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蛇形排布的混合双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351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蛇形排布的混合双导管,包括第一外管、第二外管、纳米金属棒和密封堵头,第一外管内设有超导腔室,超导腔室内设有满填充的超导液,第二外管嵌设超导液中央,第二外管内设有真空超导腔,纳米金属棒为蛇形结构,纳米金属棒来回穿插于第一外管的超导腔室以及第二外管的真空超导腔,纳米金属棒上紧密缠绕有硅胶发热线,硅胶发热线与设于密封堵头的软导线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蛇形排布的纳米金属棒,使得有利于增大硅胶发热线的吸热长度,与传统超导管相比,便于快速传热,同时采用真空与超导液混合的方式,使得外管的预热时间短,真空的热效能传递快,集成了两种方式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 mixed double conduit with a serpentine arrange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xed double tube of snake like arrangement, which includes a first outer tube, a second outer tube, a nanoscale metal rod and a sealed plug. The first out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superconducting chamber, a superconducting liquid is filled in the superconducting chamber, the second outer tube is embedded in the superconducting Center, the second outer tube is equipped with a vacuum superconducting cavity, and a nanometer metal rod. The nanoscale metal rods are interspersed in the superconducting chamber of the first outer tube and the vacuum superconducting cavity of the second outer tube. The nanometers are tightly wound with silica gel hotlines, and the silica gel hotline is connected to the soft wire attached to the sealed plug. The nano metal rod of snake like arrangement is used in the invention, which helps to increase the heat absorption length of the hot wire of silica gel.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uperconducting tube, it is convenient for rapid heat transfer.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bination of vacuum and superconducting liquid makes the heating time of the outer tube short,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vacuum fas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methods. It is simple and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蛇形排布的混合双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导电热元件领域,特别是一种蛇形排布的混合双导管。
技术介绍
超导热地暖,又称超薄超导热节能干式地暖,其依赖于一种全新的超导热散热材料,具有独特的导热取向,沿两个方向快速、均匀的导热,层状结构可很好地适应任何表面,会很快将地暖管里的热量通过超导层向超导层以面状向周围快速传递,温度传导均匀,性能更稳定,更舒适,特别适合壁挂炉采暖、电采暖、集中供暖等工程。一般加热10-25分钟,即可达到房屋的加热效果。现有的超导管,均采用塑料外管以及内真空的形式,这种方式不仅传导热量效率低,而且在真空环境下升温速度慢,需要预热很长一段时间,热效能不能快速有效的进行传导,因此,导致的热损耗也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蛇形排布的混合双导管,本申请采用蛇形排布的纳米金属棒,使得有利于增大硅胶发热线的吸热长度,与传统超导管相比,便于快速传热,同时采用真空与超导液混合的方式,使得外管的预热时间短,真空的热效能传递快,集成了两种方式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蛇形排布的混合双导管,包括第一外管、第二外管、纳米金属棒和密封堵头,所述第一外管内设有超导腔室,所述密封堵头分别设于第一外管的两端,并使得第一外管的超导腔室形成密闭空间,所述超导腔室内设有满填充的超导液,第二外管嵌设超导液中央,所述第二外管内设有真空超导腔,所述纳米金属棒为蛇形结构,所述纳米金属棒来回穿插于第一外管的超导腔室以及第二外管的真空超导腔,且纳米金属棒的端头分别套设于密封堵头的导线孔中,所述纳米金属棒上紧密缠绕有硅胶发热线,所述硅胶发热线与设于密封堵头的软导线相连。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最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孔的中点位置与密封堵头的中点位置相重合。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最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硅胶发热线上设有硅胶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双重皮包。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最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金属棒上喷涂有0.2mm-0.4mm的纳米绝热涂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蛇形排布的纳米金属棒,使得有利于增大硅胶发热线的吸热长度,与传统超导管相比,便于快速传热;(2)采用真空与超导液混合的方式,使得外管的预热时间短,真空的热效能传递快,集成了两种方式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0-第一外管,11-第二外管,12-超导液,13-纳米金属棒,14-密封堵头,15-导线孔,16-软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实施例:一种蛇形排布的混合双导管,请参阅附图1-附图2所示,包括第一外管10、第二外管11、纳米金属棒13和密封堵头14,所述第一外管10内设有超导腔室,所述密封堵头14分别设于第一外管10的两端,并使得第一外管10的超导腔室形成密闭空间,所述超导腔室内设有满填充的超导液12,第二外管11嵌设超导液12中央,所述第二外管11内设有真空超导腔,所述纳米金属棒13为蛇形结构,所述纳米金属棒13来回穿插于第一外管10的超导腔室以及第二外管11的真空超导腔,且纳米金属棒13的端头分别套设于密封堵头14的导线孔15中,所述纳米金属棒13上紧密缠绕有硅胶发热线,所述硅胶发热线与设于密封堵头14的软导线16相连。由于传统超导管采用塑料外管以及全真空的方式,其传热速度慢,需要预热很久才能达到使用所需的温度,同时升温时热量传导不均匀,容易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本专利技术针对真空传导需要预热很长时间的缺陷,将第一外管10内的超导腔室填充满超导液12,超导液12升温迅速、传热快、无能耗等特点,在传导过程中,预热时间短,能迅速将热量传于管壁,并向地面传热。第二外管11内为真空腔室,纳米金属棒13上紧密缠绕有硅胶发热管,硅胶发热管通过超导液12和真空的混合作用,能保证热能最大程度的保留,防止热量散失。与传统超导管相比,本申请具有升温迅速、传热快、无能耗等特点,比同类产品相比能节省能源30%左右。超导液12采用绝缘超导液体,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废料等,不仅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而且使用清洁卫生,完全实现绿色环保。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将纳米金属棒13设为折叠的蛇形结构,其增大了纳米金属棒13在超导腔室中的面积,有利于增大硅胶发热线的吸热长度,与传统超导管相比,便于快速传热。在同等条件下,本专利技术的升温速度是传统超导管升温速度的2-3倍,温度是电液体管的2倍以上。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金属棒13上喷涂有0.2mm-0.4mm的纳米绝热涂料,纳米金属棒13耐温1000℃,纳米金属棒13涂上纳米绝热涂料后,在200℃以内都不会吸收热量。本专利技术采用金属管,传热速率快,预热时间短,热效能能快速达到极致;在第一外管10内设有超导液12,有利于能源传递快,传递损耗低,极大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蛇形排布的混合双导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蛇形排布的混合双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管、第二外管、纳米金属棒和密封堵头,所述第一外管内设有超导腔室,所述密封堵头分别设于第一外管的两端,并使得第一外管的超导腔室形成密闭空间,所述超导腔室内设有满填充的超导液,第二外管嵌设超导液中央,所述第二外管内设有真空超导腔,所述纳米金属棒为蛇形结构,所述纳米金属棒来回穿插于第一外管的超导腔室以及第二外管的真空超导腔,且纳米金属棒的端头分别套设于密封堵头的导线孔中,所述纳米金属棒上紧密缠绕有硅胶发热线,所述硅胶发热线与设于密封堵头的软导线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蛇形排布的混合双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管、第二外管、纳米金属棒和密封堵头,所述第一外管内设有超导腔室,所述密封堵头分别设于第一外管的两端,并使得第一外管的超导腔室形成密闭空间,所述超导腔室内设有满填充的超导液,第二外管嵌设超导液中央,所述第二外管内设有真空超导腔,所述纳米金属棒为蛇形结构,所述纳米金属棒来回穿插于第一外管的超导腔室以及第二外管的真空超导腔,且纳米金属棒的端头分别套设于密封堵头的导线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焱森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