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违规操作涉密电子文档的管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15523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涉密电子文档信息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违规操作涉密电子文档的管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电子文档的操作人员以及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根据预先定义的操作准则,主动分析操作人员的行为,判断操作是否违规,若违规则自动发出警告并作出处理,同时将违规操作记录行为记录在管理端,管理端将所有的操作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示给管理者,该方法不仅提高了保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减少了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对违规操作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管控效果,并且有效地降低了泄密风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API HOOK技术监控电子文档的操作类型,大大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违规操作涉密电子文档的管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密电子文档信息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对违规操作涉密电子文档的管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于企业尤其是涉密单位来说,安全保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尤其是在涉密单位中,保密管理工作更加需要重视。在涉密单位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涉密电子文档在内部流转,若没有好的内部管控措施,这将会带来巨大的泄密风险。目前企业对涉密电子文档的管理通常是以定密管理系统与管理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的。所有新建的电子文档,均须先经过定密管理系统完成文件定密,涉密文档的流转是通过领导层层审批的方式进行管控。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被动性,缺少对恶意违规操作的管控,有些用户为了方便流转会随意更改文件的名称与密级,然后将文档发送给他人,另外用户只要收到电子文档,不管什么密级用户均可以打开浏览,这些违规行为带来了极大的泄密风险,而单依靠人工管理手段很难管控,完全无法满足涉密单位对涉密文件管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提供了一种对违规操作涉密电子文档的管控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违规操作涉密电子文档的自动化管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一种对违规操作涉密电子文档的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不同密级的人员对不同密级的电子文档的操作权限;S2、监控电子文档的操作类型,识别当前操作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文档的属性信息;S3、根据当前操作用户的操作权限以及电子文档的属性信息,判断当前操作用户对电子文档的操作是否违规,如果操作不违规,则执行步骤S6操作,如果操作违规,且监控到电子文档被强制打开,则执行步骤S4操作,如果操作违规,且监控到电子文档的文件名或电子文档的文件密级发生了变化,则执行步骤S5操作;S4、系统根据当前操作用户的信息判断当前操作用户是否有权限查看所述电子文档,当前操作用户查看不在权限范围内的电子文档时,则系统弹出警告信息,提示当前操作用户无权限查看所述电子文档,并阻止当前操作用户打开所述电子文档;S5、当电子文档的文件名发生了变化,则系统弹出警告信息,提示当前操作用户违规改名,并将修改后的电子文档名称强制恢复回原电子文档名称;当电子文档的密级属性发生了变化,则系统弹出警告信息,提示当前操作用户违规改密级,并将修改后的电子文档密级强制恢复回原电子文档密级;S6、将当前操作用户的每一次操作分别在管理端生成一条操作记录;若存在违规操作,则将违规操作进行标记;S7、展示当前操作用户对电子文档的操作情况。优选的,通过APIHOOK技术监控电子文档的操作类型。优选的,将当前操作用户的每一次操作分别在管理端生成一条操作记录,所生成的操作记录按照操作类型进行分布。进一步的,步骤S7中采用柱状图、饼状图以及报表形式展示当前操作用户对电子文档的操作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对电子文档的操作人员以及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根据预先定义的操作准则,主动分析操作人员的行为,判断操作是否违规,若违规则自动发出警告并作出处理,同时将违规操作记录行为记录在管理端,管理端将所有的操作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示给管理者,该方法不仅提高了保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减少了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对违规操作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管控效果,并且有效地降低了泄密风险。2)、本专利技术通过APIHOOK技术监控电子文档的操作类型,大大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对违规操作涉密电子文档的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用户密级、文档密级,设置核心涉密人员可以查看机密及以下密级文档、普通涉密人员可以查看秘密及以下密级文档、非密人员只能查看非密文档。S2通过APIHOOK技术监控电子文档的操作类型,识别当前操作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文档的属性信息;S2、根据当前操作用户的密级以及电子文档的密级属性信息,判断当前操作用户对电子文档的操作是否违规,如果操作不违规,则执行步骤S6操作,如果监控到非密人员打开密级、机密文档,或者普通涉密人员打开机密电子文档,则执行步骤S4操作,如果操作违规,且监控到电子文档的文件名或电子文档的文件密级发生了变化,则执行步骤S5操作;S4、系统根据当前操作用户的信息判断当前操作用户是否有权限查看所述电子文档,当前操作用户查看不在权限范围内的电子文档时,则系统弹出警告信息,提示当前操作用户无权限查看所述电子文档,并阻止当前操作用户打开所述电子文档;S5、当电子文档的文件名发生了变化,则系统弹出警告信息,提示当前操作用户违规改名,并将修改后的电子文档名称强制恢复回原电子文档名称;当电子文档的密级属性发生了变化,则系统弹出警告信息,提示当前操作用户违规改密级,并将修改后的电子文档密级强制恢复回原电子文档密级;S6、将当前操作用户的每一次操作分别在管理端生成一条操作记录,所生成的操作记录按照操作类型进行分布;若存在违规操作,则将违规操作进行标记;具体的,当前操作用户对电子文档的操作不违规,则在管理端生成一条普通操作记录;若操作违规,则将违规操作以醒目颜色进行标记;S7、系统将所有的电子文档操作数据进行汇总、深入分析和挖掘,并通过柱状图、饼状图等图形方式,直观的显示任一时间段内,某一个人或某一部门的违规操作情况,形成数据分析报表,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由本专利技术通过APIHOOK文档监控技术,主动监控并分析用户的违规操作行为,并作出相应处理,同时将违规数据以统计图表的形式的直观的展示给管理者,极大的提高了保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并对违规操作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管控效果,有效解决现有的定密系统中存在的在“只定不管”的问题,提高日常保密工作的效率,降低泄密风险,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对违规操作涉密电子文档的管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违规操作涉密电子文档的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不同密级的人员对不同密级的电子文档的操作权限;S2、监控电子文档的操作类型,识别当前操作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文档的属性信息;S3、根据当前操作用户的操作权限以及电子文档的属性信息,判断当前操作用户对电子文档的操作是否违规,如果操作不违规,则执行步骤S6操作,如果操作违规,且监控到电子文档被强制打开,则执行步骤S4操作,如果操作违规,且监控到电子文档的文件名或电子文档的文件密级发生了变化,则执行步骤S5操作;S4、系统根据当前操作用户的信息判断当前操作用户是否有权限查看所述电子文档,当前操作用户查看不在权限范围内的电子文档时,则系统弹出警告信息,提示当前操作用户无权限查看所述电子文档,并阻止当前操作用户打开所述电子文档;S5、当电子文档的文件名发生了变化,则系统弹出警告信息,提示当前操作用户违规改名,并将修改后的电子文档名称强制恢复回原电子文档名称;当电子文档的密级属性发生了变化,则系统弹出警告信息,提示当前操作用户违规改密级,并将修改后的电子文档密级强制恢复回原电子文档密级;S6、将当前操作用户的每一次操作分别在管理端生成一条操作记录;若存在违规操作,则将违规操作进行标记;S7、展示当前操作用户对电子文档的操作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违规操作涉密电子文档的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不同密级的人员对不同密级的电子文档的操作权限;S2、监控电子文档的操作类型,识别当前操作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文档的属性信息;S3、根据当前操作用户的操作权限以及电子文档的属性信息,判断当前操作用户对电子文档的操作是否违规,如果操作不违规,则执行步骤S6操作,如果操作违规,且监控到电子文档被强制打开,则执行步骤S4操作,如果操作违规,且监控到电子文档的文件名或电子文档的文件密级发生了变化,则执行步骤S5操作;S4、系统根据当前操作用户的信息判断当前操作用户是否有权限查看所述电子文档,当前操作用户查看不在权限范围内的电子文档时,则系统弹出警告信息,提示当前操作用户无权限查看所述电子文档,并阻止当前操作用户打开所述电子文档;S5、当电子文档的文件名发生了变化,则系统弹出警告信息,提示当前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三菊王卫陈昌健莫申林王微周小将李环寰刘江明王利梅张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