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承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358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承接机构,属于电炉设备领域,包括移动板和设置在移动板上端的两个接料槽,两个接料槽平行设置,移动板可通过气缸进行驱动,移动板的移动方向可与接料槽的纵向方向垂直或平行,此机构可与输送机构配套实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气缸驱动,自动定位并承接物料,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劳动强度。

A material undertaking agenc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terial receiving mechanis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 furnace equipment, including a mobile plate and two socket grooves set on the upper end of a moving plate, and the two feeder grooves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moving plate can be driven through the cylinder, and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moving plate can be vertical or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square of the feeding slot. The invention adopts a cylinder driven, automatically positioning and carrying materials, and has a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thereby reducing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承接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承接机构。
技术介绍
工业电炉广泛用于陶瓷、冶金、电子、玻璃、化工、机械、耐火材料、新材料开发、特种材料、建材等领域,电炉设备通常是成套的,包括电炉炉体,电力设备(电炉变压器、整流器、变频器等),开闭器,附属辅助电器,真空设备,检测控制仪表(电工仪表、热工仪表等),自动调节系统,工业电炉用机械设备,如进出料机械、炉体倾转装置等,工业电炉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工业炉砌体、工业炉排烟系统、工业炉预热器和工业炉燃烧装置,配套设置的进出料机械部分是工业电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了工业电炉的效率和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一种物料承接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物料承接机构,包括接料槽、移动板、轨道杆、滑动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接料气缸,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轨道杆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滑动座设在所述移动板的下端面且与所述轨道杆滑动连接,所述接料槽设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接料槽的轴向方向与待推送物料的运动方向一致,所述接料气缸的出力轴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且驱动所述移动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感应块,所示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感应开关,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与所述第一感应块相对设置,在所述移动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的极限位置,所述第一感应块在所述第一感应开关的感应范围内。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二感应开关,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示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感应块,所述第二感应开关与所述第二感应块相对设置,在所述移动板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的极限位置,所述第二感应块在所述第二感应开关的感应范围内。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接料槽均布在所述移动板的上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置成可移动的,弥补加工和装配误差,确保精确的接住推送的物料,而且采用接料气缸,自带缓冲,运行平稳,而且采购方便,成本低,规格多样,可根据物料的规格设定不同的行程;2、两侧设置感应开关和感应块,确保移动板的移动距离,保证定位的精确度;3、设置两个轨道槽,可以对两个物料同时承接和推送,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物料承接机构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物料承接机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31-移动板;311-第二感应开关;312-第一感应块;32-接料槽;33-滑动座;34-第二支撑板;35-第一支撑板;36-轨道杆;37-接料气缸;38-第一感应开关;39-第二感应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物料承接机构,包括接料槽32、移动板31、轨道杆36、滑动座33、第一支撑板35、第二支撑板34和接料气缸37,第一支撑板35和第二支撑板34垂直设在底板1上,轨道杆36架设在第一支撑板35和第二支撑板34上,滑动座33设在移动板31的下端面且与轨道杆36滑动连接,接料槽32设在移动板31上,接料槽32的轴向方向与待推送物料的运动方向一致,接料气缸37的出力轴与移动板31固定连接且驱动移动板31在第一支撑板35和第二支撑板34之间移动。优选地,移动板31靠近第一支撑板35的一侧设有第一感应块312,所示第一支撑板35靠近移动板31的一侧设有第一感应开关38,第一感应开关38与第一感应块312相对设置,在移动板31靠近第一支撑板35的的极限位置,第一感应块312在第一感应开关38的感应范围内。优选地,移动板31的下端面设有第二感应开关311,第二支撑板34靠近所示第一支撑板35的一侧设有第二感应块39,第二感应开关311与第二感应块39相对设置,在移动板31靠近第二支撑板34的的极限位置,第二感应块39在第二感应开关311的感应范围内。优选地,接料槽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接料槽32均布在移动板31的上端面。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接料的时候,接料气缸37缩回,当第一感应开关38检测到第一感应块312时,移动板31停止运动,轨道槽32接住第一个待推送的物料,然后接料气缸37伸出,当第二感应开关311感应到第二感应块39时,轨道槽32接住第二个待推送的物料,然后进入下一个工序,整个结构可实现自动接料,输送过程更加自动化,效率更高。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物料承接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承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料槽(32)、移动板(31)、轨道杆(36)、滑动座(33)、第一支撑板(35)、第二支撑板(34)和接料气缸(37),所述第一支撑板(35)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4)垂直设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轨道杆(36)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5)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4)上,所述滑动座(33)设在所述移动板(31)的下端面且与所述轨道杆(36)滑动连接,所述接料槽(32)设在所述移动板(31)上,所述接料槽(32)的轴向方向与待推送物料的运动方向一致,所述接料气缸(37)的出力轴与所述移动板(31)固定连接且驱动所述移动板(31)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5)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4)之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承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料槽(32)、移动板(31)、轨道杆(36)、滑动座(33)、第一支撑板(35)、第二支撑板(34)和接料气缸(37),所述第一支撑板(35)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4)垂直设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轨道杆(36)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5)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4)上,所述滑动座(33)设在所述移动板(31)的下端面且与所述轨道杆(36)滑动连接,所述接料槽(32)设在所述移动板(31)上,所述接料槽(32)的轴向方向与待推送物料的运动方向一致,所述接料气缸(37)的出力轴与所述移动板(31)固定连接且驱动所述移动板(31)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5)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4)之间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承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1)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35)的一侧设有第一感应块(312),所示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维之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