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钢结构和CGM料的高压灌浆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拌制灌浆料;步骤二,灌浆孔的连接和设置;步骤三,排气孔的连接和设置;步骤四,灌浆;步骤五,排气孔检查;步骤六,采用超声波对测法对灌浆密实度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CGM灌浆料的高自流性、无收缩性以及高压灌浆的无空隙性,保证钢结构内混凝土的充分密实,机械化程度高,节能环保,施工质量好,施工安全性高,适用于建筑结构中钢管混凝土的施工,如钢管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梁、钢管桁架腹杆混凝土施工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钢结构和CGM料的高压灌浆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用钢结构和CGM料的高压灌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国家处于建设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来势迅猛,如火如荼,遍及全国各个区域,建筑风格新颖多样。建筑行业就是一个围绕建筑的设计、施工、装修、管理而展开的行业。城市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建筑不仅仅只是一个供人们住宿休息,娱乐消遣的人工作品,它从很大的方面上与我们的经济、文化和生活相关联。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多数采用钢框架结合核心筒、剪力墙等结构,作为高层建筑主要结构形式,钢管混凝土成为高层结构不可或缺的施工工艺。普通的钢管混凝土施工中,通常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在钢构件上预留混凝土浇筑孔,人工使用料斗进行浇筑,这种方式人员投入大、施工效率低、材料损耗率大;此外,普通浇筑方法要求预留孔洞大,对结构的强度、完整性存在着影响,人工浇筑钢管混凝无法振捣,即使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密实程度仍难以保证,这就为建筑的使用寿命带来了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钢结构和CGM料的高压灌浆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钢结构和CGM料的高压灌浆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拌制灌浆料:将CGM灌浆料与5-40摄氏度的饮用水按照质量比18-20:100的比例进行人工搅拌或者机械搅拌,机械搅拌的时间为1-2分钟,人工搅拌时先加入总量三分之二的饮用水并且搅拌2分钟,然后加入剩余的饮用水并且搅拌充分,人工搅拌的总时间不超过5分钟;步骤二,灌浆孔的连接和设置:采用连接装置将灌浆料和位于钢结构顶端的灌浆孔相连通,连接装置包括钢板、钢管及套筒,钢板的一侧与钢管的一侧焊接,钢板的另一侧留作与钢结构焊接,钢管的另一侧设置有90度的弯头,弯头的后端与套筒相连,套筒上设置有止回阀和压力表;步骤三,排气孔的连接和设置:采用排气管将灌浆孔与排气孔相连通并且采用密封胶密封空隙处,排气管的一端伸入钢结构内并且延伸至钢结构的顶部,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外部并且排气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步骤四,灌浆:利用高压灌浆泵机将灌浆料从灌浆孔输送至钢结构内,当钢结构内灌满充实灌浆料后,根据钢结构的内外压力差,灌浆料将会从排气管冒出,当灌浆料大量且持续性冒出5秒后,立即关闭排气管的控制阀门并接着持续灌浆数秒加压,然后才可关闭高压灌浆泵机,完成灌浆,灌浆过程中派专人跟踪观察止回阀和控制阀的情况,如发现压力过小等突发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步骤五,排气孔检查:灌浆完成后的十分钟后需再次检查排气管内的灌浆料是否有回落,如果有回落需马上进行二次注浆补灌;步骤六,采用超声波对测法对灌浆密实度检测:将钢结构表面残留的灌浆料和钢材锈蚀打磨干净,测量钢结构的尺寸并且划分网格,找到检测点,在换能器上涂抹耦合剂,按紧在检测点上,采集数据,即可得到密实度数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六中的耦合剂采用凡士林或黄油,排气管采用塑胶材料制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网格的间距为10-15c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灌浆孔的直径为150mm,排气孔的直径为2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CGM灌浆料的高自流性、无收缩性以及高压灌浆的无空隙性,保证钢结构内混凝土的充分密实,机械化程度高,节能环保,施工质量好,施工安全性高,适用于建筑结构中钢管混凝土的施工,如钢管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梁、钢管桁架腹杆混凝土施工等。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钢结构和CGM料的高压灌浆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采用钢结构和CGM料的高压灌浆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拌制灌浆料:将CGM灌浆料与5-40摄氏度的饮用水按照质量比18-20:100的比例进行人工搅拌或者机械搅拌,机械搅拌的时间为1-2分钟,人工搅拌时先加入总量三分之二的饮用水并且搅拌2分钟,然后加入剩余的饮用水并且搅拌充分,人工搅拌的总时间不超过5分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可保证搅拌充分均匀,搅拌时间3-5分钟,搅拌完的灌浆料,随停放时间增长,其流动性降低,应在40分钟内用完,严禁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步骤二,灌浆孔的连接和设置:灌浆孔为钢构件制作时预留,采用连接装置将灌浆料和位于钢结构顶端的灌浆孔相连通,灌浆孔设置于钢结构顶端有利于灌浆料自流性的充分发挥,连接装置包括钢板、钢管及套筒,钢板的一侧与钢管的一侧焊接,钢板的另一侧留作与钢结构焊接,钢管的另一侧设置有90度的弯头,弯头的后端与套筒相连,套筒上设置有止回阀和压力表,可以防止灌浆料倒流,辅助测算注浆压力,便于实时监控,钢板及钢管为一次性消耗材料,无法进行回收利用,止回阀、压力表及泵送软管均为可周转使用,根据实际施工总结,灌浆量在0.5m3~1.3m3钢构件,灌浆压力大小与构件体积大小几乎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7~1MPa/m3;步骤三,排气孔的连接和设置:采用排气管将灌浆孔与排气孔相连通并且采用密封胶密封空隙处,排气孔可制作钢构件时预留,也可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开设,排气管的一端伸入钢结构内并且延伸至钢结构的顶部,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外部并且排气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步骤四,灌浆:利用高压灌浆泵机将灌浆料从灌浆孔输送至钢结构内,当钢结构内灌满充实灌浆料后,根据钢结构的内外压力差,灌浆料将会从排气管冒出,当灌浆料大量且持续性冒出5秒后,立即关闭排气管的控制阀门并接着持续灌浆数秒加压,然后才可关闭高压灌浆泵机,完成灌浆,灌浆过程中派专人跟踪观察止回阀和控制阀的情况,如发现压力过小等突发情况,及时进行处理,灌浆前需做好流动度、塌落度、竖向膨胀率试验以及抗压强度试块,试验标准参照《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15,对灌浆料各项指标进行确定,在灌浆施工过程中,不得出现长时间间歇性灌浆的情况,需要均匀性的作业。并应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步骤五,排气孔检查:灌浆完成后的十分钟后需再次检查排气管内的灌浆料是否有回落,如果有回落需马上进行二次注浆补灌;步骤六,采用超声波对测法对灌浆密实度检测:对钢管混凝土密实度的检测中,首先应确定各测点的混凝土浇筑时间、具体位置、现场状况以及灌浆范围等条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将钢结构表面残留的灌浆料和钢材锈蚀打磨干净,目的是为了确保检测过程中换能器与钢管外壁之间有良好的耦合条件,减小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测量钢结构的尺寸,以便测距的输入以及网格的划分;划分网格,找到检测点,网格划分应尽量保证相互平行的两个测试面上的点对齐,间距与测距一致,网格尺寸以10cm~15cm为主,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在换能器上涂抹耦合剂,按紧在检测点上,采集数据,即可得到密实度数据。CGM灌浆料的型号为CGM-380,成分为高强水泥石英砂及辅料,是以高强度材料作为骨料,以水泥作为结合剂,辅以高流态、微膨胀、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CGM灌浆料的特点是:施工现场加人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早强、高强性:3天抗压强度可达40Mpa以上,28天强度最高可达60Mpa以上。具有高自流性:现场加水搅拌即可使用,灌注时不需振捣便可填充全部间隙。微膨胀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钢结构和CGM料的高压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拌制灌浆料:将CGM灌浆料与5‑40摄氏度的饮用水按照质量比18‑20:100的比例进行人工搅拌或者机械搅拌,机械搅拌的时间为1‑2分钟,人工搅拌时先加入总量三分之二的饮用水并且搅拌2分钟,然后加入剩余的饮用水并且搅拌充分,人工搅拌的总时间不超过5分钟;步骤二,灌浆孔的连接和设置:采用连接装置将灌浆料和位于钢结构顶端的灌浆孔相连通,连接装置包括钢板、钢管及套筒,钢板的一侧与钢管的一侧焊接,钢板的另一侧留作与钢结构焊接,钢管的另一侧设置有90度的弯头,弯头的后端与套筒相连,套筒上设置有止回阀和压力表;步骤三,排气孔的连接和设置:采用排气管将灌浆孔与排气孔相连通并且采用密封胶密封空隙处,排气管的一端伸入钢结构内并且延伸至钢结构的顶部,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外部并且排气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步骤四,灌浆:利用高压灌浆泵机将灌浆料从灌浆孔输送至钢结构内,当钢结构内灌满充实灌浆料后,根据钢结构的内外压力差,灌浆料将会从排气管冒出,当灌浆料大量且持续性冒出5秒后,立即关闭排气管的控制阀门并接着持续灌浆数秒加压,然后才可关闭高压灌浆泵机,完成灌浆,灌浆过程中派专人跟踪观察止回阀和控制阀的情况,如发现压力过小等突发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步骤五,排气孔检查:灌浆完成后的十分钟后需再次检查排气管内的灌浆料是否有回落,如果有回落需马上进行二次注浆补灌;步骤六,采用超声波对测法对灌浆密实度检测:将钢结构表面残留的灌浆料和钢材锈蚀打磨干净,测量钢结构的尺寸并且划分网格,找到检测点,在换能器上涂抹耦合剂,按紧在检测点上,采集数据,即可得到密实度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钢结构和CGM料的高压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拌制灌浆料:将CGM灌浆料与5-40摄氏度的饮用水按照质量比18-20:100的比例进行人工搅拌或者机械搅拌,机械搅拌的时间为1-2分钟,人工搅拌时先加入总量三分之二的饮用水并且搅拌2分钟,然后加入剩余的饮用水并且搅拌充分,人工搅拌的总时间不超过5分钟;步骤二,灌浆孔的连接和设置:采用连接装置将灌浆料和位于钢结构顶端的灌浆孔相连通,连接装置包括钢板、钢管及套筒,钢板的一侧与钢管的一侧焊接,钢板的另一侧留作与钢结构焊接,钢管的另一侧设置有90度的弯头,弯头的后端与套筒相连,套筒上设置有止回阀和压力表;步骤三,排气孔的连接和设置:采用排气管将灌浆孔与排气孔相连通并且采用密封胶密封空隙处,排气管的一端伸入钢结构内并且延伸至钢结构的顶部,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外部并且排气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步骤四,灌浆:利用高压灌浆泵机将灌浆料从灌浆孔输送至钢结构内,当钢结构内灌满充实灌浆料后,根据钢结构的内外压力差,灌浆料将会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开全,张寅,林文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土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