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片LED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388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片LED,包括底座、焊接层、支架、透镜、正极引线框架、负极引线框架、电控箱、金属热沉、固晶硅胶、芯片、荧光粉、第一金线、散热板和蓄电池,所述底座顶端设置有焊接层,所述焊接层顶端设置有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散热孔和散热板,能够有效的对LED进行散热,能够有效的提高LED整体的使用寿命,增强LED的品质,设置了聚光罩,能够有效的将芯片发出的光进行集中,使LED发出的光更加明亮,进而不能更好的提高LED的品质,设置了热能发电机,能够有效的利用芯片工作时发出的热量,能够有效的将热量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从而能够使LED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片LED
本技术涉及LED
,具体为一种贴片LED。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但是目前市场上的LED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散热孔和散热板,不能有效的对LED进行散热,不能有效的提高LED整体的使用寿命,没有设置聚光罩,不能有效的将芯片发出的光进行集中,进而不能更好的提高LED的品质,没有设置热能发电机,不能有效的的利用芯片工作时发出的热量,不能有效的将热量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从而不能使LED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贴片LED,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散热孔和散热板,不能有效的对LED进行散热,不能有效的提高LED整体的使用寿命,没有设置聚光罩,不能有效的将芯片发出的光进行集中,进而不能更好的提高LED的品质,没有设置热能发电机,不能有效的的利用芯片工作时发出的热量,不能有效的将热量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从而不能使LED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贴片LED,包括底座、焊接层、支架、透镜、正极引线框架、负极引线框架、电控箱、金属热沉、固晶硅胶、芯片、荧光粉、第一金线、第二金线、聚光罩、散热孔、集热板、导热棒、热能发电机、散热板和蓄电池,所述底座顶端设置有焊接层,所述焊接层顶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顶端安装有透镜,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正极引线框架,所述支架另一侧设置有负极引线框架,所述支架一端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支架内部底端设置有设置有金属热沉,所述金属热沉顶端设置有固晶硅胶,所述固晶硅胶顶端设置有芯片,所述芯片顶端涂有荧光粉,所述芯片正极通过第二金线与正极引线框架连接,所述芯片负极通过第一金线与负极引线框架连接,所述芯片外侧设置有聚光罩,所述聚光罩顶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聚光罩外侧设置有散热板,所述芯片一端设置有集热板,所述集热板一端设置有导热棒,所述导热棒一端安装有热能发电机,所述热能发电机输出端电性连接蓄电池输入端。优选的,所述金属热沉与支架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固晶硅胶与芯片通过强力胶粘接。优选的,所述透镜为一种树脂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正极引线框架和负极引线框架外侧均设置有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散热孔和散热板,能够有效的对LED进行散热,能够有效的提高LED整体的使用寿命,增强LED的品质,设置了聚光罩,能够有效的将芯片发出的光进行集中,使LED发出的光更加明亮,进而不能更好的提高LED的品质,设置了热能发电机,能够有效的的利用芯片工作时发出的热量,能够有效的将热量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从而能够使LED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芯片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聚光罩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蓄电池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焊接层;3、支架;4、透镜;5、正极引线框架;6、负极引线框架;7、电控箱;8、金属热沉;9、固晶硅胶;10、芯片;11、荧光粉;12、第一金线;13、第二金线;14、聚光罩;15、散热孔;16、集热板;17、导热棒;18、热能发电机;19、散热板;20、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贴片LED,包括底座1、焊接层2、支架3、透镜4、正极引线框架5、负极引线框架6、电控箱7、金属热沉8、固晶硅胶9、芯片10、荧光粉11、第一金线12、第二金线13、聚光罩14、散热孔15、集热板16、导热棒17、热能发电机18、散热板19和蓄电池20,底座1顶端设置有焊接层2,焊接层2顶端设置有支架3,支架3顶端安装有透镜4,支架3一侧设置有正极引线框架5,支架3另一侧设置有负极引线框架6,支架3一端设置有电控箱7,电控箱7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0,支架3内部底端设置有设置有金属热沉8,金属热沉8顶端设置有固晶硅胶9,固晶硅胶9顶端设置有芯片10,芯片10顶端涂有荧光粉11,芯片10正极通过第二金线13与正极引线框架5连接,芯片10负极通过第一金线12与负极引线框架6连接,芯片10外侧设置有聚光罩14,聚光罩14顶部开设有散热孔15,聚光罩14外侧设置有散热板19,芯片10一端设置有集热板16,集热板16一端设置有导热棒17,导热棒17一端安装有热能发电机18,热能发电机18输出端电性连接蓄电池20输入端。为了更好的将金属热沉8与支架3紧密结合,以及便于拆卸和安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金属热沉8与支架3通过螺栓连接。为了更好的紧密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晶硅胶9与芯片10通过强力胶粘接。为了更好的使透镜4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透镜4为一种树脂材质的构件。为了更好的增强正极引线框架5和负极引线框架6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正极引线框架5和负极引线框架6外侧均设置有加强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底座1顶端设置有焊接层2,有效的将支架3与底座1进行紧密连接,底座1内部底端设置有金属热沉8,金属热沉8有效的将芯片10发出的热量进行吸收,对LED整体进行散热的效果,底座1顶端设置有透镜4,有效的保护芯片10,防止异物进入芯片10内部,对芯片10内部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坏,芯片10外侧设置有聚光罩14,有效的将芯片10发出的光进行聚集,使芯片10发出的光不会分散,使芯片10工作发出的光更加明亮,聚光罩14上设置有散热孔15,散热孔15有效的将芯片10工作时发出的热量进行散热,聚光罩14外侧设置有散热板19,散热板19有效的吸收芯片10发出的热量,使芯片10延长使用寿命,芯片10外侧设置有集热板16,集热板16有效的收集芯片10工作时发出的热量,集热板16将热量通过导热棒17传递至热能发电机18中,热能发电机18吸收热量,将热量转化为电能,热能发电机18将电能传递至蓄电池20中进行储存,使LED整体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贴片LED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贴片LED,包括底座(1)、焊接层(2)、支架(3)、透镜(4)、正极引线框架(5)、负极引线框架(6)、电控箱(7)、金属热沉(8)、固晶硅胶(9)、芯片(10)、荧光粉(11)、第一金线(12)、第二金线(13)、聚光罩(14)、散热孔(15)、集热板(16)、导热棒(17)、热能发电机(18)、散热板(19)和蓄电池(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设置有焊接层(2),所述焊接层(2)顶端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顶端安装有透镜(4),所述支架(3)一侧设置有正极引线框架(5),所述支架(3)另一侧设置有负极引线框架(6),所述支架(3)一端设置有电控箱(7),所述电控箱(7)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0),所述支架(3)内部底端设置有设置有金属热沉(8),所述金属热沉(8)顶端设置有固晶硅胶(9),所述固晶硅胶(9)顶端设置有芯片(10),所述芯片(10)顶端涂有荧光粉(11),所述芯片(10)正极通过第二金线(13)与正极引线框架(5)连接,所述芯片(10)负极通过第一金线(12)与负极引线框架(6)连接,所述芯片(10)外侧设置有聚光罩(14),所述聚光罩(14)顶部开设有散热孔(15),所述聚光罩(14)外侧设置有散热板(19),所述芯片(10)一端设置有集热板(16),所述集热板(16)一端设置有导热棒(17),所述导热棒(17)一端安装有热能发电机(18),所述热能发电机(18)输出端电性连接蓄电池(20)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片LED,包括底座(1)、焊接层(2)、支架(3)、透镜(4)、正极引线框架(5)、负极引线框架(6)、电控箱(7)、金属热沉(8)、固晶硅胶(9)、芯片(10)、荧光粉(11)、第一金线(12)、第二金线(13)、聚光罩(14)、散热孔(15)、集热板(16)、导热棒(17)、热能发电机(18)、散热板(19)和蓄电池(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设置有焊接层(2),所述焊接层(2)顶端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顶端安装有透镜(4),所述支架(3)一侧设置有正极引线框架(5),所述支架(3)另一侧设置有负极引线框架(6),所述支架(3)一端设置有电控箱(7),所述电控箱(7)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0),所述支架(3)内部底端设置有设置有金属热沉(8),所述金属热沉(8)顶端设置有固晶硅胶(9),所述固晶硅胶(9)顶端设置有芯片(10),所述芯片(10)顶端涂有荧光粉(11),所述芯片(10)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孟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宏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