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电建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38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电建材,包括层压件或/和镁质凝胶层,层压件包括依次叠合的氟塑料薄膜层、第一封装材料层、第一封装胶膜层、太阳能电池层、第二封装材料层和背板,所述第一、第二封装材料层包括基底层和混合型热固性粉末涂层,所述镁质凝胶层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第二封装材料层的一侧。该绿电建材既能够解决轻量化的问题,又能够满足抗紫外、抗老化、抗冲击、防火等行业技术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电建材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材领域,具体是新能源发电、光伏应用、绿色建材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封装材料的绿电建材。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绿色发展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题。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筑节能就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占比节节攀升。权威资料显示,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建筑能耗仅占社会总能耗的10%,而到“十二五”期末已上升至社会总能耗的三成多。据了解,我国现有建筑和在建建筑9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建筑节能工作任重道远。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平均节能达58%、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15%、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达7.7%。绿色建筑是一个新事物,从传统建筑上升到绿色建筑,离不了绿色建材大量而广泛的应用。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是当前绿色建筑的一个发展潮流,也是当前分布式光伏发电重要的应用形式。按照与建筑结合的安装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光电建筑一体化(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s,简称BIPV)和光电建筑附加(Buildingattachedphotovoltaics,简称BAPV)。光电建筑一体化是实施绿色建筑战略,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光电建筑一体化是将建筑技术与艺术和光伏发电技术有机结合成一体,形成建筑的新领域。BIPV不但具有外围护结构的功能,同时又能产生电能供建筑使用。发展光电建筑一体化的过程中,传统建筑构造与现代光伏工程技术和理念得到融合,光伏发电系统以建筑为载体,与建筑融合为一体,光伏发电的技术、所需设备都要作为建筑元素纳入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使太阳能系统成为建筑组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达到与建筑物的完美结合,而不是将建筑和光伏作为两层皮粘合起来。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安装方式是光伏电池与瓦、砖、建材、玻璃等建筑材料复合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建筑构件或建筑材料,以此构成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等,对光伏组件的要求较高。光伏组件不仅要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甚至还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感。而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是光伏建筑附加,是用普通光伏组件,它在原有的建筑上安装,并不替代建筑材料或构筑构件,直接安装到屋顶或附加在墙面的光伏系统。普通的光伏组件(太阳电池组件采用钢化玻璃封装)通常质量较大,其重量每平方米达到10公斤以上,加上安装支撑结构,每平方米至少达到12公斤以上,当其应用在建筑物顶部或墙面等场合中,对光伏组件的支撑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增加了工程建设、安装的成本。在建筑及家庭屋顶安装过程中,存在重量重,安装劳动强度大,实施困难;有些场合由于建筑承重载荷的限制不能安装;产品外观单一,不太容易变化以适应不同建筑美观的要求等缺点。BAPV不会增加建筑物的防水、遮风的性能。而且,BAPV会增加建筑负载,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另外,对建筑物表面来说,BAPV还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建筑材料。相对来说,BIPV更加的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我们当今所追求的主要太阳能发电系统。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光电建筑一体化的基于复合封装材料的绿电建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量化并且适合安装更多场合的基于复合封装材料的绿电建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绿电建材,包括层压件或/和镁质凝胶层,层压件包括依次叠合的氟塑料薄膜层、第一封装材料层、第一封装胶膜层、太阳能电池层、第二封装材料层和背板,所述第一、第二封装材料层包括基底层和混合型热固性粉末涂层,所述镁质凝胶层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第二封装材料层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型热固性粉末涂层原料包括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固化剂、聚酯树脂以及聚酯树脂固化剂。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底与所述的混合型热固性粉末涂层的重量份比例范围为20-60份:40-80份。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底的单位面积重量范围为30-400g/m2,所述的混合型热固性粉末涂层设置在所述的基底上的单位面积重量范围为70-400g/m2。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混合型热固性粉末涂层中,所述的丙烯酸树脂与聚酯树脂的重量份比例范围为30-70份:70-30份。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混合型热固性粉末涂层中,所述的丙烯酸树脂与聚酯树脂的重量份比例范围为40-60份:60-40份。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合型热固性粉末涂层的胶化时间范围为50-1000s,斜板流动范围为10-40cm,软化点温度范围为80-120℃。进一步地,所述的丙烯酸树脂固化剂与所述的聚酯树脂不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的聚酯树脂固化剂与所述的丙烯酸树脂不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的丙烯酸树脂固化剂是羧基聚酯树脂、羟基聚酯树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偏苯三酸三缩水甘油酯、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羟烷基酰胺、异氰酸酯、封闭型多异氰酸酯、脲二酮、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双氰胺、癸二酸二酰肼氢、二氨基二苯砜、四甲基甘脲、氨基树脂、氢化环氧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任意配比的混合。进一步地,所述的聚酯树脂固化剂是GMA丙烯酸树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偏苯三酸三缩水甘油酯、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羟烷基酰胺、异氰酸酯、封闭型多异氰酸酯、脲二酮、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二氨基二苯砜、四甲基甘脲、氨基树脂、氢化环氧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任意配比的混合。进一步地,所述的丙烯酸树脂是由GMA丙烯酸树脂,羟基丙烯酸树脂或者羧基丙烯酸树脂或者双官能团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的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几种单体聚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的丙烯酸树脂是GMA丙烯酸树脂,折射率范围为1.40-1.50,环氧当量范围为300-800g/eq,玻璃化温度范围为40-70℃,粘度范围为75-600Pa·s,软化点温度范围为100-120℃。进一步地,所述的丙烯酸树脂是羟基丙烯酸树脂,折射率范围为1.40-1.50,羟值范围为15-70mgKOH/g,玻璃化温度范围为40-70℃,粘度范围为75-600Pa·s,软化点温度范围为100-120℃。进一步地,所述的丙烯酸树脂是羧基丙烯酸树脂,折射率范围为1.40-1.50,酸值范围为15-85mgKOH/g,玻璃化温度范围为40-70℃,粘度范围为75-600Pa·s,软化点温度范围为100-120℃。进一步地,所述的聚酯树脂是由羟基聚酯树脂或者羧基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的聚酯树脂由对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2-甲基丙二醇、1,6-已二醇、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邻苯二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绿电建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电建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压件或/和镁质凝胶层,层压件包括依次叠合的氟塑料薄膜层、第一封装材料层、第一封装胶膜层、太阳能电池层、第二封装材料层和背板,所述第一、第二封装材料层包括基底层和混合型热固性粉末涂层,所述镁质凝胶层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第二封装材料层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电建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压件或/和镁质凝胶层,层压件包括依次叠合的氟塑料薄膜层、第一封装材料层、第一封装胶膜层、太阳能电池层、第二封装材料层和背板,所述第一、第二封装材料层包括基底层和混合型热固性粉末涂层,所述镁质凝胶层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第二封装材料层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电建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镁质凝胶层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电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为胶黏剂层或热熔型胶膜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电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件还包括第二封装胶膜层,其被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正荣龙国柱刘皎彦练成荣王伟力
申请(专利权)人:上迈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