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陶瓷料拼接式混凝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01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陶瓷料拼接式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柱的正中间设置有柱型钢,所述柱型钢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内钢筋架,所述柱型钢和内钢筋架之间设置有紧固钢筋,所述内钢筋架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四周设置有内轻质陶瓷层,所述内轻质陶瓷层的四周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轻质陶瓷和混凝土拼接的方式组成了一种轻质化的混凝土结构,该结构的自身重量大大降低,施工起来较为方便,还减少了施工单位的运输成本;采用了轻质陶瓷材料,其在高温下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且导热性极差,能够很好的隔绝明火,使整个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陶瓷料拼接式混凝土结构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结构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轻质陶瓷料拼接式混凝土结构。
技术介绍
从现代人类的工程建设史上来看,相对于砌体结构、木结构和钢、铁结构而言,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兴结构,它的应用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有的考古学者认为,水泥的起源约在公元前5-10万年,以后在公元前3000年,用熟石膏和石灰混合在一起建造了著名埃及的金字塔,这是现存的最早的混凝土结构物。其后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用这种水泥建造了很多建筑物和公路。混凝土结构是在19世纪中期开始得到应用的,由于当时水泥和混凝土的质量都很差,同时设计计算理论尚未建立,所以发展比较缓慢。直到19世纪末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以及试验工作的开展、计算理论的研究、材料及施工技术的改进,这一技术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也开始有了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如上海市的外滩、广州市的沙面等,但工程规模很小,建筑数量也很少。解放以后,我国在落后的国民经济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及国家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各项工程建设中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的建筑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重量比钢结构和木结构的质量大,施工运输混凝土材料消耗的运输费用较高;2、混凝土自身容易开裂,若果遇到损伤修复起来比较麻烦,且混凝土的隔热性能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陶瓷料拼接式混凝土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混凝土结构防火性能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陶瓷料拼接式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柱的正中间设置有柱型钢,所述柱型钢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内钢筋架,所述柱型钢和内钢筋架之间设置有紧固钢筋,所述内钢筋架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四周设置有内轻质陶瓷层,所述内轻质陶瓷层的四周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外钢筋架,所述外钢筋架和第二混凝土层的四周设置有第三混凝土层,所述第三混凝土层的四周设置有外轻质陶瓷层,所述外轻质陶瓷层的四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四周设置水泥层,所述混凝土柱的内部设置有四条均匀分布的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安装在隔热层的内壁中,所述混凝土柱的顶部设置有上横梁,所述混凝土柱的底部设置有下横梁。优选的,所述横向加强筋与隔热层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柱型钢与内钢筋架通过紧固钢筋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横梁安装在隔热层的内壁中,所述上横梁与隔热层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横梁安装在隔热层的内壁中,所述下横梁与隔热层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外轻质陶瓷层与第三混凝土层的连接方式为拼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轻质陶瓷和混凝土拼接的方式组成了一种轻质化的混凝土结构,该结构的自身重量大大降低,施工起来较为方便,还减少了施工单位的运输成本,且结构简单,拼接方便。2、本技术采用了轻质陶瓷材料,其在高温下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且导热性极差,能够很好的隔绝明火,使整个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该结构还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中:1、外轻质陶瓷层;2、第三混凝土层;3、外钢筋架;4、内轻质陶瓷层;5、柱型钢;6、第一混凝土层;7、第二混凝土层;8、上横梁;9、隔热层;10、水泥层;11、横向加强筋;12、内钢筋架;13、紧固钢筋;14、混凝土柱;15、下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陶瓷料拼接式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柱14,混凝土柱14的正中间设置有柱型钢5,柱型钢5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内钢筋架12,柱型钢5和内钢筋架12之间设置有紧固钢筋13,柱型钢5与内钢筋架12通过紧固钢筋13固定连接,使结构更加紧固牢靠,内钢筋架12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6,第一混凝土层6的四周设置有内轻质陶瓷层4,内轻质陶瓷层4的四周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层7,第二混凝土层7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外钢筋架3,外钢筋架3和第二混凝土层7的四周设置有第三混凝土层2,第三混凝土层2的四周设置有外轻质陶瓷层1,外轻质陶瓷层1与第三混凝土层2的连接方式为拼接,外轻质陶瓷层1的四周设置有隔热层9,隔热层9的四周设置水泥层10,混凝土柱14的内部设置有四条均匀分布的横向加强筋11,横向加强筋11安装在隔热层9的内壁中,横向加强筋11与隔热层9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混凝土柱14的顶部设置有上横梁8,上横梁8安装在隔热层9的内壁中,上横梁8与隔热层9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混凝土柱14的底部设置有下横梁15,下横梁15安装在隔热层9的内壁中,下横梁15与隔热层9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在柱型钢5的两侧设置内钢筋架12,并通过紧固钢筋13连接,为混凝土柱14提供一个牢靠的基石,在内钢筋架12的四周依次向外设置第一混凝土层6、内轻质陶瓷层4和第二混凝土层7,第一混凝土层6用来加固结构,在第二混凝土层7的两侧设置外钢筋架3,外钢筋架3也用于加固整体结构,在外钢筋架3的外侧依次向外设置第三混凝土层2、外轻质陶瓷层1、隔热层9和水泥层10,上述中第一混凝土层6、第二混凝土层7和第三混凝土层2为主体结构,内轻质陶瓷层4和外轻质陶瓷层1为拼接结构,内轻质陶瓷层4和外轻质陶瓷层1具有优良防火隔热性能,可保障混凝土柱14不被明火烧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轻质陶瓷料拼接式混凝土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陶瓷料拼接式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柱(1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14)的正中间设置有柱型钢(5),所述柱型钢(5)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内钢筋架(12),所述柱型钢(5)和内钢筋架(12)之间设置有紧固钢筋(13),所述内钢筋架(12)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6),所述第一混凝土层(6)的四周设置有内轻质陶瓷层(4),所述内轻质陶瓷层(4)的四周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层(7),所述第二混凝土层(7)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外钢筋架(3),所述外钢筋架(3)和第二混凝土层(7)的四周设置有第三混凝土层(2),所述第三混凝土层(2)的四周设置有外轻质陶瓷层(1),所述外轻质陶瓷层(1)的四周设置有隔热层(9),所述隔热层(9)的四周设置水泥层(10),所述混凝土柱(14)的内部设置有四条均匀分布的横向加强筋(11),所述横向加强筋(11)安装在隔热层(9)的内壁中,所述混凝土柱(14)的顶部设置有上横梁(8),所述混凝土柱(14)的底部设置有下横梁(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陶瓷料拼接式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柱(1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14)的正中间设置有柱型钢(5),所述柱型钢(5)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内钢筋架(12),所述柱型钢(5)和内钢筋架(12)之间设置有紧固钢筋(13),所述内钢筋架(12)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6),所述第一混凝土层(6)的四周设置有内轻质陶瓷层(4),所述内轻质陶瓷层(4)的四周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层(7),所述第二混凝土层(7)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外钢筋架(3),所述外钢筋架(3)和第二混凝土层(7)的四周设置有第三混凝土层(2),所述第三混凝土层(2)的四周设置有外轻质陶瓷层(1),所述外轻质陶瓷层(1)的四周设置有隔热层(9),所述隔热层(9)的四周设置水泥层(10),所述混凝土柱(14)的内部设置有四条均匀分布的横向加强筋(11),所述横向加强筋(11)安装在隔热层(9)的内壁中,所述混凝土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建陈奔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同力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