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自充电图像识别红外成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96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野外自充电图像识别红外成像仪。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防腐蚀外壳、透气窗、滤网、活动盖、视窗、红外线镜头、保护盖、启动开关、停止开关、活动卡、擦拭器、活动轴、图像采集模块、滑轨、主控模块、图像识别模块、电机控制、视频接口、电缆、自充电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红外投影仪放置在夜间无人职守或地形险恶地区,通过采集采集红外图像,送入图像识别模块中,利用SVM分类器进行目标检测,发现人类目标后由无线通讯模块传送红外成像仪的位置信息至信息中心;为保证仪器在野外的长期使用,采用风力发电机与太阳能混合发电为仪器提供可持续绿色能源。广泛适用于防止偷渡、盗猎、盗伐等非法行为或旅游人员夜间翻山涉水遇险等。

A field self charged image recognition infrared imag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ield self charging image recognition infrared imaging instrument. The technical scheme adopted is: including anti-corrosion shell, breathable window, screen, movable cover, window, infrared lens, protection cover, start switch, stop switch, activity card, wiper, moving axis, image acquisition module, slide rail, main control module, image recognition module, motor control, video interface, cable, self. The charging device. In the invention, the infrared projector is placed in the nocturnal unmanned position or the dangerous terrain area. By collecting and collecting infrared images and sending it into the image recognition module, the SVM classifier is used to detect the target, and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infrared imager is transmitted to the information center by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fter the human target is foun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strument in the field. The long term use of wind turbines and solar hybrid generation can provide sustainable green energy for instruments. It is widely used to prevent illegal activities such as illegal smuggling, poaching, illegal logging, or tourist crossing the mountain at n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自充电图像识别红外成像仪
本专利技术属于红外成像领域,涉及一种野外自充电图像识别红外成像仪。
技术介绍
随着热成像技术的成熟以及各种低成本适于民用的热像仪的问世,它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红外热成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目前先进的焦平面技术则省去了光机扫描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上,在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之间,有一个光机扫描机构(焦平面热像仪无此机构)对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单元或分光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处理、转换或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测器显示红外热像图。在工业生产中,许多设备常用于高温、高压和高速运转状态,应用红外热成像仪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测和监控,既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又能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排除隐患。同时,利用热像仪还可以进行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热成像的优势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的温度都高于绝对零度,都会有红外辐射.这是由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结果。其辐射能量正比于自身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辐射出的波长与其温度成反比。红外成像技术就是根据探测到的物体的辐射能的大小。红外热成像仪在医疗、治安、消防、考古、交通、农业和地质等许多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如建筑物漏热查寻、森林探火、火源寻找、海上救护、矿石断裂判别、导弹发动机检查、公安侦察以及各种材料及制品的无损检查等。现有红外成像仪采集到的图像需要人工观察和判断,而我国幅员辽阔、边境线较长、地形差异大,很多地区不适合巡逻人员频繁巡查,尤其在一些地形危险、植被覆盖密集区域,不适合长期驻守,而夜间巡查难度高、危险系数大,现有红外成像仪采集到的图像需要人工观察和判断,而我国幅员辽阔、边境线较长、地形差异大,很多地区不适合巡逻人员频繁巡查,尤其在一些地形危险、植被覆盖密集区域,不适合长期驻守,而夜间巡查难度高、危险系数大,增加了巡查人员的工作难度,特别是夜间进行偷渡、盗猎、盗伐等非法行为或旅游人员夜间翻山涉水,此类情况发现极为困难,往往在事发几日后才能察觉,无法及时制止。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自充电图像识别红外成像仪,红外成像仪放置在夜间无人职守或地形险恶地区,根据红外成像原理采集红外图片,送入图像识别模块中,利用SVM分类器进行目标检测,区分人类目标和非人类目标,发现人类目标后由无线通讯模块传送红外成像仪的位置信息至信息中心,实现快速反映,为保证仪器在野外的长期使用,避免频繁更换电池,采用风力发电机与太阳能混合发电为仪器提供可持续绿色能源,保证红外成像仪持久、可靠运行,广泛适用于防止偷渡、盗猎、盗伐等非法行为或旅游人员夜间翻山涉水遇险等。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外自充电图像识别红外成像仪,包括防腐蚀外壳、透气窗、滤网、活动盖、视窗、红外线镜头、保护盖、启动开关、停止开关、活动卡、擦拭器、活动轴、图像采集模块、滑轨、主控模块、图像识别模块、电机控制、视频接口、电缆、自充电装置;其中透气窗置于防腐蚀外壳左右两侧与防腐蚀外壳内部相通,滤网嵌在透气窗中,防腐蚀外壳正面中部开有视窗,视窗上沿以铰接方式安装有活动盖,红外线镜头正对视窗,与图像采集模块接合,防腐蚀外壳正面右下侧有可扣合的保护盖,保护盖的凹槽中安装有启动开关、停止开关,红外线镜头至于外壳内部,表面安装有与球形镜头契合的擦拭器,擦拭器与图像采集模块两侧的活动轴连接,防腐蚀外壳内部两侧置有滑轨,红外线镜头和图像采集模块放置在滑轨上,防腐蚀外壳内部下方依次安装有主控模块、图像识别模块、电机控制,图像识别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和主控模块连接,电机控制和主控模块连接,主控模块后部有延伸出防腐蚀外壳外部的视频接口,防腐蚀外壳外部边缘处安装有活动卡,电缆连接主控模块和外置自充电装置。所述自充电装置,包括六边形壳体、活动太阳能板、滑动电机、滑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杆、滑轮、滑槽、带齿轨道Ⅰ、展开限位器、光照传感器、闭合限位器、密封块、下部支撑柱、上部支撑柱、折叠控制模块、风能发电机、叶片、收纳凹槽、连接轴、固定块、活动铆接扣、风压传感器、风机位置控制模块、电源自动切换电路、蓄电池Ⅰ、蓄电池Ⅱ、无线通信模块、固定环;其中活动太阳能板位于六边形壳体顶部沿水平中线分为两块,滑动电机位于下测活动太阳能板下方与滑动齿轮连接,滑动齿轮与位于下测活动太阳能板背面的传动齿轮咬合,通过传动杆与滑轮连接,下测活动太阳能板背面安装有平行的滑槽和带齿轨道Ⅰ,传动齿轮与带齿轨道Ⅰ接合,滑轮放置在滑槽中,带齿轨道Ⅰ一侧具有突起,可触碰到位于六边形壳体内侧的展开限位器,六边形壳体内侧中部安装有光照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上下两侧安装有闭合限位器,上测活动太阳能板具有同样的滑动装置;六边形壳体内部左侧安装有下部支撑柱,下部支撑柱一端穿过密封块与风机位置控制模块连接,另一端通过折叠控制模块和活动铆接扣与上部支撑柱连接,上部支撑柱向右侧折叠时与下部支撑柱呈90度夹角,上部支撑柱另一端连接有风能发电机,叶片通过连接轴与风能发电机连接,固定块位于叶片前方中部,与连接轴一同将叶片固定,风压传感器安装在下部支撑柱底部,密封块之上;收纳凹槽位于六边形壳体中部,呈圆形向内凹陷;电源自动切换电路位于风机位置控制模块右侧;蓄电池Ⅰ、蓄电池Ⅱ位于六边形壳体内侧底部;无线通信模块位于蓄电池Ⅱ的右侧;六边形壳体外测各侧面结合处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位于侧面结合处的底部和中部。所述折叠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盒、弧形滑轨、上部限位开关Ⅰ、下部限位开关Ⅰ、折叠部齿轮、折叠部自锁电机、升降轨、辅助支撑体、上部限位开关Ⅱ、下部限位开关Ⅱ、升降自锁电机Ⅰ、升降齿轮、带齿轨道Ⅱ;其中控制盒为半圆形,固定在下部支撑柱上,控制盒内部有弧形滑轨,控制盒里侧开有与弧形滑轨相同轨迹的槽,弧形滑轨的两端安装有上部限位开关Ⅰ和下部限位开关Ⅰ,折叠部齿轮置于弧形滑轨中,并穿过控制盒与上部支撑柱内的折叠部自锁电机连接;下部支撑柱内两侧安装有升降轨,空心柱状的辅助支撑体安装在升降轨上,辅助支撑体左侧底部有一突起部,突起部同侧上下安装有上部限位开关Ⅱ和下部限位开关Ⅱ;控制盒内下部安装有升降自锁电机Ⅰ,升降齿轮与升降自锁电机Ⅰ连接,控制盒与下部支撑柱贴合处开有与升降齿轮位置对应的窗口,升降齿轮与辅助支撑体上的带齿轨道Ⅱ咬合。所述风机位置控制模块,包括风向控制电路、旋转柱、旋转台、环形轨道、逆行开关、弹性触点、旋转电机、升降槽、带齿轨道Ⅲ、升降自锁电机Ⅱ、上部限位块、下部限位块、升降限位开关、升降控制电路;其中旋转柱安装在旋转台上,旋转台上部置有环形轨道,环形轨道上安装有逆行开关,弹性触点以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安装于环形轨道表面上,旋转电机与环形轨道咬合;下部支撑柱底部内侧开有升降槽,升降自锁电机Ⅱ嵌在升降槽中,其齿轮与下部支撑柱内部左侧的带齿轨道Ⅲ咬合;风向控制电路位于旋转电机右侧,升降控制电路位于风向控制电路上方。所述风向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89C51,AD转换器TLC2543,弹性触点开关A1、A2、A3、A4;其中弹性触点开关A1、A2、A3、A4与四个弹性触点相连,弹性触点开关A1、A2、A3、A4一段与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89C5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野外自充电图像识别红外成像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外自充电图像识别红外成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腐蚀外壳(1)、透气窗(2)、滤网(3)、活动盖(4)、视窗(5)、红外线镜头(6)、保护盖(7)、启动开关(8)、停止开关(9)、活动卡(10)、擦拭器(11)、活动轴(12)、图像采集模块(13)、滑轨(14)、主控模块(15)、图像识别模块(16)、电机控制(17)、视频接口(18)、电缆(19)、自充电装置(20);其中透气窗(2)置于防腐蚀外壳(1)左右两侧与防腐蚀外壳(1)内部相通,滤网(3)嵌在透气窗(2)中,防腐蚀外壳(1)正面中部开有视窗(5),视窗上沿以铰接方式安装有活动盖(4),红外线镜头(6)正对视窗,与图像采集模块(13)接合,防腐蚀外壳(1)正面右下侧有可扣合的保护盖(7),保护盖(7)的凹槽中安装有启动开关(8)、停止开关(9),红外线镜头(6)至于外壳内部,表面安装有与球形镜头契合的擦拭器(11),擦拭器(11)与图像采集模块(13)两侧的活动轴(12)连接,防腐蚀外壳(1)内部两侧置有滑轨(14),红外线镜头(6)和图像采集模块(13)放置在(14)滑轨上,防腐蚀外壳(1)内部下方依次安装有主控模块(15)、图像识别模块(16)、电机控制(17),图像识别模块(16)与图像采集模块(13)和主控模块(15)连接,电机控制(17)和主控模块(15)连接,主控模块(15)后部有延伸出防腐蚀外壳(1)外部的视频接口(18),防腐蚀外壳(1)外部边缘处安装有活动卡(10),电缆(19)连接主控模块(15)和外置自充电装置(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自充电图像识别红外成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腐蚀外壳(1)、透气窗(2)、滤网(3)、活动盖(4)、视窗(5)、红外线镜头(6)、保护盖(7)、启动开关(8)、停止开关(9)、活动卡(10)、擦拭器(11)、活动轴(12)、图像采集模块(13)、滑轨(14)、主控模块(15)、图像识别模块(16)、电机控制(17)、视频接口(18)、电缆(19)、自充电装置(20);其中透气窗(2)置于防腐蚀外壳(1)左右两侧与防腐蚀外壳(1)内部相通,滤网(3)嵌在透气窗(2)中,防腐蚀外壳(1)正面中部开有视窗(5),视窗上沿以铰接方式安装有活动盖(4),红外线镜头(6)正对视窗,与图像采集模块(13)接合,防腐蚀外壳(1)正面右下侧有可扣合的保护盖(7),保护盖(7)的凹槽中安装有启动开关(8)、停止开关(9),红外线镜头(6)至于外壳内部,表面安装有与球形镜头契合的擦拭器(11),擦拭器(11)与图像采集模块(13)两侧的活动轴(12)连接,防腐蚀外壳(1)内部两侧置有滑轨(14),红外线镜头(6)和图像采集模块(13)放置在(14)滑轨上,防腐蚀外壳(1)内部下方依次安装有主控模块(15)、图像识别模块(16)、电机控制(17),图像识别模块(16)与图像采集模块(13)和主控模块(15)连接,电机控制(17)和主控模块(15)连接,主控模块(15)后部有延伸出防腐蚀外壳(1)外部的视频接口(18),防腐蚀外壳(1)外部边缘处安装有活动卡(10),电缆(19)连接主控模块(15)和外置自充电装置(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自充电图像识别红外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充电装置(20),包括六边形壳体(21)、活动太阳能板(22)、滑动电机(23)、滑动齿轮(24)、传动齿轮(25)、传动杆(26)、滑轮(27)、滑槽(28)、带齿轨道Ⅰ(29)、展开限位器(30)、光照传感器(31)、闭合限位器(32)、密封块(33)、下部支撑柱(34)、上部支撑柱(35)、折叠控制模块(36)、风能发电机(37)、叶片(38)、收纳凹槽(39)、连接轴(40)、固定块(41)、活动铆接扣(42)、风压传感器(43)、风机位置控制模块(44)、电源自动切换电路(45)、蓄电池Ⅰ(47)、蓄电池Ⅱ(48)、无线通信模块(49)、固定环(50);其中活动太阳能板(22)位于六边形壳体(21)顶部沿水平中线分为两块,滑动电机(23)位于下测活动太阳能板(22)下方与滑动齿轮(24)连接,滑动齿轮(24)与位于下测活动太阳能板(22)背面的传动齿轮(25)咬合,通过传动杆(26)与滑轮(27)连接,下测活动太阳能板(22)背面安装有平行的滑槽(28)和带齿轨道Ⅰ(29),传动齿轮(25)与带齿轨道Ⅰ(29)接合,滑轮(27)放置在滑槽(28)中,带齿轨道Ⅰ(29)一侧具有突起,可触碰到位于六边形壳体(21)内侧的展开限位器(30),六边形壳体(21)内侧中部安装有光照传感器(31),光照传感器(31)上下两侧安装有闭合限位器(32),上测活动太阳能板(22)具有同样的滑动装置;六边形壳体(21)内部左侧安装有下部支撑柱(34),下部支撑柱(34)一端穿过密封块(33)与风机位置控制模块(44)连接,另一端通过折叠控制模块(36)和活动铆接扣(42)与上部支撑柱(35)连接,上部支撑柱(35)向右侧折叠时与下部支撑柱(34)呈90度夹角,上部支撑柱(35)另一端连接有风能发电机(37),叶片(38)通过连接轴(40)与风能发电机(37)连接,固定块(41)位于叶片前方中部,与连接轴(40)一同将叶片(38)固定,风压传感器(43)安装在下部支撑柱(34)底部,密封块(33)之上;收纳凹槽(39)位于六边形壳体(21)中部,呈圆形向内凹陷;电源自动切换电路(45)位于风机位置控制模块(44)右侧;蓄电池Ⅰ(47)、蓄电池Ⅱ(48)位于六边形壳体(21)内侧底部;无线通信模块(49)位于蓄电池Ⅱ(48)的右侧;六边形壳体(21)外测各侧面结合处安装有固定环(50),固定环(50)位于侧面结合处的底部和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自充电图像识别红外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控制模块(36),包括控制盒(51)、弧形滑轨(52)、上部限位开关Ⅰ(53)、下部限位开关Ⅰ(54)、折叠部齿轮(55)、折叠部自锁电机(56)、升降轨(57)、辅助支撑体(58)、上部限位开关Ⅱ(59)、下部限位开关Ⅱ(60)、升降自锁电机Ⅰ(61)、升降齿轮(62)、带齿轨道Ⅱ(63);其中控制盒(51)为半圆形,固定在下部支撑柱(34)上,控制盒(51)内部有弧形滑轨(52),控制盒(51)里侧开有与弧形滑轨(52)相同轨迹的槽,弧形滑轨(52)的两端安装有上部限位开关Ⅰ(53)和下部限位开关Ⅰ(54),折叠部齿轮(55)置于弧形滑轨(52)中,并穿过控制盒(51)与上部支撑柱(35)内的折叠部自锁电机(56)连接;下部支撑柱(34)内两侧安装有升降轨(57),空心柱状的辅助支撑体(58)安装在升降轨(57)上,辅助支撑体(58)左侧底部有一突起部,突起部同侧上下安装有上部限位开关Ⅱ(59)和下部限位开关Ⅱ(60);控制盒(51)内下部安装有升降自锁电机Ⅰ(61),升降齿轮(62)与升降自锁电机Ⅰ(61)连接,控制盒(51)与下部支撑柱贴合处开有与升降齿轮(62)位置对应的窗口,升降齿轮(62)与辅助支撑体(58)上的带齿轨道Ⅱ(63)咬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自充电图像识别红外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洛鸿王新赛贺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英富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