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1490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8:11
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包括:步骤A:根据用户设置的设备前缀以及站点数量,生成与站点数量相匹配的设备唯一标识;步骤B:根据设备唯一标识模拟设备,每条设备唯一标识对应模拟一台设备;步骤C:与数据接收程序建立通信,多台模拟设备同时向数据接收程序发送数据,测试数据接收程序在并发数据压力下的数据处理情况;步骤D:数据接收程序收到数据后进行解析,并写入实时数据表中;步骤E:根据所述实时数据表中数据的出错率,评价数据接收程序的压力测试情况。通过模拟实际设备实时发送数据,并同时模拟多台设备,实现对数据接收程序的压力测试,节约空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
本公开涉及软件压力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压力测试(StressTest),也称为强度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是模拟实际应用的软硬件环境及用户使用过程的系统负荷,长时间或超大负荷地运行测试软件,来测试被测软件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等。压力测试是测试过程中,投入产出比相对而言比较大的工作,基于某种协议的数据接收程序的压力测试不同于以往Web平台系统的压力测试,其主要关注在系统架构的业务逻辑层,所以其主要关注不在于UI操作或用户感观上,更关注数据解析、Socket通信关系。然而,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本申请人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压力测试工具繁多,但大多都是针对用户量的并发测试,不利于协议数据包数据量的并发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无法满足测试要求,且如果连接多台设备进行测试也不符合实际。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以缓解现有压力测试工具大多都是针对用户量的并发测试,不利于协议数据包数据量的并发测试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包括:步骤A:根据用户设置的设备前缀以及站点数量,生成与站点数量相匹配的设备唯一标识;步骤B:根据设备唯一标识模拟设备,每条设备唯一标识对应模拟一台设备;步骤C:与数据接收程序建立通信,多台模拟设备同时向数据接收程序发送数据,测试数据接收程序在并发数据压力下的数据处理情况;步骤D:数据接收程序收到数据后进行解析,并写入实时数据表中;步骤E:根据实时数据表中数据的出错率,评价数据接收程序的压力测试情况。在本公开中,其中,所述步骤C和所述步骤D循环进行。在本公开中,所述设备唯一标识包括:设备前缀,由阿拉伯数字和/或英文字母组成,位数由10位组成;以及设备后缀,介于0001与9999之间,根据所述站点数量依次递增。在本公开中,所述步骤C中,每台所述设备每分钟模拟生成一组数据。在本公开中,每组数据包括至少一类参数。在本公开中,所述步骤D中,所述实时数据表包括:INID,每写入一组数据自动生成一个对应的INID;DID,记载设备唯一标识;时间,记录数据写入的时间;参数代码,每一类参数对应一个参数代码;以及参数值,在一组数据中,所述参数代码所对应的具体数值。在本公开中,还包括:步骤F:根据设备唯一标识生成站点表。在本公开中,所述站点表包括:SID,每写入一条站点数据自动生成一个对应的SID;DID,记载设备唯一标识;日期,记录站点生成的日期;站点名称,用户自行设置,与模拟的设备一一对应;参数代码,每一类参数对应一个参数代码;以及参数名称,用户根据所述参数代码对应编写。在本公开中,所述步骤C中,根据用户提供的IP地址与端口号,与数据接收程序建立通信。在本公开中,所述步骤C中,所述建立通信的方式为Socket连接。(三)有益效果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提供的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或其中一部分:(1)可以模拟实际设备实时发送数据,并可同时模拟多台设备,实现对数据接收程序的压力测试,节约空间和成本;(2)用户自行设置设备前缀,使操作更为人性化,便于用户查看测试结果,自动生成站点后缀,能够简化标识流程,节省人力;(3)每分钟生成一组数据,持续测试数据接收程序的可靠性;(4)将数据接收程序处理过的程序写入实时数据表,便于查看;(5)通过生成站点表,便于与实时数据表进行对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中站点唯一标识的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中,通过模拟多台设备向数据接收程序并行发送数据,实现对数据接收程序在并行数据压力下的数据处理能力的测试。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包括:步骤A:根据用户设置的设备前缀以及站点数量,生成与站点数量相匹配的设备唯一标识;步骤B:根据设备唯一标识模拟设备,每条设备唯一标识对应模拟一台设备;步骤C:与被测数据接收程序建立通信,多台模拟设备同时向被测程序发送数据,测试数据接收程序在并发数据压力下的数据处理情况;步骤D:接收被测数据接收程序处理后的数据,并写入实时数据表中;步骤E:根据所述实时数据表中数据的出错率,评价数据接收程序的压力测试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通过模拟多台设备实时发送数据,从而实现对数据接收程序在并发数据压力下的数据处理情况的测试,节约了空间和成本。在本公开中,其中,步骤C和步骤D循环进行,即每间隔固定的时间,多台模拟设备就会同时向数据接收程序发送一组数据,并将处理后的程序写入实时数据表中,采用此种设置,加大了测试力度,并且能够长时间对数据接收程序进行测试,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中站点唯一标识的构成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设备唯一标识包括:设备前缀,由阿拉伯数字和/或英文字母组成,位数为10位;以及设备后缀,介于0001与9999之间,根据所述站点数量依次递增。例如:用户设置设备前缀为TY20171111,站点数量为500,那么实际的设备唯一标识为TY20171111-0001、TY20171111-0002、TY20171111-0003、……、TY20171111-0500,通过用户自行设置设备前缀,能够使操作更为人性化,并且也便于用户查看测试结果,并且自动生成站点后缀,能够简化标识流程,节省人力。在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每台模拟设备每分钟模拟生成一组数据,从而给数据接收程序留出数据处理的时间,并且也能够保证数据生成的连贯性,从而持续测试数据接收程序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每组数据包括至少一类参数,例如:生成的一组数据中可以包含CO2、PM2.5、PM10等多类参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D中,实时数据表包括:INID,每写入一组数据自动生成一个对应的INID,每个INID各不相同,用于区分每组数据;DID,记载设备唯一标识;时间,记录数据写入的时间;参数代码,每一类参数对应一个参数代码(例如:用户需要测试二氧化碳浓度、PM2.5浓度,则对应的参数代码为CO2和PM2.5);以及参数值,在一组数据中,参数代码所对应的具体数值,将数据接收程序处理过的程序写入实时数据表,便于用户查看,并能够随时了解数据接收程序的压力测试结果。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F:根据设备唯一标识生成站点表,实际应用中,站点表可由使用者自行对照设备唯一标识等参数一一录入,也可根据设备唯一标识等参数自动生成。在本实施例中,站点表包括:SID,每写入一条站点数据自动生成一个对应的SID,每个SID各不相同;DID,记载设备唯一标识,与实时数据表中的DID一一对应;日期,记录站点生成的日期;站点名称,用户自行设置,与模拟的设备一一对应(例如:可将模拟的设备命名为天津观测站、河北观测站等等);参数代码,每一类参数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包括:步骤A:根据用户设置的设备前缀以及站点数量,生成与站点数量相匹配的设备唯一标识;步骤B:根据设备唯一标识模拟设备,每条设备唯一标识对应模拟一台设备;步骤C:与数据接收程序建立通信,多台模拟设备同时向数据接收程序发送数据,测试数据接收程序在并发数据压力下的数据处理情况;步骤D:数据接收程序收到数据后进行解析,并写入实时数据表中;步骤E:根据实时数据表中数据的出错率,评价数据接收程序的压力测试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包括:步骤A:根据用户设置的设备前缀以及站点数量,生成与站点数量相匹配的设备唯一标识;步骤B:根据设备唯一标识模拟设备,每条设备唯一标识对应模拟一台设备;步骤C:与数据接收程序建立通信,多台模拟设备同时向数据接收程序发送数据,测试数据接收程序在并发数据压力下的数据处理情况;步骤D:数据接收程序收到数据后进行解析,并写入实时数据表中;步骤E:根据实时数据表中数据的出错率,评价数据接收程序的压力测试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和所述步骤D循环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所述设备唯一标识包括:设备前缀,由阿拉伯数字和/或英文字母组成,位数由10位组成;以及设备后缀,介于0001与9999之间,根据所述站点数量依次递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所述步骤C中,每台所述设备每分钟模拟生成一组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接收程序压力测试方法,每组数据包括至少一类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亮王佳张金永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