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针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42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2:59
一种安全注射针筒结构,包括:一针筒、一收针器、一针头及一推杆,该收针器和推杆分别滑设在针筒内,收针器套设一阀塞套,且收针器邻近针筒前端,该针头设在针筒前端,并组接该收针器,该收针器内部设有一连通针头的通孔,该推杆一端延伸形成一尖头部,并配置一塞体,使塞体朝向收针器,且尖头部往收针器和通孔方向穿设在塞体以外;使用时,该尖头部能够随着推杆移往针筒前端,使尖头部插入并扣接收针器通孔,该尖头部还能够随着推杆移往针筒后端,使尖头部通过收针器带动针头移入管道内,即可确实地对使用过的针头进行收纳,提升针筒注射完毕后的安全性,改善现有针头容易刺伤他人的情形。

Safety injection tube structure

A safe injection barrel structure comprises a needle barrel, a needle collector, a needle head and a push rod. The needle collector and the push rod are slid in the needle cylinder respectively. The needle collector is set up with a valve plug. The needle collector is adjacent to the front end of the needle tube. The needle is located on the front end of the needle cylinder and joins the needle collector. The needle coll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needle inside.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is extended to form a tip head, and a plug body is configured to make the plug body toward the needle collector, and the tip head is placed outside the plug body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needle collector and through holes; when used, the tip head can be moved to the front end of the needle cylinder with the push rod, so that the tip head is inserted and buckled to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needle collector. The tip head is also able to follow the tip. The push rod is moved to the back end of the barrel so that the tip head is moved into the pipe through the needle collector to drive the needle into the pipe, and the needles used can be collected, the safety of the needle after the injection is improved,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existing needles to stab others easil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注射针筒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筒结构,当针筒使用注射完毕后,能够将针筒前端的针头收入针筒内,避免针头刺伤他人,以提升安全性的安全注射针筒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注射针筒在使用注射完毕后,由于其前端的针头沾附有人体血液,血液中可能含有可使人感染疾病的细菌或病毒,为避免医护人员或其他人发生被针头刺伤而感染疾病的情形,医护人员一般都会将使用过后的针头,再插回针筒的针套内。但是,在针头插回针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容易因为不小心或精神疲倦等情况,而意外地将针头刺入自己拿取针套的手上,造成医护人员意外感染疾病的情形。有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特以其专门从事注射针筒的生产、制造及设计的多年经验,进而研创出本技术,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注射针筒结构,包括:一针筒,具有一前端、一后端和一管道,该管道内壁邻近该后端的部位设有一止挡部,该管道在前端的部位设有一缩径的第一颈口,该第一颈口与管道内壁之间设有一朝向该后端的第一环面;一收针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连通该第一端及第二端的一通孔,该第一端在该通孔外围设有一环槽,使环槽内壁形成相对的一内环面及一外环面,该内环面邻接该通孔,该外环面设有一螺纹段,该通孔在该第二端设有一第二颈口,该第二颈口与通孔内壁之间设有一朝向该第一端的第二环面,该收针器滑设在该管道内,使该第一端贴靠该针筒第一环面,使第一环面阻挡该收针器由该第一颈口移出该管道,且第二端朝向该针筒后端;一阀塞套,套设在该收针器第二端,随着该收针器滑设在该管道内,使得该阀塞套在该收针器第二端与管道内壁之间产生水密性;一针头,具有一固定套和连接该固定套的一注射针,该固定套内部设有一套孔,与该内环面相套合,该套孔连通该注射针,并在该固定套外壁设有一凸缘,与该螺纹段相螺合;以及一推杆,滑设在该管道内,该推杆一端延伸形成一尖头部,并配置一塞体,使该塞体朝向该收针器第二端,且尖头部往该收针器第二颈口方向穿设在该塞体以外。借由上述,该尖头部能够随着该推杆移往该针筒前端,使尖头部插入并扣接该收针器的第二颈口,该尖头部还能够随着该推杆移往该针筒后端,使尖头部通过该收针器带动该针头移入该管道内,同时该止挡部干涉该收针器由该针筒后端移出该管道。据此,即可简便且确实地对使用过的针头进行收纳,以提升针筒注射完毕后的安全性,改善现有针头容易刺伤他人的情形。承上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结构,该收针器第二端外壁设有一环形嵌槽,该阀塞套套嵌在该环形嵌槽内。承上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结构,该管道内壁位于该针筒前端的部位设有一可干涉该阀塞套移动的干涉部,该干涉部为凸粒、凸肋及凸环中的其中任一个。承上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结构,该推杆一端通过一弱质缩径段延伸形成该尖头部,在该推杆带动该塞体由该针筒后端移出该管道时,能够折断该弱质缩径段,使该收针器和针头收容在该管道内。承上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结构,该推杆、弱质缩径段和尖头部为一体成型。承上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结构,该尖头部设有朝向该塞体的一倒钩,能够扣接该第二环面。承上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结构,该尖头部可设成箭头形态。承上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结构,该第二颈口内壁环设有多个往第二颈口中央延伸的薄片,使得这些薄片在该第二颈口中央围成一中央孔,各薄片之间形成一细沟。承上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结构,该第二颈口可由该第二端往该第一端缩径,该第二端通过一环斜面连通第二颈口。承上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结构,该止挡部为凸粒、凸肋及凸环中的其中任一个,该塞体上设有一可嵌合该止挡部的凹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将针筒前端的针头收入针筒内,避免针头刺伤他人,以提升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的剖示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剖示图;图5为图2的收针器的放大立体图;图6为图3的使用状态的剖示图;图7为图6的又一使用状态的剖示图;图8为图7的又一使用状态的剖示图;图9为图8的又一使用状态的剖示图。附图标记说明1针筒11前端12后端13管道131干涉部14止挡部15第一颈口151第一环面2收针器21第一端22第二端221环形嵌槽23通孔24环槽241内环面242外环面243螺纹段25第二颈口251环斜面252第二环面253薄片254中央孔255细沟3针头31固定套311套孔312凸缘32注射针4推杆41尖头部412倒钩413弱质缩径段42推抵部5塞体51凹部6阀塞套。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明确且充分公开本技术,并予列举较佳实施的图例,以详细说明其实施方式如下述: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附图,由上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安全注射针筒结构,包括一针筒1、一收针器2、一针头3、一推杆4及一阀塞套6。该针筒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前端11、一后端12和连通该针筒1的前端11与后端12的一管道13,该管道13内壁邻近该针筒1后端12的部位设有一止挡部14,该止挡部14可为凸粒、凸肋或凸环,该管道13在该针筒1前端11的部位设有一缩径的第一颈口15,该第一颈口15与管道13内壁之间设有一第一环面151,朝向该针筒1后端12。该收针器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端21、一第二端22和连通该收针器2的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的一通孔23,该收针器2第一端21在该通孔23外围设有一环槽24,使环槽24内壁形成相对应的一内环面241及一外环面242,该内环面241邻接该通孔23,该外环面242设有一螺纹段243;该通孔23在该收针器2第二端22设有一第二颈口25,该第二颈口25可由该收针器2第二端22往该第一端21方向缩径,而且该收针器2第二端22通过一环斜面251连通第二颈口25;该第二颈口25与通孔23内壁之间设有一第二环面252,朝向该收针器2第一端21。该收针器2滑设在该针筒1管道13内,使该收针器2第一端21贴靠在该针筒1第一环面151上,使得该针筒1第一环面151能够阻挡该收针器2由该第一颈口15移出该管道13,且收针器2第二端22朝向该针筒1后端12,该收针器2外壁并未密合贴靠该针筒1管道13内壁。该收针器2第二端22外壁设有一环形嵌槽221,该阀塞套6套嵌在该环形嵌槽221内,且阀塞套6随着该收针器2滑设在该针筒1管道13内,使得该阀塞套6密合贴靠该针筒1管道13内壁,使阀塞套6在该收针器2第二端22外壁与针筒1管道13内壁之间产生水密性,防止药剂由该针筒1管道13的第一颈口15渗漏而出。该针头3具有一固定套31和连接该固定套31的一注射针32,该固定套31内部设有一套孔311,能够套合在该收针器2的内环面241上,而且该套孔311连通该注射针32;并且,该固定套31外壁设有一凸缘312,该固定套31借由该凸缘312螺合该收针器2的螺纹段243。该推杆4能够滑设在该管道13内,该推杆4一端延伸形成一尖头部41,并配置一硅胶或橡胶制的塞体5,使该塞体5朝向该收针器2第二端22,且尖头部41往该收针器2第二颈口25(或环斜面251)方向穿设在该塞体5以外,使得尖头部41显露在塞体5以外;该尖头部41可设成箭头形态,且尖头部41设有朝向该塞体5的一倒钩412,能够扣接该第二颈口25的第二环面252;该塞体5外围设有一凹部51,能够嵌合该针筒1的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安全注射针筒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注射针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针筒,具有一前端、一后端和一管道,该管道内壁邻近该后端的部位设有一止挡部,该管道在前端的部位设有一缩径的第一颈口,该第一颈口与管道内壁之间设有一朝向该后端的第一环面;一收针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连通该第一端及第二端的一通孔,该第一端在该通孔外围设有一环槽,使环槽内壁形成相对的一内环面及一外环面,该内环面邻接该通孔,该外环面设有一螺纹段,该通孔在该第二端设有一第二颈口,该第二颈口与通孔内壁之间设有一朝向该第一端的第二环面,该收针器滑设在该管道内,使该第一端贴靠该针筒第一环面,使第一环面阻挡该收针器由该第一颈口移出该管道,且第二端朝向该针筒后端的一阀塞套,套设在该收针器第二端,随着该收针器滑设在该管道内,使得该阀塞套在该收针器第二端与管道内壁之间产生水密性;一针头,具有一固定套和连接该固定套的一注射针,该固定套内部设有一套孔,与该内环面相套合,该套孔连通该注射针,并在该固定套外壁设有一凸缘,与该螺纹段相螺合;以及一推杆,滑设在该管道内,该推杆一端延伸形成一尖头部,并配置一塞体,使该塞体朝向该收针器第二端,且尖头部往该收针器第二颈口方向穿设在该塞体以外,该尖头部能够随着该推杆移往该针筒前端,使尖头部插入并扣接该收针器的第二颈口,该尖头部还能够随着该推杆移往该针筒后端,使尖头部通过该收针器带动该针头移入该管道内,该止挡部干涉该收针器由该针筒后端移出该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注射针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针筒,具有一前端、一后端和一管道,该管道内壁邻近该后端的部位设有一止挡部,该管道在前端的部位设有一缩径的第一颈口,该第一颈口与管道内壁之间设有一朝向该后端的第一环面;一收针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连通该第一端及第二端的一通孔,该第一端在该通孔外围设有一环槽,使环槽内壁形成相对的一内环面及一外环面,该内环面邻接该通孔,该外环面设有一螺纹段,该通孔在该第二端设有一第二颈口,该第二颈口与通孔内壁之间设有一朝向该第一端的第二环面,该收针器滑设在该管道内,使该第一端贴靠该针筒第一环面,使第一环面阻挡该收针器由该第一颈口移出该管道,且第二端朝向该针筒后端的一阀塞套,套设在该收针器第二端,随着该收针器滑设在该管道内,使得该阀塞套在该收针器第二端与管道内壁之间产生水密性;一针头,具有一固定套和连接该固定套的一注射针,该固定套内部设有一套孔,与该内环面相套合,该套孔连通该注射针,并在该固定套外壁设有一凸缘,与该螺纹段相螺合;以及一推杆,滑设在该管道内,该推杆一端延伸形成一尖头部,并配置一塞体,使该塞体朝向该收针器第二端,且尖头部往该收针器第二颈口方向穿设在该塞体以外,该尖头部能够随着该推杆移往该针筒前端,使尖头部插入并扣接该收针器的第二颈口,该尖头部还能够随着该推杆移往该针筒后端,使尖头部通过该收针器带动该针头移入该管道内,该止挡部干涉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仁传
申请(专利权)人:笙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