄上开沟施种肥,施种肥深度为10~12cm,然后回土覆盖厚度为5~7cm的所述盐碱地土壤,再在沟中浇水,待水下沉之后,将包衣后的苜蓿种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胜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