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承载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171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承载结构,可折叠显示装置包含:承载结构,包含:壳体,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枢接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且第三部分具有容置空间;第一支撑平台,位于壳体的第一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的第一部分;第二支撑平台,位于壳体的第二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的第二部分,第二支撑平台的该部分与第一支撑平台的该部分之间具有间隙;支撑件,位于容置空间中;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其两端分别连接支撑件与壳体的第三部分,且第一弹性件的轴向垂直壳体的第三部分;以及挠性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上且覆盖间隙。可避免挠性显示面板弯折区呈悬空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承载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承载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可弯折的显示面板(例如电泳显示面板)的问世,让可折叠的显示装置已出现在目前的电子产品市场中。可折叠的显示装置具有可折叠的壳体,而挠性显示面板设置于可折叠的壳体上,使用者可通过开合壳体来展开或折叠显示面板。一般而言,壳体可具有两个以铰链(Hinge)相连接的部分,挠性显示面板设置于壳体这两个部分各自的支撑平台上,随壳体开合呈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然而,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时可能会造成挠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产生形变,因此当可折叠的显示装置从折叠状态转换到展开状态时,若两支撑平台的间的挠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下方若为悬空状态或无足够的支撑力支撑,显示面板将无法被撑平。如此一来,当使用者观看或操作展开状态的挠性显示面板时,会对使用者产生不佳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避免覆盖间隙的挠性显示面板弯折区呈悬空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含承载结构与挠性显示面板。承载结构包含壳体、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支撑件与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壳体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壳体的第三部分枢接于壳体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壳体的第三部分具有容置空间。第一支撑平台位于壳体的第一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的第一部分。第二支撑平台位于壳体的第二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的第二部分。第二支撑平台的该部分与第一支撑平台的该部分的间具有间隙。支撑件位于容置空间中。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件与壳体的第三部分,且第一弹性件的轴向垂直壳体的第三部分。挠性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上且覆盖间隙。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支撑件包含本体部与凸出部。本体部连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凸出部位于本体部背对第一弹性件的表面。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本体部的宽度与容置空间的宽度大致相同。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凸出部的位置对应于间隙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凸出部的宽度与间隙的宽度大致相同。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本体部抵靠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凸出部耦合于间隙且抵靠挠性显示面板。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含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的第一部分与第一支撑平台远离支撑件的边缘。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含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的第二部分与第二支撑平台远离支撑件的边缘。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或橡胶柱。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挠性显示面板为电泳显示面板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一种承载结构包含壳体、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支撑件与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壳体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壳体的第三部分枢接于壳体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壳体的第三部分具有容置空间。第一支撑平台位于壳体的第一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的第一部分。第二支撑平台位于壳体的第二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的第二部分。第二支撑平台的该部分与第一支撑平台的该部分的间具有间隙。支撑件位于容置空间中。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件与壳体的第三部分,且第一弹性件的轴向垂直壳体的第三部分。挠性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上且覆盖间隙。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支撑件包含本体部与凸出部。本体部连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凸出部位于本体部背对第一弹性件的表面。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本体部的宽度与容置空间的宽度大致相同。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凸出部的位置对应于间隙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凸出部的宽度与间隙的宽度大致相同。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本体部抵靠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含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的第一部分与第一支撑平台远离支撑件的边缘。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含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的第二部分与第二支撑平台远离支撑件的边缘。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或橡胶柱。在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件与壳体的第三部分,且第一弹性件的轴向垂直壳体的第三部分,因此支撑件可受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而往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的间的间隙移动,使得支撑件可用来填补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的间的间隙,以避免覆盖此间隙的挠性显示面板弯折区呈悬空状态。如此一来,当使用者观看或操作展开状态的挠性显示面板时,挠性显示面板可被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与支撑件共同撑平,提升视觉效果。附图说明图1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呈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2绘示图1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分解图。图3绘示图1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沿线段3-3的剖面图。图4绘示图3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呈折叠状态时的剖面图。图5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呈展开状态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简化附图,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图1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呈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2绘示图1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分解图。同时参阅图1与图2,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包含承载结构110与挠性显示面板150。承载结构110包含壳体112、第一支撑平台122、第二支撑平台124、支撑件130与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142。其中,壳体112具有第一部分113、第二部分114与第三部分115。壳体112的第三部分115枢接于壳体112的第一部分113与第二部分114,使得第一部分113与第二部分114可分别于第三部分115的左右两侧枢转。举例来说,铰链117可用来连接壳体112的第一部分113与第三部分115,而铰链118可用来连接壳体112的第二部分114与第三部分115。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2的第一部分113与第二部分114相对于第三部分115可呈对称设置,第一支撑平台122与第二支撑平台124相对于第三部分115也可呈对称设置。此外,壳体112的第三部分115具有容置空间116。支撑件130位于壳体112第三部分115的容置空间116中。第一弹性件142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件130与壳体112的第三部分115,且第一弹性件142的轴向垂直壳体112的第三部分115。这样的设计,当支撑件130受向下的力时,第一弹性件142可被压缩,使得支撑件130可于容置空间116中向下移动;当此力移除时,支撑件130则受第一弹性件142的弹性恢复力而于容置空间116中复位。图3绘示图1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沿线段3-3的剖面图。同时参阅图1与图3,第一支撑平台122位于壳体112的第一部分113上,且第一支撑平台122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112的第一部分113,例如第3图第一支撑平台122向右凸出壳体112的第一部分113。第二支撑平台124位于壳体112的第二部分114上,且第二支撑平台124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112的第二部分114,例如图3第二支撑平台124向左凸出壳体1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承载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承载结构,包含:壳体,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三部分枢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三部分具有容置空间;第一支撑平台,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第二支撑平台,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所述部分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所述部分之间具有间隙;支撑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三部分,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轴向垂直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三部分;以及挠性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上且覆盖所述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承载结构,包含:壳体,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三部分枢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三部分具有容置空间;第一支撑平台,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第二支撑平台,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所述部分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所述部分之间具有间隙;支撑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三部分,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轴向垂直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三部分;以及挠性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上且覆盖所述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含:本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以及凸出部,位于所述本体部背对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宽度与所述容置空间的宽度相同。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位置对应于所述间隙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宽度与所述间隙的宽度相同。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抵靠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耦合于所述间隙且抵靠所述挠性显示面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二弹性件,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远离所述支撑件的边缘。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二弹性件,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远离所述支撑件的边缘。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昱文郑国兴卢俊宇洪裕杰
申请(专利权)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