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2496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设于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之后,包括汇总管道、收集漏斗和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汇总管道设置于多个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和收集漏斗之间,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多个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收集漏斗连接;所述收集漏斗设置于所述汇总管道和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之间,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汇总管道以及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废气收集装置,有效减少逸散性废气的排放量,降低对空气污染,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An exhaust gas collection device for vent pipes or open container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xhaust gas collection device for a free pipe or an open container, which is placed in the air suction pipe of a free pipe or an open container, including a collection pipe, a funnel collection and a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in which the collection pipe is arranged in a number of air suction pipes and collecting leaks in a number of empty pipes or open containers. Between a first port and a second port, the first port is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vent pipes or an open container, the second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ing funnel, and the collecting fun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llection pipe and the exhaust gas processing device with a third port and a fourth port, and the third port and the fourth port are described. The third port is connected to the collecting pipeline and the exhaust gas treatment device. The waste gas collect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discharge amount of the discharged exhaust gas, reduces air pollution, and improves the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chemica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工树脂合成中使用的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树脂合成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安全性,确保设备容器在常压状态下反应,反应釜、稀释釜、脱溶剂釜等容器都设计了放空管道,使设备容器通过放空管道和大气压相同。因此出现了逸散性气体通过放空管道直接排入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在化工树脂合成过程中,典型场景是化工树脂合成反应环节和化工树脂合成脱溶剂环节,这两种场景产生逸散性气体的过程具体如下:(1)化工树脂合成反应环节当化学反应比较剧烈、或反应过程中的回流溶剂量多或反应釜的冷凝器冷却效果不好、冷凝器冷却面积相对较小而来不及冷却时,未冷却的气相的溶剂会经由冷凝器上的放空管道逸出。在逸出过程中,部分气相的溶剂被空气再次冷却以液滴的形式从放空管道口滴落,未被再次冷却的气相溶剂则直接排放到大气中。(2)化工树脂合成脱溶剂环节在化工树脂合成脱溶剂环节,各行业使用的反应釜、稀释釜、脱溶剂釜,在合成树脂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釜温,提高产品性能、降低能耗会使用液环真空泵、配套的油水分离缸和缓冲罐设置真空脱溶剂的生产环节。在真空脱溶剂时,部分没完全被反应产线的冷凝器冷却的溶剂气体和水蒸汽被真空抽到真空泵的缓冲罐和油水分离缸中,然后经过冷却、冷凝转变为液态混合液,该混合液是含有部分溶剂的废水。缓冲罐中的废水从缓冲罐下的放净阀放出进行收集处理,真空泵油水分离缸中的废水,随着使用频次的增加,时间的延长,不断将产生的溶剂气体和水蒸汽,经过冷却、冷凝后由气态转变为液体,最终从真空泵油水分量缸的溢流口流出。液环真空泵的油水分离缸中未被冷却、冷凝的气态溶剂,将从液环真空泵的油水分离缸的放空管逸出,在逸出过程中气相的溶剂被空气再次冷却以液滴的形式从放空管道口滴落,未被再次冷却的气相溶剂,则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由此可见,在在化工树脂合成过程中,普遍存在放空管道排放逸散性气体的情况,在其他化工行业,也存在敞口容器的或逸散性废气排放情况。国家发布的《挥发性有机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中要求化工行业包括树脂合成和其他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气体进行收集后要经过活性炭风机、RTO废气处理装置或其他废气处理装置后排放。有鉴于此,有必要在现有装置上做出改进,对逸散性气体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入大气,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减少逸散性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设于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之后,所述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包括汇总管道、收集漏斗和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汇总管道设置于多个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和收集漏斗之间,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多个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收集漏斗连接;所述收集漏斗设置于所述汇总管道和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之间,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分别与所述汇总管道以及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连接。优选地,所述收集漏斗的第三端口上进一步设有漏斗盖,所述漏斗盖包括大盖和小盖,所述大盖密封于所述第三端口上,使所述收集漏斗的第三端口不漏气;所述小盖设于所述大盖局部,可从所述大盖上打开或闭合,用于观察所述收集漏斗内的状态。优选地,所述汇总管道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收集漏斗的大盖插入所述收集漏斗内部,所述第二端口距离所述收集漏斗的第四端口的距离为所述收集漏斗高度的一半。优选地,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上进一步设有抽风管道,所述抽风管道通过所述收集漏斗的所述大盖插入所述收集漏斗的内部;所述抽风管道底端口位置高于所述汇总管道的第二端口,用于所述汇总管道排放到所述收集漏斗中的逸散性废气被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的抽风管道吸出。优选地,所述收集漏斗的第四端口为锥形并设有阀门。优选地,所述汇总管道上局部设置有平衡压力口与大气连通,所述平衡压力口大小和抽风风机的功率匹配。优选地,所述收集漏斗为带有夹套或盘管的漏斗,用于通过所述夹套或盘管进入和排出冷却水或冷冻水,从而冷却从所述汇总管道中排放的逸散性废气。优选地,在所述汇总管道中进一步设置冷却装置,将所述放空管道中的逸散性废气或挥发性有机溶剂或低分子物料加速冷却。优选地,所述多个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分别与所述汇总管道的第一端口之间设置有阻火阀。优选地,当所述敞口容器可以加盖时,将所述盖子和放空管道连接抽取所述逸散性废气,再排入所述汇总管道;当所述敞口容器无法加盖时,使用吸风罩和吸风管道方式抽取所述逸散性废气,再排入所述汇总管道。本技术的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通过增加汇总管道、收集漏斗和废气处理装置减少废气排放,改造简单,可操作性强,有效保护大气环境和生产人员的健康。附图说明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加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漏斗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其中标号示意为:1:汇总管道;2:收集漏斗;3:废气处理装置;11:平衡压力口;12:冷却装置;21:漏斗盖;22:收集漏斗夹套;31:抽风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以及本技术的下述具体实施例。然而,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设于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之后,包括汇总管道1、收集漏斗2和废气处理装置3,其中,所述汇总管道1设置于多个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和收集漏斗2之间,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多个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连接。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口还可以和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直接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收集漏斗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漏斗2设置于所述汇总管道1和所述废气处理装置3之间,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分别与所述汇总管道1以及所述废气处理装置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处理装置3为活性炭风机处理装置,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还可以为RTO废气处理装置或其他废气处理装置。请同时配合参阅图2,图2为所述收集漏斗2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漏斗2的第三端口上设有漏斗盖21,所述漏斗盖21包括大盖和小盖。所述第三端口优选为所述收集漏斗2的漏斗进口,所述大盖密封于所述第三端口(漏斗进口)上,使所述收集漏斗2的第三端口(漏斗进口)不漏气;所述小盖设于所述大盖局部,可从所述大盖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设于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之后,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包括汇总管道、收集漏斗和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汇总管道设置于多个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和收集漏斗之间,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多个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收集漏斗连接;所述收集漏斗设置于所述汇总管道和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之间,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分别与所述汇总管道以及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设于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之后,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包括汇总管道、收集漏斗和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汇总管道设置于多个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和收集漏斗之间,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多个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吸风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收集漏斗连接;所述收集漏斗设置于所述汇总管道和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之间,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分别与所述汇总管道以及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漏斗的第三端口上进一步设有漏斗盖,所述漏斗盖包括大盖和小盖,所述大盖密封于所述第三端口上,使所述收集漏斗的第三端口不漏气;所述小盖设于所述大盖局部,可从所述大盖上打开或闭合,用于观察所述收集漏斗内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总管道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收集漏斗的大盖插入所述收集漏斗内部,所述第二端口距离所述收集漏斗的第四端口的距离为所述收集漏斗高度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空管道或敞口容器的逸散性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上进一步设有抽风管道,所述抽风管道通过所述收集漏斗的所述大盖插入所述收集漏斗的内部;所述抽风管道底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才张聿晔
申请(专利权)人: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