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华章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发光线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48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发光线坠,包括下坠体和上坠体,所述下坠体呈圆锥状,所述上坠体外壁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多道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二灯泡,所述上坠体顶部一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上坠体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下坠体和上坠体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接近挂环的一端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固定安装有二凸透镜,所述腔体远离挂环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凸透镜,所述腔体内靠近凸透镜的两端设置有两个灯座,所述灯座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灯泡,所属腔体内固定安装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夜间建筑施工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发光线坠
本技术涉及线坠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发光线坠。
技术介绍
建筑是指用沉重的物质材料堆砌而成的物质产品,是人类为满足自身居住、交往和其他活动需要而创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人类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空间环境。目前在建筑、机械、安装工程上要用到吊线找正的线坠,但是绝大多数的的线坠只单纯的是一个铁块,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便不能使用,严重影响到夜间施工的进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发光线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发光线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建筑施工用发光线坠,包括下坠体和上坠体,下坠体同轴连接在上坠体的一端,所述下坠体呈圆锥状,所述上坠体外壁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多道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二灯泡,所述第二灯泡外固定安装有反光灯罩,所述上坠体顶部一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上坠体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下坠体和上坠体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贯穿下坠体和上坠体,所述腔体内壁上设置有反光膜,所述腔体接近挂环的一端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呈放射状,所述第二开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凸透镜,所述腔体远离挂环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凸透镜,所述腔体内靠近凸透镜的两端设置有两个灯座,所述灯座均固定连接在腔体内壁上,所述灯座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灯泡,所述腔体内固定安装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两个灯座之间,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通过导线与开关连接,所述开关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坠体外表面顶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橡胶圈。优选的,所述挂环中点处设置有第一开口。优选的,所述第一灯泡、灯座和蓄电池同轴设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发光线坠,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光线通过凸透镜的聚焦照向系在线坠上的吊线上,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清楚地看清吊线的位置,保证了夜间施工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发光线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凸透镜1、第一灯泡2、反光膜3、灯座4、支撑板5、蓄电池6、腔体7、第二灯泡8、反光灯罩9、下坠体10、橡胶圈11、上坠体12、挂环13、开关14、凹槽15、第一开口16、第二开口17、第二凸透镜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建筑施工用发光线坠,包括下坠体10和上坠体12,下坠体10同轴连接在上坠体12的一端,下坠体10呈圆锥状,上坠体12外壁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多道环形的凹槽15,凹槽15内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二灯泡8,第二灯泡8外固定安装有反光灯罩9,反光灯罩9的使用使得光线发散的更加充分,使得夜间施工人员更加清楚地看清楚线坠的位置。上坠体12外表面顶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橡胶圈11,线坠在使用发生碰撞时,橡胶圈11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撞击力对线坠的损害,延长了线坠的使用寿命。上坠体12顶部一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开关14,上坠体12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挂环13,挂环13中点处设置有第一开口16,开口16的设置在中心位置处便保证了吊线不会系偏位置,影响测量的精度。下坠体10和上坠体12内部设置有腔体7,腔体7贯穿下坠体10和上坠体12,腔体7内壁上设置有反光膜3,反光膜3能使第一灯泡2发出的灯光尽可能反射到凸透镜上,腔体7接近挂环13的一端有第二开口17,第二开口17呈放射状,放射状的第二开口17进一步对光线做了聚焦,使得吊线的位置更加清晰。第二开口17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凸透镜18,腔体7远离挂环1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凸透镜1,腔体7内靠近凸透镜1的两端设置有两个灯座4,灯座4均固定连接在腔体7内壁上,灯座4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灯泡2,所述腔体7内固定安装有一支撑板5,支撑板5位于两个灯座之间,第一灯泡2、灯座4和蓄电池6同轴设置,同轴设置能够保证线坠在重力作用下重心不会发生偏移,测量时不会受到影响,支撑板5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6,第一灯泡2和第二灯泡8通过导线与开关14连接,开关14通过导线与蓄电池6相连接。线坠在夜间使用时,打开位于上坠体12顶部的开关14,两个第一灯泡2发出沿线坠轴向的光线,光线通过反光膜3的反射分别汇聚到第二凸透镜18和第一凸透镜1上,经过第二凸透镜18第一凸透镜1和的聚集,光线直接投射到系在挂环13上的吊线上,使得吊线更容易被施工人员看见,上坠体12外壁上的第二灯泡8发出的光线能照亮线坠的轮廓,这样在夜间使用的时候,能够发光的线坠能够更容易被施工人员看见,不仅保证了夜间施工的正常进行,还能提高施工的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建筑施工用发光线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施工用发光线坠,包括下坠体(10)和上坠体(12),所述下坠体(10)呈圆锥状,下坠体(10)同轴连接在上坠体(12)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坠体(12)外壁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多道环形的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二灯泡(8),所述第二灯泡(8)外固定安装有反光灯罩(9),所述上坠体(12)顶部一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开关(14),所述上坠体(12)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挂环(13),所述下坠体(10)和上坠体(12)内部设置有腔体(7),所述腔体(7)贯穿下坠体(10)和上坠体(12),所述腔体(7)内壁上设置有反光膜(3),所述腔体(7)接近挂环(13)的一端有第二开口(17),所述第二开口(17)呈放射状,所述第二开口(17)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凸透镜(18),所述腔体(7)远离挂环(1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凸透镜(1),所述腔体(7)内靠近凸透镜(1)的两端设置有两个灯座(4),所述灯座(4)均固定连接在腔体(7)内壁上,所述灯座(4)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灯泡(2),所述腔体(7)内固定安装有一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位于两个灯座之间,所述支撑板(5)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6),所述第一灯泡(2)和第二灯泡(8)通过导线与开关(14)连接,所述开关(14)通过导线与蓄电池(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发光线坠,包括下坠体(10)和上坠体(12),所述下坠体(10)呈圆锥状,下坠体(10)同轴连接在上坠体(12)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坠体(12)外壁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多道环形的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二灯泡(8),所述第二灯泡(8)外固定安装有反光灯罩(9),所述上坠体(12)顶部一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开关(14),所述上坠体(12)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挂环(13),所述下坠体(10)和上坠体(12)内部设置有腔体(7),所述腔体(7)贯穿下坠体(10)和上坠体(12),所述腔体(7)内壁上设置有反光膜(3),所述腔体(7)接近挂环(13)的一端有第二开口(17),所述第二开口(17)呈放射状,所述第二开口(17)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凸透镜(18),所述腔体(7)远离挂环(13)的一端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章
申请(专利权)人:周华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