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大可专利>正文

驾驶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5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驾驶鞋,包括鞋面(1)、鞋底(2),鞋底(2)由前掌(22)和后跟(21)组成,其特征在于后跟(21)后侧的横断面成外凸弧形。(*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鞋类,尤其涉及改进鞋类的鞋跟、后跟掌形状的驾驶鞋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汽车的刹车、油门等的踏板都是与车底面成一定的倾斜角,因此,驾驶者的脚要长时间保持曲膝、抬起脚前掌、脚跟后侧着地的姿势,并要以脚跟后侧为支点进行前后、左右摆动,来变换所操纵的踏板,现有鞋子的后跟为平板直角形,驾驶时与车底面为线状接触,摆动不顺畅,支撑点小,驾驶者容易产生疲劳而形成事故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驾车时穿着舒适,能降低驾驶者疲劳强度、提高驾驶安全性的驾驶鞋。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驾驶鞋,包括鞋面、鞋底,鞋底由前掌和后跟组成,其结构要点在于后跟后侧的横断面成外凸弧形。这样将后跟后侧的横断面制成外凸弧形,以弧面作为旋转支撑面,阻力小,摆动顺畅,能让驾驶者的脚掌灵活游离于离合器,油门及刹车等踏板之间,因此,驾车时穿着舒适,能降低驾驶者疲劳强度,提高操纵的安全性。多年来,为了行走平稳,后跟整体成平面已成传统定势。本技术克服了这种思维定势所造成的惰性,针对驾驶车辆这一特殊状态,创造性地将后跟后侧的横断面制成外凸弧形,并产生了极佳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后跟后侧的纵断面成外凸弧形。这样,降低了脚跟与车地面的接触距离,舒缓脚跟及腿部各关节及肌肉的压力,进一步降低驾驶者疲劳强度,后跟后侧面整体成球状,前后摆动顺畅,能在各功能踏板间收放更加自如,提高操纵的安全性。鞋后跟后侧成外凸弧形的横断面可进一步具体设计为外凸弧面由后跟后侧向前掌方向延伸10-50毫米,其外凸弧形可为曲线或为半径为20-100毫米的圆弧,并由后跟后侧向前掌方向逐渐加大。同样,后跟后侧纵断面的外凸弧形也可进一步具体设计为外凸弧面由后跟后侧向前掌方向延伸10-50毫米,其外凸弧形可为曲线半径为10-100毫米的圆弧,并由中轴线向两侧逐渐加大。这样,整个后跟后侧成橄榄形,外形美观,外凸弧面由后跟后侧向前掌方向组逐渐趋于平缓,因此,后跟后侧与鞋底平面平滑连接,过渡顺畅,穿着舒适。还可将后跟后侧外凸弧形面延伸至鞋面后跟帮,一般延伸至鞋面后跟帮高度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鞋子后跟后侧的横断面和纵断面制成外凸弧形,使鞋跟后侧整体成球状,后跟与鞋底平面平滑连接,过渡顺畅,降低脚跟与车地面的接触距离,舒缓脚跟及腿部各关节及肌肉的压力,能让驾驶者的脚掌灵活游离于离合器,油门及刹车等踏板之间,摆动顺畅,能在各功能踏板间收放更加自如,穿着舒适,能降低驾驶者疲劳强度,提高操纵安全性,外形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鞋面 11后跟帮 2鞋底 21后跟 22前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驾驶鞋,包括鞋面1、鞋底2,鞋底2由前掌22和后跟21组成,后跟21后侧的横断面成外凸弧形面,该外凸弧形面由后跟最后端向前掌方向延伸35毫米,其半径为20-100毫米,并由后跟后侧向前掌方向逐渐加大,外凸弧形面向上延伸至鞋面后跟帮11高度的二分之一处。如图3所示,实施例2,一种驾驶鞋,包括鞋面1、鞋底2,鞋底2的后跟21后侧除了横断面成外凸弧形面外其纵断面也成外凸弧形面,形成双向弧面的橄榄球状,该纵断面外凸弧形面由后跟最后端向前掌方向延伸45毫米,其半径为10-100毫米,并由中轴线向两侧逐渐加大,外凸弧形面向上延伸至鞋面后跟帮11高度的三分之一处,鞋底压有防滑纹。其余未述部分与上例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驾驶鞋,包括鞋面(1)、鞋底(2),鞋底(2)由前掌(22)和后跟(21)组成,其特征在于后跟(21)后侧的横断面成外凸弧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鞋,其特征在于,后跟(21)后侧的纵断面成外凸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鞋,其特征在于,后跟(21)后侧外凸弧形横断面由后跟后侧向前掌方向延伸10-5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鞋,其特征在于,后跟(21)横断面的外凸弧形半径由后跟后侧向前掌方向逐渐加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鞋,其特征在于,后跟(21)后侧外凸弧形纵断面由后跟向内延伸10-50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鞋,其特征在于,后跟(21)后侧纵断面的外凸弧形半径为10-100毫米。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鞋,其特征在于,后跟(21)纵断面的外凸弧形半径由后跟后侧向前掌方向逐渐加大。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驾驶鞋,其特征在于,后跟(21)的外凸弧形面延伸至鞋面后跟帮(1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驾驶鞋,其特征在于,后跟(21)的外凸弧形面延伸至鞋面后跟帮(11)高度的三分之一。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驾驶鞋,其特征在于,后跟(21)的外凸弧形面延伸至鞋面后跟帮(11)高度的二分之一。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鞋类,尤其涉及改进鞋类的鞋跟、后跟掌形状的驾驶鞋。本技术为一种驾驶鞋,包括鞋面、鞋底,鞋底由前掌和后跟组成,其结构要点在于后跟后侧的横断面成外凸弧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鞋子后跟后侧的横断面和纵断面制成外凸弧形,使鞋跟后侧整体成球状,后跟与鞋底平面平滑连接,过渡顺畅,降低脚跟与车地面的接触距离,舒缓脚跟及腿部各关节及肌肉的压力,能让驾驶者的脚掌灵活游离于离合器,油门及刹车等踏板之间,摆动顺畅,能在各功能踏板间收放更加自如,穿着舒适,能降低驾驶者疲劳强度,提高操纵安全性,外形美观。文档编号A43B13/14GK2648854SQ032785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大可 申请人:李大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可
申请(专利权)人:李大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