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同层积水排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3964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同层积水排除器,包括预埋件和多通接头,预埋件整体呈上下敞开的圆筒状,在预埋件的上端设有环形水封槽,环形水封槽的外环面的上端面低于降板的水平面,环形水封槽的外环面的上端面高于其内环面的上端面,在环形水封槽的内环面的上端上开设有溢流槽,在多通接头的下端接口的下端设有插接在环形水封槽内的环形水封插板,环形水封插板将环形水封槽分割成底部相互连通的外环形水封槽和内环形水封槽,积水从降板流入到外环形水封槽,再从外环形水封槽流入到内环形水封槽,最终从溢流槽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外加排除器管件,不但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降低了同层积水排除器的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结构的同层积水排除器
本技术涉及积水排除器
,特别涉及到一种新型结构的同层积水排除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排水系统中,同层排水或是沉箱的二次排水,通常会出现地面上排水渗入到降板、沉箱中,或排水管道自身的渗漏而引起的降板、沉箱积水,积水在降板、沉箱的排除问题一直是难点,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影响生活健康。现有的同层积水排除器绝大部分包括同层排水配件和积水排除器,积水排除器通过排除器管件与同层排水配件相连通,使得积水汇集在积水排除器内,最终使汇聚在积水排除器内的积水从同层排水配件内排出,采用上述机构的同层积水排除器需要外加一个排除器管件,由于排除器管件是后加的,难以确保在降板的最低点,进而需要在降板上开凿一用于安装排除器管件的安装槽,通过安装槽来安装排除器管件,此种操作不但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提高了同层积水排除器的安装成本,给同层积水排除器的安装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外加排除器管件,不但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降低了同层积水排除器的安装成本,给同层积水排除器的安装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的新型结构的同层积水排除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外加排除器管件,不但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降低了同层积水排除器的安装成本,给同层积水排除器的安装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的新型结构的同层积水排除器。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同层积水排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置在卫生间地面的混凝土结构的预留孔内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整体呈上下敞开的圆筒状,在所述预埋件的上端设有环形水封槽,所述环形水封槽的外环面的上端面低于降板的水平面,所述环形水封槽的外环面的上端面高于其内环面的上端面,在所述环形水封槽的内环面的上端上开设有溢流槽;一上端接口与立管连通的多通接头,在所述多通接头的下端接口的下端设有插接在环形水封槽内的环形水封插板,所述环形水封插板将环形水封槽分割成底部相互连通的外环形水封槽和内环形水封槽,积水从降板流入到外环形水封槽,再从外环形水封槽流入到内环形水封槽,最终从溢流槽排出。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多通接头的下端接口的外周面上设有与环形水封槽的外环面的内表面相配合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上表面低于环形水封槽的外环面的上端面,在所述定位环上开设有进水槽。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进水槽上设有过滤网。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预埋件的下端卡接有与排水管道相连接的卡接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多通接头的下端接口的下端设有插接在环形水封槽内的环形水封插板,环形水封插板将环形水封槽分割成底部相互连通的外环形水封槽和内环形水封槽,积水从降板流入到外环形水封槽,再从外环形水封槽流入到内环形水封槽,最终从溢流槽排出,采用此种结构无需外加排除器管件,不但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降低了同层积水排除器的安装成本,给同层积水排除器的安装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图3所示,图中给出的一种新型结构的同层积水排除器,包括预埋件200和多通接头100。预埋件200设置在卫生间地面的混凝土结构的预留孔内,预埋件200整体呈上下敞开的圆筒状,在预埋件200的上端设有环形水封槽210,环形水封槽210的外环面211的上端面211a低于降板的水平面,便于使降板上的积水流入到环形水封槽210内。环形水封槽210的外环面211的上端面211a高于其内环面212的上端面,在环形水封槽210的内环面212的上端上开设有溢流槽212a,采用此种结构便于将流入环形水封槽210内的积水从溢流槽212a排出。多通接头100的上端接口110与立管连通,在多通接头100的下端接口120的下端设有插接在环形水封槽210内的环形水封插板121,环形水封插板121将环形水封槽210分割成底部相互连通的外环形水封槽210a和内环形水封槽210b。在多通接头100的下端接口120的外周面上设有与环形水封槽210的外环面的内表面相配合的定位环130,定位环130的上表面低于环形水封槽210的外环面211的上端面211a,在定位环130上开设有进水槽131,能够使多通接头100在预埋件200上较为方便的完成定位,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进水槽131上设有过滤网,过滤网能够将混合在积水的杂质过滤出,避免杂质堵塞环形水封槽210,有效的提高了该积水排除器的实用性能。在预埋件200的下端卡接有与排水管道相连接的卡接环300,卡接环300的设置能够较为方便的使预埋件200与排水管道相连接,有效的提高了预埋件200与排水管道之间的稳定性能。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降板上的积水通过进水槽131流入到外环形水封槽210a内,由于外环形水封槽210a与内环形水封槽210b的底部相连通,随着外环形水封槽310a内积水面的上升,从而使内环形水封槽210b的积水面也随之上升,当内环形水封槽210b的积水面上升到溢流槽212a处时,若外环形水封槽210a内的积水面继续上升,会使内环形水封槽210b内的积水从溢流槽212a内排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在多通接头的下端接口的下端设有插接在环形水封槽内的环形水封插板,环形水封插板将环形水封槽分割成底部相互连通的外环形水封槽和内环形水封槽,积水从降板流入到外环形水封槽,再从外环形水封槽流入到内环形水封槽,最终从溢流槽排出,采用此种结构无需外加排除器管件,不但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降低了同层积水排除器的安装成本,给同层积水排除器的安装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结构的同层积水排除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结构的同层积水排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置在卫生间地面的混凝土结构的预留孔内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整体呈上下敞开的圆筒状,在所述预埋件的上端设有环形水封槽,所述环形水封槽的外环面的上端面低于降板的水平面,所述环形水封槽的外环面的上端面高于其内环面的上端面,在所述环形水封槽的内环面的上端上开设有溢流槽;一上端接口与立管连通的多通接头,在所述多通接头的下端接口的下端设有插接在环形水封槽内的环形水封插板,所述环形水封插板将环形水封槽分割成底部相互连通的外环形水封槽和内环形水封槽,积水从降板流入到外环形水封槽,再从外环形水封槽流入到内环形水封槽,最终从溢流槽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同层积水排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置在卫生间地面的混凝土结构的预留孔内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整体呈上下敞开的圆筒状,在所述预埋件的上端设有环形水封槽,所述环形水封槽的外环面的上端面低于降板的水平面,所述环形水封槽的外环面的上端面高于其内环面的上端面,在所述环形水封槽的内环面的上端上开设有溢流槽;一上端接口与立管连通的多通接头,在所述多通接头的下端接口的下端设有插接在环形水封槽内的环形水封插板,所述环形水封插板将环形水封槽分割成底部相互连通的外环形水封槽和内环形水封槽,积水从降板流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建萍王伟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深海宏添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