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104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换热器和辅助热源循环机;换热器包括翅片以及穿设于翅片内的换热管;换热管包括外换热管和设置在外换热管内的内换热管,形成流通冷媒工质的外换热管和辅助热源工质的内换热管;辅助热源循环机与内换热管连通,以使辅助热源工质在换热器和辅助热源循环机之间循环流通。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控制系统和相应的控制方法,能够在空调制冷时,能够将室内的冷凝水引入室外机换热器中的辅助热源工质的内换热管,减小空调能量损失,提高空调的制冷能力与能效,省电节能;能够在空调制热时,在室外机换热器中的换热管接入辅助热源工质,提高制热能力,进而提升空调整机的能力与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空调是日常生活中用于调节局部空间温度的一种常用电器,随时科技的发展,冷暖空调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应用。空调的调温原理主要是利用逆卡诺循环,工质从低温热源中吸收热量,在高温热源中放出热量,通过不断吸热、放热循环,达到制冷或供暖的目的。现有技术在空调制冷或者制热过程中,只有冷媒工质和空气两种工质进行换热,不能利用其它辅助热源工质,其换热量和换热效率都有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部分缺陷。本专利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换热量和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升空调整机的能力与能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向换热器输送辅助热源的辅助热源循环机;其中,换热器包括翅片以及穿设于翅片内的换热管;换热管包括外换热管和设置在外换热管内的内换热管,形成流通冷媒工质的外换热管和辅助热源工质的内换热管;辅助热源循环机与内换热管连通,以使辅助热源工质在换热器和辅助热源循环机之间循环流通。优选地,外换热管的端部成圆锥体,与内换热管外壁封闭连接;在外换热管的圆锥体壁面上设有流通冷媒工质的进出口。优选地,在外换热管的外部且位于内换热管的出口外壁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内换热管的盘管温度;优选地,内换热管的出口内壁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出口处的循环水温度。优选地,辅助热源循环机包括加热室,用于加热辅助热源;辅助热源循环机外部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室外温度。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空调控制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向换热器输送辅助热源的辅助热源循环机;其中,换热器包括翅片以及穿设于翅片内的换热管;换热管包括外换热管和设置在外换热管内的内换热管,形成流通冷媒工质的外换热管和蓄热工质的内换热管;外换热管的端部成圆锥体,与内换热管外壁封闭连接;在外换热管的圆锥体端部设有流通冷媒工质的进出口;在外换热管的外部且位于内换热管的出口外壁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内换热管的盘管温度;内换热管的出口内壁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出口处的循环水温度;辅助热源循环机与内换热管连通;辅助热源循环机包括加热室,用于加热辅助热源;辅助热源循环机外部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室外温度;并且控制方法包括:制冷开机,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温度;在室外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环境高温阈值的情况下,启动辅助热源循环机,并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热水器出口循环水温;在循环水温小于预设的水温阈值的情况下,则关闭换热器出水阀门,使循环水在换热器内循环,并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换热器内换热管的盘管温度;在换热器内换热管的盘管温度小于预设的盘管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延时若干秒后,停止辅助热源循环机工作。优选地,在循环水温大于等于预设的水温阈值的情况下,则引入温度小于预设的水温阈值的循环水,并检测换热器出口循环水温。优选地,检测空调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在排气温度小于预设的排气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延时若干秒后,停止辅助热源循环机工作。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空调控制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向换热器输送辅助热源的辅助热源循环机;其中,换热器包括翅片以及穿设于翅片内的换热管;换热管包括外换热管和设置在外换热管内的内换热管,形成流通冷媒工质的外换热管和蓄热工质的内换热管;外换热管的端部成圆锥体,与内换热管外壁封闭连接;在外换热管的圆锥体端部设有流通冷媒工质的进出口;在外换热管的外部且位于内换热管的出口外壁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内换热管的盘管温度;内换热管的出口内壁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出口处的循环水温度;辅助热源循环机与内换热管连通;辅助热源循环机包括加热室,用于加热辅助热源;辅助热源循环机外部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室外温度;并且控制方法包括:制热开机,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温度;在室外温度小于等于预设的环境低温阈值的情况下,启动辅助热源循环机,并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热水器出口循环水温;在循环水温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后,则关闭换热器出水阀门,使循环水在换热器内循环;空调制热停止后关闭辅助热源循环机。优选地,在循环水温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后,加热室加热循环水至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后送入换热器内换热管循环,并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内换热管出口循环水温。优选地,在循环水温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后,加热室停止加热,循环水在换热器内循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控制系统,由于设有辅助热源循环机,向换热器输送辅助热源,因此可以提高空调室外机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换热量。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在空调制冷时,能够将室内的冷凝水引入室外机换热器中的辅助热源工质的内换热管,减小空调能量损失,提高空调的制冷能力与能效,省电节能。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在空调制热时,在室外机换热器中的换热管接入辅助热源工质,提高制热能力,进而提升空调整机的能力与能效。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控制系统中换热器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空调制冷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空调制冷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空调制热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6是空调制热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控制系统中换热器的示意性结构图,对于空调控制系统,换热器是其主要部件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套管翅片式换热器100包括翅片,穿设于翅片内的有换热管110。冷热工质在换热器100的换热管110内流通进行换热。图2所示的是图1中换热器100的换热管110的示意性结构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换热管110包括外换热管112,在外换热管112内设置有同心的内换热管111,形成流通冷媒的外换热管112和流通辅助热源工质的内换热管111,冷热工质在内外换热管112内进行对流换热。在一个实施例中,换热器100的外换热管112的端部设计成圆锥体,与内换热管111的外壁进行封闭连接;进一步地,在外换热管112的圆锥体壁面上设有流通冷媒的进出口(113和114),此进出口(113和114)相对圆锥体面可以突出,也可以不突出。进一步地,在外换热管112的外部且位于内换热管111的出口114外壁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内换热管111的盘管温度;内换热管111的出口114内壁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出口114处的循环水温度。在本专利技术中,和套管翅片式换热器100配套的重要设备是辅助热源循环机200,其内部包括过滤器、软化室、循环泵、排水泵、加热室以及电控模块。其中的加热室因加热源可分为电加热室和燃气燃烧室两种。前者以电加热管加热内部水源,主要用于小匹数空调;后者利用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向所述换热器输送辅助热源的辅助热源循环机;其中,所述换热器包括翅片以及穿设于所述翅片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外换热管和设置在所述外换热管内的内换热管,形成流通冷媒工质的外换热管和辅助热源工质的内换热管;所述辅助热源循环机与所述内换热管连通,以使所述辅助热源工质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辅助热源循环机之间循环流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向所述换热器输送辅助热源的辅助热源循环机;其中,所述换热器包括翅片以及穿设于所述翅片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外换热管和设置在所述外换热管内的内换热管,形成流通冷媒工质的外换热管和辅助热源工质的内换热管;所述辅助热源循环机与所述内换热管连通,以使所述辅助热源工质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辅助热源循环机之间循环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外换热管的端部成圆锥体,与所述内换热管外壁封闭连接;在所述外换热管的圆锥体壁面上设有流通冷媒工质的进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在所述外换热管的外部且位于内换热管的出口外壁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以测量所述内换热管的盘管温度;所述内换热管的出口内壁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出口处的循环水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辅助热源循环机包括加热室,用于加热辅助热源;所述辅助热源循环机外部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室外温度。5.一种空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空调控制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向所述换热器输送辅助热源的辅助热源循环机;其中,所述换热器包括翅片以及穿设于所述翅片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外换热管和设置在所述外换热管内的内换热管,形成流通冷媒工质的外换热管和蓄热工质的内换热管;所述外换热管的端部成圆锥体,与所述内换热管外壁封闭连接;在所述外换热管的圆锥体端部设有流通冷媒工质的进出口;在所述外换热管的外部且位于内换热管的出口外壁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以测量所述内换热管的盘管温度;所述内换热管的出口内壁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出口处的循环水温度;所述辅助热源循环机与所述内换热管连通;所述辅助热源循环机包括加热室,用于加热辅助热源;所述辅助热源循环机外部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室外温度;并且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制冷开机,通过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温度;在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环境高温阈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辅助热源循环机,并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热水器出口循环水温;在所述循环水温小于预设的水温阈值的情况下,则关闭所述换热器出水阀门,使循环水在换热器内循环,并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峰孙远成王彦生曾福祥姜全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