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煮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328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煮茶器,包括容器、承载所述容器的底座,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模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加热模块电连接的电连接器,还包括:支架,设置于容器外;茶篮托架,安装于支架上且可沿所述支架上下移动;驱动装置,设置于容器外,驱动所述茶篮托架上下动作;茶篮,安装于所述茶篮托架上且可伸入所述容器中上下动作;控制器,设置于容器外,与所述加热模块、温度传感器、驱动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控制泡茶的温度及时长,满足泡茶工艺的高要求,泡出更美味的茶;且茶篮、驱动装置相关结构及控制器这些重量较大的器件均设在与容器外,大大降低了容器的重量,拿取更加轻巧省力。

An automatic tea p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tea cooker, which includes a container and a base for carrying the container. The bottom of the container is provided with a temperature sensor and a heating modul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 connec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heating module, and also includes a bracket, placed outside the container, and a tea basket bracket. The drive device is mounted outside the container to drive the tea basket bracket up and down, and the tea basket is mounted on the tea basket bracket and can be extended into the container. Th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to the container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heating module,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he driving device. .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ea in time, meet the high requirements of the tea process and make the more delicious tea, and the tea basket, the driving device related structure and the controller are all located outside the container, greatly reducing the weight of the container, taking more light and labor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煮茶器
本技术涉及煮茶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煮茶器。
技术介绍
茶文化在中华文化圈内影响越来越广泛,煮茶、泡茶用具在我国也得到了普及。传统的煮茶、泡茶方式是将茶叶直接放在茶壶里面,加水同煮或用沸水冲泡,然后直接饮用茶水或者倒入茶杯饮用。上述方式的缺点在于泡茶的温度及时长无法得到控制,从而影响泡茶的味道,而且煮水、泡茶程序分开,操作过程费时费力。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按茶叶温度泡茶的煮茶壶,如专利号为200880021169.8的“使用无绳底座的数据通信”,可控制泡茶的温度和时长,但是其茶篮及驱动茶篮移动的相关结构均设置在容器壶身,每次拿起容器倒茶时均要克服所有结构重力做功,不够轻便省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自动煮茶器,不但能够自动化控制煮茶的温度及煮茶时间,而且取放轻巧省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煮茶器,包括容器、承载所述容器的底座,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模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加热模块电连接的电连接器,所述容器设置有开口,还包括:支架,设置于容器外;茶篮托架,安装于支架上且可沿所述支架上下移动;驱动装置,设置于容器外,驱动所述茶篮托架上下动作;茶篮,安装于所述茶篮托架上且可伸入所述容器中上下动作;控制器,与所述加热模块、温度传感器、驱动装置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茶篮托架包括支承板,用以安装茶篮;滑座,与支承板连接,可沿支架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支承板可竖直转动或水平转动设置于滑座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茶篮托架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以在对应容器开口处的位置固定茶篮的限位部。优选的,所述支承板可拆卸设置于茶篮托架上。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螺杆,与所述电机连接;螺母,套装于所述螺杆外,且与茶篮托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茶篮卡接有茶篮盖。优选的,所述支架与底座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容器设置有容器盖,所述容器盖中部设置有让所述茶篮通过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可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并传给主控制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可接收主控制模块命令,控制加热模块动作;驱动控制模块,可接收主控制模块命令,控制驱动装置动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煮茶器,设置有控制器及驱动茶篮动作的驱动装置,可控制泡茶的温度及时长,满足泡茶工艺的高要求,泡出更美味的茶;且茶篮、驱动装置相关结构及控制器这些重量较大的器件均设在容器外,大大降低了容器的重量,拿取更加轻巧省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五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六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七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八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主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八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煮茶器,包括容器1、承载所述容器1的底座2,所述容器1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和加热模块4,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加热模块4电连接的电连接器5,电连接器5可将整个容器1与电源接通,为整个容器1提供电动力;还包括支架6,所述支架6设置于容器1外;茶篮托架7,安装于支架6上且可沿所述支架6上下移动;驱动装置,设置于容器1外,驱动所述茶篮托架7上下动作;茶篮8,安装于所述茶篮托架7上且可伸入所述容器1中上下动作,茶篮8的上下动作是依靠与其连接的茶篮托架7带动,茶篮托架7的动作由驱动装置驱动;控制器,与所述加热模块4、温度传感器3、驱动装置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安装于底座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于容器1的底部或其他位置。本技术所述的自动煮茶器在使用时,首先在容器1中加水,将电连接器5与电源连通,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模块4动作,对水进行加热,当水温达到设定的温度,即泡茶所需的最佳温度时,温度传感器3检测到该温度值,并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动作,驱动茶篮8向下运动,伸入容器1中开始泡茶,在泡茶过程中,温度传感器3可实时发送温度信息给控制器,控制器实时控制加热模块4的动作,从而实现整个泡茶过程中温度的恒定,当达到设定的泡茶时间时,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反向动作,带动茶篮8向上运动,直至茶篮8脱离容器1中的水面,此时可取下茶篮8,单独拿取容器1进行倒茶。本技术不但可控制泡茶的温度及时长,满足泡茶工艺的高要求,泡出更美味的茶;且茶篮8、驱动装置相关结构及控制器这些重量较大的器件均设在与容器1外,大大降低了容器1的重量,拿取更加轻巧省力。进一步的,所述茶篮托架7包括支承板9,用以安装茶篮8;滑座10,与支承板9连接,可沿支架6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支承板9可竖直转动或水平转动设置于滑座10上。参照图7,支承板9铰接在滑座10上,支承板9可绕铰接轴竖直方向转动,当需要泡茶时将支承板9旋转至水平位置,当不需要泡茶时,可将支承板9旋转至竖直位置,方便容器1的拿取;参照图8和图9,支承板9通过一根竖直设置的竖轴13铰接于滑座10上,支承板9可绕所述竖轴13水平方向转动,当需要泡茶时,将支承板9转动至容器1口对应位置,不需泡茶时可将支承板9转动至其他位置,以避免对容器1的拿取产生干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茶篮托架7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以在对应容器1开口处的位置固定茶篮8的限位部。本实施例中,对于可竖直转动的支承板9来说,分别对应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设置有两个限位部,可分别实现支承板9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的固定;对于可水平转动的支承板9来说,分别对应容器1开口位置和与该位置夹角90°的位置设置有两个限位部,可分别实现支承板9在该两个位置的固定。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限位结构为突起与凹槽的配合结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卡扣结构等。参照图6,优选的,所述支承板9可拆卸设置于茶篮托架7上。当不需要泡茶时,可将支承板9及安装于支承板9上的茶盖取下,便于使用者拿放容器1。本实施例中采用凸块与凹槽的配合结构来实现支承板9的可拆卸,其他实施例中,采用卡扣或其他可拆卸方式也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上所述的三种方便容器1拿取的结构,皆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但并不限定于该三种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的结构在不需要煮茶时,将支承板9及茶篮8移开或拿走。参照图1,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螺杆,与所述电机连接;螺母,套装于所述螺杆外,且与茶篮托架7固定连接。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螺母移动,螺母带动茶篮托架7移动。这只是驱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还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案:参照图3,采用齿轮和齿条配合结构,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上下移动,而齿条与茶篮托架7固定连接,从而带动茶篮托架7上下移动;参照图4,采用曲柄连杆机构,电机带动转轮转动,转轮带动铰接在其边缘的连杆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煮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煮茶器,包括容器、承载所述容器的底座,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模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加热模块电连接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设置有开口,所述自动煮茶器还包括:支架,设置于容器外;茶篮托架,安装于支架上且可沿所述支架上下移动;驱动装置,设置于容器外,用以驱动所述茶篮托架上下动作;茶篮,安装于所述茶篮托架上且可伸入所述容器中上下动作;控制器,与所述加热模块、温度传感器、驱动装置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煮茶器,包括容器、承载所述容器的底座,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模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加热模块电连接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设置有开口,所述自动煮茶器还包括:支架,设置于容器外;茶篮托架,安装于支架上且可沿所述支架上下移动;驱动装置,设置于容器外,用以驱动所述茶篮托架上下动作;茶篮,安装于所述茶篮托架上且可伸入所述容器中上下动作;控制器,与所述加热模块、温度传感器、驱动装置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煮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篮托架包括支承板,用以安装茶篮;滑座,与支承板连接,可沿支架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煮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可竖直转动或水平转动设置于滑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智敏单玉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美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