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条件优化控制的微流控实验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9402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流控和生物医学分析技术中用于细胞培养条件优化控制的微流控实验装置与方法,微流控芯片从培养室外沿直径方向设有隔离且密封的内外两层,内层中设有干粉溶液进样池、血清溶液进样池、癌细胞进样池和一个废水池,外层是一圈外层水道,在微流控芯片的下方布置一个电磁铁和一个连接电磁铁的直流电源,在微流控芯片的上方布置了三个溶液注射针筒,在外层水道与靠近进样池这一端的每个进样通道之间连接多个并列的稀释支路,每个稀释支路上装有一个压电微阀,每个压电盘均串接一个电磁继电器后连接直流电源;采用多个压电微阀控制水通道的数量,达到对培养液浓度稀释的目的,实现多种浓度的稀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
和生物医学分析中的细胞培养
,具体是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培养条件优化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细胞培养技术指的是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生长,在培养的过程中细胞不再形成组织(动物)。培养物是单个细胞或细胞群。细胞在培养时都要生活在人工环境中,由于环境的改变,细胞的移动或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培养时间加长,传代导致细胞出现单一化型。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是直接观察活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用于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实验医学和肿瘤学等多种学科研究,直接观察细胞的变化可便于摄影,便于使用各种技术:相差、荧光、电镜、组化、同位素标记等方法观察和研究细胞状况,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细胞培养技术易于施用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研究,易于提供大量生物性状相似的实验对象,成为生物制品单克隆抗体生产和基因工程等的材料来源。组织和细胞离体后独立生存在人工的培养环境中,虽然模拟体内环境,仍有很大差异。因而利用培养细胞做实验时,不应视为体内细胞完全相同,把实验结果推测体内,轻易做出与体内等同的结论。目前,对于基于微流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CN105670929.html" title="一种用于细胞培养条件优化控制的微流控实验装置与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细胞培养条件优化控制的微流控实验装置与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条件优化控制的微流控实验装置,包括圆盘状的微流控芯片(6),微流控芯片(6)中心处是培养室(13),培养室(13)正上方设有成像装置,其特征是:微流控芯片(6)从培养室(13)外沿直径方向设有隔离且密封的内外两层,内层中设有干粉溶液进样池(11)、血清溶液进样池(15)、癌细胞进样池(16)和一个废水池(17),外层是一圈外层水道(10),每个所述进样池分别经一个进样通道连接培养室(13),废水池(17)经废水通道连接培养室(13),在微流控芯片(6)的下方布置一个电磁铁(25)和一个连接电磁铁(25)的直流电源(26),在微流控芯片(6)的上方布置了三个溶液注射针筒(7),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细胞培养条件优化控制的微流控实验装置,包括圆盘状的微流控芯片(6),微流控芯片(6)中心处是培养室(13),培养室(13)正上方设有成像装置,其特征是:微流控芯片(6)从培养室(13)外沿直径方向设有隔离且密封的内外两层,内层中设有干粉溶液进样池(11)、血清溶液进样池(15)、癌细胞进样池(16)和一个废水池(17),外层是一圈外层水道(10),每个所述进样池分别经一个进样通道连接培养室(13),废水池(17)经废水通道连接培养室(13),在微流控芯片(6)的下方布置一个电磁铁(25)和一个连接电磁铁(25)的直流电源(26),在微流控芯片(6)的上方布置了三个溶液注射针筒(7),每个溶液注射针筒(7)分别经一根软管(9)伸入一个所述进样池内部;微流控芯片(6)外部设有向外层水道(10)内注入水溶剂的水注射针筒(33),在外层水道(10)与靠近进样池这一端的每个进样通道之间连接多个并列的稀释支路,每个稀释支路上装有一个压电微阀(18),压电微阀(18)中有压电盘(23),每个压电盘(23)均串接一个电磁继电器(32)后连接直流电源(26),每个电磁继电器(32)均串接一个驱动器(31)后连接微控制器(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细胞培养条件优化控制的微流控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成像装置由计算机(1)、目镜(2)、图像采集卡(3)、CCD摄像机(4)、物镜(5)组成,物镜(5)位于微流控芯片(6)的正上方且在目镜(2)的底部,CCD摄像机(4)与目镜(2)的上部连接且连接图像采集卡(3),图像采集卡(3)与计算机(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细胞培养条件优化控制的微流控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在每个连接于进样池和培养室(13)之间的进样通道里面都设有杂质组件(12)和混合驱动组件(21),杂质组件(12)位于进样池和混合驱动组件(21)之间,混合驱动组件(21)靠近培养室(13);混合驱动组件(21)由内肋型微柱(27)和微通道(28)组成,相邻2个内肋型微柱(27)对面相互交错布置,内肋型微柱(27)布置后在进样通道内部空间形成微通道(28);杂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李振张荣标郭建江徐佩锋周晓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