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43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7:56
一种计算机,包括安装板以及固定于安装板上的线夹,该线夹包括一用以夹持线缆的束线部、连接于该束线部且相对的一第一夹持部和一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部和该第二夹持部能够夹持该安装板。该线夹通过第一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夹持并固定于安装板,不仅拆装方便还可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100866298,申请日为2013年03月19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线夹”的专利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夹。
技术介绍
线扣常被用于固定线缆。然,线扣通常是在底面粘胶以固定于机壳或各种背板上,一旦固定就很难取下来,如果强硬取下,背胶容易损坏,导致线扣无法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取下且可重复利用的线夹。一种线夹,固定于一安装板,该线夹包括一用以夹持线缆的束线部、连接于该束线部且相对的一第一夹持部和一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部和该第二夹持部能够夹持该安装板。相较现有技术,该线夹通过第一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夹持并固定于一安装板,不仅拆装方便还可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线夹的较佳实施方式与一机箱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中的线夹的另一方向的立体放大图。图3是图1的立体组装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安装板10线夹20机箱30底板32卡口12束线部22第一夹持部24第二夹持部26底壁220收容部222收容空间224开口226延伸片240突出部242延伸臂260连接臂262弹性臂264线缆4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线夹20装设于一安装板10,该线夹20用以固定线缆40。该安装板10垂直装设于机箱30的底板32。该安装板10开设一卡口12。该线夹20包括一束线部22、一第一夹持部24和一第二夹持部26。该束线部22包括一底壁220及设置于该底壁220上方的收容部222。该收容部22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L”形的束线臂,每一束线臂包括垂直该底壁220向上延伸的第一臂部及自该第一臂部的顶部垂直向另一束线臂延伸的第二臂部。该两束线臂与该底壁220共同围合成一收容线缆40的收容空间224。该两束线臂的第二臂部之间形成一供线缆40进出该收容空间224的开口226。该第一夹持部24包括自该底壁220的底面的后侧向下垂直延伸的一延伸片240和凸设于该延伸片240的前侧的一突出部242。该第二夹持部26包括自该底壁220的底面的前侧向下垂直延伸的两延伸臂260、垂直连接该两延伸臂260的底端的一连接臂262和分别自该两延伸臂260的末端向外再向上延伸的两L形的弹性臂264。每一弹性臂264的顶端向该第一夹持部24的方向突出。请参照图3,使用时,自上而下将该线夹20装设于该安装板10,使该延伸片240和该第二夹持部26相互远离地弹性变形并分别沿该安装板10的后侧和前侧向下移动,直至该突出部242卡合于该安装板10的卡口12。该两弹性臂264的顶端抵顶该安装板10的前侧,将该线夹20固定于该安装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计算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包括一机箱,机箱内设置有一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一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包括一束线部、一第一夹持部和一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部和该第二夹持部能够夹持该安装板;该束线部设有一收容线缆的收容空间及与该收容空间相连通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包括一机箱,机箱内设置有一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一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包括一束线部、一第一夹持部和一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部和该第二夹持部能够夹持该安装板;该束线部设有一收容线缆的收容空间及与该收容空间相连通的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束线部包括一底壁及设置于该底壁上方的两相向的“L”形的束线臂,每一束线臂包括自该底壁向上延伸的一第一臂部及自该第一臂部的顶部垂直向另一束线臂延伸的一第二臂部,两束线臂及该底壁共同围合成该收容空间,该两束线臂的第二臂部的末端之间形成该开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板设有一卡口,该第一夹持部包括自该束线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泉港璟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