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4626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包括有设备支架,设备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框,定位框上安装有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的前端设置有投影装置,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上连接有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上安装有流媒体通讯装置与音频播放设备,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投影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流媒体通讯装置、音频播放设备,通过供能总线连接有供能装置。由此,可实现实时生成3D虚拟面部,且贴合受众的脸型、外貌,满足定制化的显示需要。采用动力杆参与,面部表情、形态生动。有别于传统的平面媒体显示,实现立体化的面部造型,没有显示死角。整体构造简单,由于实施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演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
技术介绍
面部表情和其他身体动作是人类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部表情可用于表达诸如惊讶、愤怒、悲伤、快乐、恐惧、厌恶之类的情感和其他这样的情感。对应目前的化妆演示来看,往往采用平面图形,在其上通过数字设备进行上妆演示。但是,这样做的效果表现一般,无法实现立体化的展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包括有设备支架,其中:所述设备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上安装有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所述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的前端设置有投影装置,所述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上连接有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上安装有流媒体通讯装置与音频播放设备,所述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投影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流媒体通讯装置、音频播放设备,通过供能总线连接有供能装置。进一步地,上述的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其中,所述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包括有若干动力杆,所述动力杆呈点阵式相邻排列,所述动力杆的前端设置有投影层,所述动力杆的尾段连接驱动控制装置。更进一步地,上述的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控制装置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控制端连接数据处理装置。更进一步地,上述的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为点阵阵列解析装置。更进一步地,上述的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其中,所述流媒体通讯装置为I/O数据通讯接口,或是为无线数据传输装置。更进一步地,上述的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其中,所述无线数据传输装置上连接有天线。更进一步地,上述的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其中,所述供能装置为市电接口,或是为UPS设备。更进一步地,上述的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其中,所述投影装置为短距离鱼眼投影仪。再进一步地,上述的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其中,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包括有做左声道播放组件、右声道播放组件、中置播放组件。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1、可实现实时生成3D虚拟面部,且贴合受众的脸型、外貌,满足定制化的显示需要。2、采用动力杆参与,面部表情、形态生动。3、有别于传统的平面媒体显示,实现立体化的面部造型,没有显示死角。4、整体构造简单,由于实施与维护。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的侧面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际运用状态原理图。其中:1、设备支架;2、定位框;3、投影装置;4、数据处理装置;5、流媒体通讯装置;6、音频播放设备;7、动力杆;8、驱动控制装置;9、供能装置;10、矩阵输出区域;11、矩阵生成区域;12、观看区域;13、落地触控一体机;14、拍照设备;15、补光设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包括有设备支架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设备支架1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框2,定位框2上安装有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同时,为了实时投影出人脸外贸,在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的前端设置有投影装置3,且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上连接有数据处理装置4,满足不同人脸的快速数据处理。并且,为了可对3D虚拟面部实现化妆参考,数据处理装置4上安装有流媒体通讯装置5与音频播放设备6。这样,在投影3D虚拟面部的时候,可配合当前面部表情、状态,进行对应的音频播放。再者,考虑到各个装置的顺畅运转,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投影装置3、数据处理装置4、流媒体通讯装置5、音频播放设备6,通过供能总线连接有供能装置9。结合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由于各个人脸的构造不同,为了针对不同的受众,及时调整显示,贴合受众的脸型外貌,采用的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包括有若干动力杆7。具体来说,动力杆7呈点阵式相邻排列,动力杆7的前端设置有投影层,动力杆7的尾段连接驱动控制装置8。同时,为了满足配合当前面部表情来实现实时生成3D虚拟面部,驱动控制装置8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控制端连接数据处理装置4。并且,为了拥有较佳的显示效果,令点阵构成的3D虚拟面部更为自然,便于后续的彩妆投影参考,数据处理装置4为点阵阵列解析装置。进一步来看,为了配合常见的网络通讯设备或是媒体播放设备的数据传输,流媒体通讯装置5为I/O数据通讯接口。当然,考虑到目前日益成熟的无线数据通讯技术,流媒体通讯装置5亦可以为无线数据传输装置,无线数据传输装置上连接有天线,提高数据通讯效果。同时,考虑到供能取电的稳定需要,供能装置9为市电接口。或是,为UPS设备,满足长时间稳定运转。并且,为了拥有较佳的投影效果,满足短距离集成式布局需要,本技术采用的投影装置3为短距离鱼眼投影仪。再进一步来看,音频播放设备6包括有做左声道播放组件、右声道播放组件、中置播放组件。这样,拥有较佳的媒体播放效果。从本技术的实施过程来看,采集到受众的脸部数据后,可实现实时生成3D虚拟面部。依托于流媒体的配合,可在面部投影彩妆等各种化妆效果,便于受众更为直观的参考。如图2所示,实际实施期间,通过落地触控一体机14来控制拍照设备15获取用户的脸部影像,进而生成3D数字头像。在此期间,可通过补光设备16进行补光。动力杆7的部分具体分解为矩阵输出区域10与矩阵生成区域11及位于两者间的气动传输带,落地触控一体机14内部集成数据处理装置4,即点阵阵列解析装置,将人脸3D数字头像数据信息传输给矩阵输出区域10,通过动力杆7的运作在矩阵生成区域11产生脸部实体构型。依托于投影装置3的配合,在脸部实体构型上映射出人脸图像,用户可通过观看区域13进行观摩。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后有如下优点:1、可实现实时生成3D虚拟面部,且贴合受众的脸型、外貌,满足定制化的显示需要。2、采用动力杆参与,面部表情、形态生动。3、有别于传统的平面媒体显示,实现立体化的面部造型,没有显示死角。4、整体构造简单,由于实施与维护。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包括有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上安装有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所述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的前端设置有投影装置,所述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上连接有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上安装有流媒体通讯装置与音频播放设备,所述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投影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流媒体通讯装置、音频播放设备,通过供能总线连接有供能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包括有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上安装有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所述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的前端设置有投影装置,所述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上连接有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上安装有流媒体通讯装置与音频播放设备,所述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投影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流媒体通讯装置、音频播放设备,通过供能总线连接有供能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虚拟面部成像装置包括有若干动力杆,所述动力杆呈点阵式相邻排列,所述动力杆的前端设置有投影层,所述动力杆的尾段连接驱动控制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实体人脸矩阵自生成投影演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装置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控制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数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