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784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应用于儿童安全座椅,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头靠和肩带,所述头靠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座椅本体相连接,并与所述头靠相抵接以随所述头靠相对所述座椅本体同步上下移动;所述调整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肩带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头靠前方,所述调整件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侧或后侧;所述肩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后方。该肩带高度调整机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Shoulder straps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shoulder strap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which is applied to a child safety seat. The child safety seat includes a seat body, a head back and a shoulder strap. The head is connected to the seat body moving up and down. The shoulder strap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includes an adjustment part, and the adjustment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at body. The adjustment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through which one end of the shoulder strap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extends to the front of the head, the adjustment par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s are opened in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other end of the shoulder strap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through-hole and extends to the rear part of the seat body. The shoulder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肩带高度调整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肩带高度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为适应儿童的不同生长阶段,儿童安全座椅的头靠大多设置为高度可调,通过调整儿童安全座椅头靠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乘坐。而儿童安全座椅的肩带一般为固定设置,不能随儿童的身高体型调整,影响乘坐儿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目前亦有出现肩带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当不同身高的儿童乘坐时,分别调整儿童安全座椅的头靠高度和肩带高度,操作步骤繁琐;若是对儿童安全座椅不熟悉的,调整后的头靠高度和肩带高度不相匹配,更需反复调整,使用非常不便。为此,亟需一种方便操作的肩带高度调整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肩带高度调整机构,使得肩带随头靠一起进行高度调整,以方便操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应用于儿童安全座椅,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头靠和肩带,所述头靠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座椅本体相连接,并与所述头靠相抵接以随所述头靠相对所述座椅本体同步上下移动;所述调整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肩带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前方;所述调整件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侧或后侧;所述肩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后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肩带高度调整机构,肩带穿过第一通孔并伸出至座椅本体前方、肩带穿过第二通孔并伸出至座椅本体后方,以束缚乘坐儿童。调整头靠高度时,同时带动调整件,从而带动肩带高度与头靠高度同步调整,简化操作步骤;调整头靠至任一高度时,肩带高度与头靠高度均相匹配,更无需反复调整。该肩带高度调整机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具体地,所述座椅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穿接孔,所述第一穿接孔供所述肩带穿过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后方。具体地,所述调整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具体地,所述调整件朝向所述座椅本体一侧凸伸形成一导向滑块,所述座椅本体对应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滑块卡接于所述导向槽,以使所述调整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导向滑块和导向槽的设置,进一步限定调整件的运动轨迹,防止调整件相对导向件左右移动,使得调整件仅能随头靠相对座椅本体上下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儿童安全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儿童安全座椅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儿童安全座椅去除头靠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儿童安全座椅的后向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儿童安全座椅的侧向剖视图。图6为图5中A部的放大图。图7为头靠与导向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头靠、导向件及调整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9为头靠、导向件及调整件的组装结构的内部示意图。图10为段位卡合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调整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如图1-图4所示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00、头靠200、头靠高度调整机构300、肩带400、肩带高度调整机构500、胯带600及调整带700。头靠200上下移动地连接于座椅本体100;头靠高度调整机构300设置于头靠200上,其包括操作件310(如图9所示)、牵引件320(如图9所示)、卡合件330(如图9所示)、导向件340(如图9所示)及段位卡合件350,用于调整头靠200的高度;肩带高度调整机构500用于调整肩带400的高度。结合图5-图11所示,更具体地:座椅本体100包括座位部110和背靠部120,在本实施例中,座位部110和背靠部120为一体结构,在不同于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例中,亦可设置为分体结构,呈分体结构的座位部110和背靠部120相连接;头靠200上下移动的连接于背靠部120的上侧。两肩带400分别从头靠200下侧的左右两边伸出至座椅本体100的前方,胯带600的一端连接于座位部110,胯带600的另一端向上伸出至座椅本体100的前方,胯带600与两肩带400相连接成Y字型结构,以束缚乘坐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儿童。胯带600的下端可以可拆装地连接于座位部110,亦可以胯带600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座位部110、胯带600与肩带400的连接处对应设有卡接端,通过卡接端的卡接和释放,以方便地束缚乘坐儿童或释放对乘坐儿童的束缚。肩带高度调整机构500包括固定件510和调整件520。结合图3所示,固定件510位于背靠部120和头靠200之间,固定件510呈长杆状结构,长杆状的固定件51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背靠部120前侧的左右两侧。两肩带400连接于固定件510,具体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肩带400的两端分别从上向下穿过固定件510的前后两侧,以使肩带400绕接在固定件510上。结合图3和图4所示,调整件520连接于背靠部120朝向座椅本体100前方的一侧。具体的,背靠部120沿竖向开设有两导向槽121,且两导向槽121呈对称的设置;调整件520具有两个,两调整件520位于座椅本体100的前方,两调整件520朝向导向槽121的方向分别凸伸形成导向滑块521a(如图11所示);导向滑块521a卡接于导向槽121,使得两调整件520分别滑动连接于背靠部120。再请结合图7和图8所示,头靠200的下侧中部向下凸伸并固定连接导向件340;呈长杆状的导向件340与头靠200下侧之间的间隙形成穿接槽210。两调整件520分别位于导向件340的左右两侧,调整件520上下侧与头靠200相抵靠(如图6所示),并随头靠200相对座椅本体100同步上下移动。调整件520的结构如图11所示:调整件520包括固定部521和连接于固定部521二侧的第一定位部522及第二定位部523;固定部521位于座椅本体100和导向件340之间,且导向滑块521a设置于固定部521朝向座椅本体100的一侧;固定部521的上端沿导向件340的上侧向座椅本体100前方凸伸形成第一定位部522,固定部521的下端向导向件340的下侧向座椅本体100前方凸伸形成第二定位部523,使得调整件520大体呈冂状,冂状的调整件520与导向件340外形配合,第一定位部522及第二定位部523分别与导向件340的上下两侧相抵接,以使得调整件520在与导向件340固定连接的头靠200的带动同步上下移动。再请结合图3和图11所示,第一定位部522从前向后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522a和第二通孔522b。第一通孔522a供绕接于固定件510上的肩带400的两端中,位于前侧的一端穿过并伸出至座椅本体100前方;第二通孔522b供绕接于固定件510上的肩带400的两端中,位于后侧的一端穿过并伸出至座椅本体100后方。进一步的,座椅本体100上开设有供肩带400伸出至座椅本体100后方的第一穿接孔122。在不同于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孔522a和第二通孔522b亦可以呈上下地设置或呈左右的设置,只需肩带400的两端分别伸出至座椅本体100的前后两方时不相干涉即可。再请结合图1-图4所示,座位部110的前方中部开设有第二穿接孔111;自第一穿接孔122伸出的两肩带400的一端连接于同一调整带700,调整带700经第二穿接孔111伸出至座椅本体100前方,通过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肩带高度调整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应用于儿童安全座椅,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头靠和肩带,所述头靠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座椅本体相连接,并与所述头靠相抵接以随所述头靠相对所述座椅本体同步上下移动;所述调整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肩带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前方;所述调整件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侧或后侧;所述肩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应用于儿童安全座椅,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头靠和肩带,所述头靠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座椅本体相连接,并与所述头靠相抵接以随所述头靠相对所述座椅本体同步上下移动;所述调整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肩带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前方;所述调整件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侧或后侧;所述肩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宝钜儿童用品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