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帅专利>正文

多功能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33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功能鞋,它是由鞋带(1)、鞋面(2)、鞋底(3)、鞋跟(4)、摩擦轮(5)、轴(6)、盖(7)、蓄电池(8)、导线(9)、磁铁(10)、线框(11)、电刷(12)构成,它的鞋带(1)的整体位置穿接安装在鞋面(2)的上面位置,鞋面(2)的底面位置粘贴安装在鞋底(3)的上面位置,鞋底(3)的后端位置粘贴连接在鞋跟(4)的前侧面位置,鞋跟(4)的上面位置粘贴连接在鞋面(2)的下面后部位置,其特征是:摩擦轮(5)的中间位置过盈安装在轴(6)的两头位置,轴(6)的两端位置活动安装在鞋跟(4)的里侧位置,产生的电能经过电刷(12)、导线(9)传给蓄电池(8)。(*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功能鞋,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鞋类大类,鞋类的特征;鞋类的部件小类,运动鞋组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运动鞋组的技术对多功能鞋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福建省莆田县鞋革厂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216352Y,中国专利号(ZL)为95202395.4号的技术是《排水透气式鞋》的技术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运动鞋组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专利技术,它有效地解决了鞋排水透气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人走路可以产生能量将它收集起来,将人走路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收集到可以使用的蓄电池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鞋。以解决人走路可以产生能量将它收集起来,将人走路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收集到可以使用的蓄电池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技术的多功能鞋主要由鞋带、鞋面、鞋底、鞋跟、摩擦轮、轴、盖、蓄电池、导线、磁铁、线框、电刷构成。它的主要零件鞋带、鞋面、鞋底、蓄电池、导线由市场选用。它的摩擦轮是轮子形状,以橡胶为材料,经过塑造加工制造。它的轴是圆柱形状,以硬导线为材料,经过剪裁加工制造。它的线框是长方形状,以硬导线为材料,经过剪裁加工制造。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多功能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鞋带的整体位置穿接安装在鞋面的上面位置,鞋面的底面位置粘贴安装在鞋底的上面位置,结合成鞋形状的整体结构,功能是起穿的作用。鞋底的后端位置粘贴连接在鞋跟的前侧面位置,鞋跟的上面位置粘贴连接在鞋面的下面后部位置,结合成鞋形状的整体结构,功能是起走路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多功能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摩擦轮的中间位置过盈安装在轴的两头位置,轴的两端位置活动安装在鞋跟的里侧位置,产生的电能经过电刷、导线传给蓄电池,结合成鞋跟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收集能量(摩擦能)的作用。轴的中间线框位置挖接连接在磁铁的中央位置,磁铁的两侧位置粘贴安装在鞋跟的里侧位置,结合成鞋跟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将机械能转换的作用。蓄电池的整体位置接连接在鞋跟的后部位置,鞋跟的后端位置活动安装在盖的整体位置,结合成鞋跟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储蓄能量的作用。这样就实现了本技术的多功能鞋的解决人走路可以产生能量将它收集起来,将人走路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收集到可以使用的蓄电池的技术问题的目的。技术的多功能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解决人走路可以产生能量将它收集起来,将人走路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收集到可以使用的蓄电池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运动鞋组的技术相比有三优点和改进第一,由于本技术的多功能鞋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摩擦轮的中间位置过盈安装在轴的两头位置,轴的两端位置活动安装在鞋跟的里侧位置,产生的电能经过电刷、导线传给蓄电池,结合成鞋跟形状的活动结构,所以能更容易解决起收集能量(摩擦能)的技术问题。第二,由于本技术的多功能鞋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轴的中间线框位置挖接连接在磁铁的中央位置,磁铁的两侧位置粘贴安装在鞋跟的里侧位置,结合成鞋跟形状的活动结构,所以能更容易解决将机械能转换的技术问题。第三,由于本技术的多功能鞋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蓄电池的整体位置接连接在鞋跟的后部位置,鞋跟的后端位置活动安装在盖的整体位置,结合成鞋跟形状的固定结构,所以能更容易解决储蓄能量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多功能鞋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技术的多功能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多功能鞋的鞋跟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多功能鞋的鞋底仰视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零部件的标号说明1鞋带2鞋面3鞋底 4鞋跟5摩擦轮6轴7盖 8蓄电池 9导线 10磁铁 11线框 12电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多功能鞋为实现解决人走路可以产生能量将它收集起来,将人走路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收集到可以使用的蓄电池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附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鞋主要由鞋带1、鞋面2、鞋底3、鞋跟4、摩擦轮5、轴6、盖7、蓄电池8、导线9、磁铁10、线框11、电刷12构成。它的主要零件鞋带1、鞋面2、鞋底3、蓄电池8、导线9由市场选用。它的摩擦轮5是轮子形状,以橡胶为材料,经过塑造加工制造。它的轴6是圆柱形状,以硬导线为材料,经过剪裁加工制造。它的线框11是长方形状,以硬导线为材料,经过剪裁加工制造。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多功能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鞋带1的整体位置穿接安装在鞋面2的上面位置,鞋面2的底面位置粘贴安装在鞋底3的上面位置,结合成鞋形状的整体结构,功能是起穿的作用。鞋底3的后端位置粘贴连接在鞋跟4的前侧面位置,鞋跟4的上面位置粘贴连接在鞋面2的下面后部位置,结合成鞋形状的整体结构,功能是起走路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多功能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摩擦轮5的中间位置过盈安装在轴6的两头位置,轴6的两端位置活动安装在鞋跟4的里侧位置,产生的电能经过电刷12、导线9传给蓄电池8,结合成鞋跟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收集能量(摩擦能)的作用。轴4的中间线框11位置挖接连接在磁铁10的中央位置,磁铁10的两侧位置粘贴安装在鞋跟4的里侧位置,结合成鞋跟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将机械能转换的作用。蓄电池8的整体位置接连接在鞋跟4的后部位置,鞋跟4的后端位置活动安装在盖7的整体位置,结合成鞋跟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储蓄能量的作用。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多功能鞋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收集能量的时候,根据电的原理,首先人走路摩擦轮5移动,然后带动轴6上的线框11转动,线框11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再然后电能经过电刷12通过导线9传到蓄电池8,从而完成收集能量的任务。在使用中,当用蓄电池的时候,根据机械的原理,首先打开盖7,然后拿出蓄电池8,再然后关上盖7,从而完成用蓄电池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技术的多功能鞋的解决人走路可以产生能量将它收集起来,将人走路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收集到可以使用的蓄电池的技术问题的目的。实现本技术的最佳方案是以橡胶为材料,利用鞋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小批生产,以供应生活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的多功能鞋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权利要求1.多功能鞋,它是由鞋带(1)、鞋面(2)、鞋底(3)、鞋跟(4)、摩擦轮(5)、轴(6)、盖(7)、蓄电池(8)、导线(9)、磁铁(10)、线框(11)、电刷(12)构成,它的鞋带(1)的整体位置穿接安装在鞋面(2)的上面位置,鞋面(2)的底面位置粘贴安装在鞋底(3)的上面位置,鞋底(3)的后端位置粘贴连接在鞋跟(4)的前侧面位置,鞋跟(4)的上面位置粘贴连接在鞋面(2)的下面后部位置,其特征是摩擦轮(5)的中间位置过盈安装在轴(6)的两头位置,轴(6)的两端位置活动安装在鞋跟(4)的里侧位置,产生的电能经过电刷(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帅
申请(专利权)人:孙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